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7日,法國諷刺漫畫《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的巴黎總部遇襲,造成了12人(包括主編和4名主要漫畫家)的死亡。這場恐怖襲擊當天就震驚了全球,同樣作為媒體人,芭莎藝術對這些因為用畫筆發表自由觀點而付出血的代價的同行有著深深地敬意。查理周刊將成為一個新的代名詞,讓我們在緬懷逝者的同時,謹記著作為媒體人的使命。
《查理周刊》是以連環漫畫為主要形式的諷刺政治雜誌,從1970年創刊以來就崇尚言論自由,以冷嘲熱諷的口吻報導政治事件及政治人物知名。上到法國總統,下到一場電影的種族問題,都是他們談論的對象。
前總統薩科齊落選時的「玩笑開夠了,謝謝!」
把法國經典電影《無法觸及》的封面畫成一個猶太人推著一個穆斯林
如此高調地報導,這不是第一次給他們帶來災難,早在2011年,一枚燃燒彈就扔進了雜誌社,但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之後主編沙博尼耶接受BFMTV採訪時說:「我們總是做一些惹人惱火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我們已經做了幾十年,只有我們在談論伊斯蘭教時這些事情才會被注意,才會出現問題。」沙博尼耶曾多次收到死亡威脅,一直受警方保護,但這次,他還是在這場襲擊中喪生了。
曾經的查理周刊辦公室,編輯們在開會
主編沙博尼耶遇難的漫畫家費利佩·奧諾爾(Philippe Honore,右二)
曾經的查理周刊編輯部
1月7日當晚,距離事發地點不遠的巴黎共和廣場上,三萬多人自發地聚集在一起, 舉著「我是查理」的標語,為遇難者守夜。法國總統奧朗德也宣布,總統府愛麗舍宮將降半旗三天為死者哀悼。
人們聚集在巴黎共和廣場為死者哀悼
恐怖襲擊案發生的幾個小時候,在網絡上也掀起了一股「我是查理」運動,世界各地的漫畫家們,以自己的畫筆為武器,向這起恐怖事件表達自己的憤慨和對死者的致敬。
各國漫畫家聲援查理周刊的漫畫
目前,法國警方抓獲了其中一位向查理周刊襲擊的暴徒,據倖存的目擊者說,一位暴徒在用衝鋒鎗向編輯們掃射時大喊:「我們為先知默罕默德報仇了,我們幹掉了《查理周刊》!」但他們達到目的了嗎?事故發生後,6萬份周刊在數小時內銷售一空,部分雜誌甚至競標到超過7萬歐元(約51.4萬元人民幣)。《查理周刊》的倖存者們宣布了下周三雜誌將如期發行。谷歌、Le Monde、Televison、Radio France等多家媒體機構也聲明要為他們捐助25萬歐元,以助其重新站起。
人們自由的聲音永遠不會被暴徒所恐嚇,這場事故恰恰驚醒了世人,能夠持續不懼權威和暴力地發表自由的言論是多麼的可貴。這是我們的權利,也是很多人缺少的勇氣。只希望日後不要再以血的代價,才讓我們意識到它的重要性。願逝者安息。
[編輯、文/王藝迪][本文由《芭莎藝術》新媒體原創,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我們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