法國又現襲擊案 馬克龍:諷刺漫畫不是行使暴力的理由

2021-02-11 維維娛樂

中新網11月1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0月31日,法國裡昂的一名東正教牧師遭到槍擊受重傷,一名嫌犯被捕。近期,法國多地發生恐襲事件,法總統馬克龍31日表示,他理解部分民眾因有關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感到震驚,但這絕對不能成為行使暴力的正當理由。

當地時間10月29日,法國南部城市尼斯發生持刀襲擊事件。當地警方通報,目前事件已造成3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事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路透社報導,10月31日,法國裡昂一名牧師在關閉教堂時遭到槍擊受重傷,一名嫌犯被捕。與此同時,南部城市尼斯持刀襲擊案的調查仍在加緊進行。

2020年9月初,法國著名諷刺漫畫刊物《查理周刊》刊登了有關宗教題材的爭議性漫畫,隨後,《查理周刊》前辦公室外發生襲擊事件。之後,又有一名歷史教師被斬首。10月29日,法南部城市尼斯一座教堂又發生持刀襲擊案,造成3人死亡,法國目前處於緊張狀態。

為緩和緊張局勢,法國總統馬克龍10月31日在接受採訪時稱,他能夠理解一些民眾可能會對諷刺性漫畫的內容感到震驚,但這絕對不能成為行使暴力的正當理由。

「我理解這引起的感情,我尊重他們。但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角色。我的職責是平息局勢……」他還譴責了抵製法國商品的聲音,稱其「不值得」和「不可接受」。

另據法媒報導,馬克龍還解釋稱,「人們以為我贊成的是那些漫畫……我贊成的是在我的國家我們可以自由地進行寫作,思考和繪畫。因為我認為這很重要,是一種權利,也是我們的自由。」他補充說,「這並不意味著我個人支持畫中的所有東西。」

資料圖:法國總統馬克龍。

據此前報導,10月16日,法國歷史教師塞繆爾·帕蒂在巴黎北部郊區的一所學校外被人斬首致死。而帕蒂生前,曾開設一門關於世俗主義和《查理周刊》相關宗教題材出版物的爭議性課程。

法國隨後開展了一系列力度極大的反恐和打擊極端主義措施。馬克龍稱,將捍衛法國的世俗主義價值觀,「我們將繼續爭取自由」。

然而,法方言行招致土耳其不滿,土總統埃爾多安譴責馬克龍對伊斯蘭教的敵意。10月24日,他更是直呼馬克龍「需要精神治療」,此後還發出呼籲稱,「永遠不要購買法國商標的商品!」

對此,法國總統府迅速反擊,批評埃爾多安的言論「令人無法接受」,並宣布召回法國駐土耳其大使。

10月28日,《查理周刊》發布了針對埃爾多安的諷刺漫畫,土耳其外交部隨後召見法國駐土耳其大使館臨時代辦,兩國關係進一步緊張化。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等,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

相關焦點

  • 【爭議】法國共和黨漫畫諷刺馬克龍,觸反猶大忌
    據法新社電,共和黨推特公眾平臺3月10日公布一張漫畫嘲諷政敵馬克龍,漫畫充滿反猶內涵,遭輿論指責,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菲永11日要求黨內對這幅
  • 宗教漫畫令馬克龍陷入漩渦?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涉及宗教漫畫的言論惹惱多個阿拉伯或穆斯林國家,令巴黎教師遭遇恐怖主義襲擊事件演變成國際政治糾紛。
  • 歐洲最重要國家站出來支持法國了
    在一次電視講話中,埃爾多安表示,「如果法國有針對穆斯林的壓迫」,世界各國領導人應該保護穆斯林。埃爾多安與馬克龍的爭執源於本月16日發生的巴黎教師慘遭斬首的案件。被害者帕蒂此前展示過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的漫畫,遭到疑似極端宗教分子的襲擊。
  • 【我是查理】畫筆下的反暴力運動
    2015年1月7日,法國諷刺漫畫《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的巴黎總部遇襲,造成了12人(包括主編和4名主要漫畫家)的死亡。
  • 法國調兵7000!
    法國首席反恐檢察官說,襲擊者是突尼西亞人,出生於1999年,攜帶義大利紅十字會文件。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視察了襲擊現場,他稱這是一起「伊斯蘭恐怖主義」行為。馬克龍表示,將加強全國各地學校和宗教場所的安全保障措施。他對記者說:「今天早上,我們決定提高整個法國的警惕性,以應對恐怖威脅。
  • 聲稱msl有權殺死百萬法國人....
    還是在昨天,法國和沙特的一些地方發生襲擊事件,目標是法國警察和警衛。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因發表涉及伊斯蘭教的言論引發多個伊斯蘭國家不滿。在這一背景下,周四的多起襲擊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比如一名手持長刀的阿富汗男子計劃在法國東南部城市裡昂發起攻擊。一名男子29日還試圖在法國阿維尼翁市持刀襲警,被警方擊斃。此外,一名沙特男子試圖在該國吉達市襲擊法國領事館的警衛。
  • 伊斯蘭極端分子又添新罪行:用裸照威脅德國女孩發動自殺攻擊,公然斬首法國老師
    有犯罪紀錄,但未被法國反恐部門列入監察名單。據說這名18歲的青年在周五尾隨老師走到一條小街上400米處,用菜刀襲擊並將他斬首。他還攜帶一把氣手槍。兇手在犯案後把自己的身份證扔在死者屍體上,並在被警察槍殺之前,在「法國情報」網站上發布了自己的犯罪的照片,並聲稱是以安拉的名義對受害者斬首示眾。受害者是歷史老師塞繆爾·P(47歲)。
  • 埃爾多安起訴查理周刊,馬克龍下令航母出動,白宮隨即派F35A護航
    此舉遭到埃爾多安的反對,埃爾多安諷刺馬克龍需要看心理醫生。法國認為土耳其的做法是在侮辱馬克龍,召回駐土耳其大使。之後法國與土耳其關係開始緊張。期間查理周刊在封面上刊登了諷刺埃爾多安的漫畫,引起埃爾多安不滿。希臘時間27日,一艘名為「朗斯頓」的貨櫃船從希臘港口前往土耳其途中與一艘希臘掃雷艦發生碰撞,掃雷艦被攔腰截斷。事故造成2人受傷,沒有死亡報告。貨櫃船碰撞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停下來,反而加速向土耳其方向行駛。
  • 法國雜誌社槍擊案致12死 襲擊者使用AK-47和火箭彈行兇
    1月7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案發現場外會見媒體。1月7日,巴黎檢察官Francois Molins在案發現場外會見媒體。1月7日,巴黎槍擊案中被子彈打碎玻璃的警車。巴黎警察工會發言人龔當多介紹案情,至少4名劫匪作案,先劫車後恐襲,情節複雜如恐怖襲擊小說。巴黎警察工會(Unité Police)發言人龔當多(Rocco Contento)1月7日在案發現場介紹案情,他說從目前了解的情況,恐怖分子中有3人持槍進入巴黎11區的《查理周報》(Charlie Hebdo),而且進入後見人就掃射,現場一片血腥、狼藉,猶如剛剛遭到大屠殺一般。
  • 法國國慶不閱兵致敬醫護,結果天空飄來反對橫幅!馬克龍講話總結,第二波疫情已有跡象?!
    2020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今年法國的國慶慶典也是第一次沒有閱兵儀式,而是增加了向醫護人員致敬的環節。
  • 時隔一年,查理周刊推出特別刊悼念1月7日的恐怖襲擊事件
    轉自:旅法華人戰報 編譯: 佩宇 2015年1月7日,法國查理周刊遭到恐怖分子的報復襲擊,時隔一年,查理周刊本周三將推出特別刊來紀念這次恐怖襲擊事件
  • 【軍事動向】埃爾多安起訴查理周刊,馬克龍下令航母出動,白宮隨即派F35A護航
    據俄塔斯社10月29日報導,近日TRT電視臺報導,埃爾多安將起訴法國的諷刺雜誌《查理周刊》,原因這該雜誌刊登有侮辱性的漫畫。
  • 法國總統馬克龍,陽性
    當地時間17日上午,據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發布的公告,法國總統馬克龍當日得知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 ​法國漫畫又惹禍!法名酒媒刊登羞辱女性漫畫爆發爭議 | 熱點
    顯然,這樣內容粗俗不堪的漫畫引爆了許多人的怒火。有作家稱:這是一幅有辱人格的性別歧視漫畫。這幅漫畫被指描述的是一名真實的女士,是具有誹謗性的。漫畫中的女士稱自己來自「Vins Fins Poulet-Rautiz」」(美酒與烤雞)公司。而在法國,有一家真正的自然酒公司名為「Vins et Voailles」(美酒與家禽),由Fleur Godart女士所創立。
  • 六名法國人突遭槍殺,馬克龍發誓為死者報仇,緊急調遣外籍軍團
    根據法新社消息稱,8月9日當天,六名法國人在尼日新南部被武裝分子殺害。另外還有一名嚮導和一名司機遇害。據悉,這八人都是一個旅遊團體,慘案發生前,他們準備遊覽尼日當地的長頸鹿棲息地,卻不幸被尼日當地騎摩託的槍手給打死了。這是尼日第一次發生外國人被襲擊的事件。此事發生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十分氣憤,他強烈譴責這起襲擊,並表示將盡一切努力查清這起造成8人死亡的事件。
  • 突發丨法國巴黎發生重大襲擊案已致60人喪生
    法國總統奧朗德說13日晚發生在巴黎的襲擊事件是法國「史無前例的恐怖襲擊」,並宣布法國全境進入緊急狀態。
  • 多瑙影院老闆被抓,伊斯蘭多國爆反法遊行,馬克龍被當街暴揍
    根據中新網11月3日的報導,江蘇泰州警方近日破獲一起特大網絡侵犯著作權案,抓獲嫌疑人
  • 法國「黃背心」,第三個黑色暴力周六可能更猛烈
    談到新的街頭遊行抗議,法國總理強調法國民眾的示威權利是寶貴的,但民眾也享有安全權利。遊行要申請與和平進行。內政部長要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實施法律。他甚至指出:國家是在花費法國納稅人的錢來修補3周來遊行示威堵路等暴力造成的公共損失。
  • 【時政】總統保鏢打人案:法國內政部長一問三不知
    ,是馬克龍的維安幕僚,也是貼身保鏢,7月18日從幕後以特別的方式走上前臺,引發馬克龍去年5月當選總統以來最嚴重的醜聞和危機。法國總統府在事件曝光兩天後宣布解僱貝納拉,但為時過晚。輿論和反對派質疑愛麗舍宮、內政部、巴黎警察局涉嫌濫用職權,試圖掩蓋事件,縱容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