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自由】巴黎恐怖襲擊之後,人們走上街頭,漫畫家拿起畫筆,這一夜大家都是查理人

2021-02-15 青年報

1月7日,法國諷刺漫畫雜誌《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位於巴黎的總部內發生槍擊事件,三名武裝人員持衝鋒鎗和火箭發射器襲擊了總部辦公室,導致包括周刊主編在內的至少12人死亡,其中2名是警察、其他都是漫畫家和記者。

遇難的四名漫畫家分別是Georges Wolinski、Cabu、Stephane Charbonnier、Tignous。

其中Stephane Charbonnier(左三)是雜誌總編。在遭受槍擊前發出的最後一條twitter是一幅漫畫,內容是嘲笑「伊斯蘭國」組織頭目巴格達迪。

有人把這次巴黎攻擊比喻成911事件,只不過這一次,漫畫家手中的筆成了被攻擊的目標。

然而,恐怖沒有壓倒一切,大家高舉著"我是理查人"的牌子,全法,四處,各個階層,不分宗教... 明天,是法國的哀悼日。這個周六,將會是聲勢最浩大的全國遊行。倫敦和柏林的遊行也在支持...

你的神明偉大,但言論自由同樣偉大。

沒有人會對此視而不見,無論是媒體,還是漫畫家,都紛紛投入到這場以筆為武器的戰爭中。

法國的一份體育報紙,把這一次慘劇比喻成自由和野蠻的比賽,自由以0:12慘敗。

同樣是柏林的一份報紙。

英國的獨立報。

丹麥的一份報紙,鉛筆不會被砍斷,它會在土壤裡紮下根。

今夜我們都是查理


襲擊事件發生後,全球很多漫畫家也在第一時間發表作品聲援法國查理周刊。

這是一場言論自由的戰爭,而鉛筆,就是最強大的武器。

恐怖分子,和所有被嘲諷的人,對這樣的武器,充滿了恐懼。

在所有的漫畫裡,我最喜歡的是著名的街頭匿名塗鴉藝術家Banksy在推特上傳的這張作品——一根鉛筆被折斷,就變成了兩根鉛筆。

這一張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沒有幽默,我們和死無異。

是的,鉛筆就是我們的武器。

致敬,所有熱愛言論自由、用生命去捍衛言論自由的人們。

最後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雜誌?

《Charlie Hebdo》,中文名《查理周刊》,是法國著名的極左翼雜誌,總部位於巴黎。慣用激進、調侃的語氣刊載諷刺極端右翼分子、天主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諷刺他們的政治、文化,並以漫畫、報導、政治辯論和笑話等形式展現,有著明顯的反宗教和傾左色彩。從2012年起,由史蒂芬妮·沙博尼爾(Stephane Charbonnier)擔任主編。史蒂芬妮如是評價《查理周刊》:「我們反映了左翼政治多元主義的方方面面,連棄權者都顧到了。」

我們查閱了一下雜誌的官方網站——

《查理周刊》官網首頁在最明顯的位置赫然寫到:雜誌沒有廣告,沒有靠山,查理只有玩家和用戶。感謝你們在報攤購買查理。新聞自由,除了你,我們還能指望誰?

毫無疑問,我們要提高售價,但我們需要儘快想辦法繼續,而不依賴於外部股東或者銀行的存在。

來看看他們最近幾期的封面:

祝您好胃口!

(講的是現代人類食物中添加了大量的工業和化學添加劑)

大麻合法化!

(關於大麻是否應該合法化的討論,其中有一篇文章題目是《資本主義的癮》,還挺想看的……)

倒酒吧!

(「酒吧」成為了「溝通」的代名詞,它像病毒一樣植入了幾乎所有公共和私人空間。誒?這期也蠻想看……)

核陰謀!

(內容如題)

這也不是他們第一次給自己惹禍了:

2011年11月,《查理周刊》為慶祝伊斯蘭復興黨在突尼西亞贏得大選,和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承諾在該國實施伊斯蘭教法,大版面刊登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並稱此期刊物是先知親自參與編輯的。這一舉動當時激起法國穆斯林團體的憤怒,周刊位於巴黎的辦公室遭燃燒彈襲擊。

2012年9月,雜誌發表了如上封面,一個東正教神父推著坐輪椅的阿拉伯人,並在一期雜誌中刊載了多幅影射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引發了巴黎的大規模抗議。






冒個泡,也許就有禮物了呢?

相關焦點

  • 【我是查理】畫筆下的反暴力運動
    2015年1月7日,法國諷刺漫畫《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的巴黎總部遇襲,造成了12人(包括主編和4名主要漫畫家)的死亡。
  • 巴黎發生系列恐怖襲擊事件
    對於巴黎來說,剛剛過去的晚上是一個驚恐、悲傷的夜晚。據了解,爆炸發生之後球場啟動了安保措施,球賽並沒有因此停下來,兩支球隊完成了比賽。但是從現場畫面我們可以看到,賽後大量球迷湧到了球場上。爆炸發生之時,法國總統奧朗德也在球場看球,爆炸發生之後奧朗德被緊急撤離。
  • 歪樓:就在恐怖分子襲擊巴黎的同時,巴黎人勇敢地打開了自家的大門
    昨日巴黎街頭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不久後,巴黎人在Twitter上發起了一場#porteouverte(開門)運動,呼籲人們對滯留在街頭、驚魂未定的陌生人打開家門。發起這場運動的是Sylvain Lapoix,他是巴黎當地的一名記者。▽
  • 《查理周刊》的畫筆為何惹到恐怖分子?
    《查理周刊》最愛諷刺的就是當今各種宗教原教旨主義,其中必然包括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這幅漫畫講先知邊哭邊念叨:被這些傻瓜(指原教旨主義者)熱愛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法國是一個政教分離的世俗社會,然而雖沒明文規定,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是諷刺的禁區。但是《查理雜誌》不僅會諷刺猶太教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還拿一些信徒對諷刺的敏感的神經質開涮。
  • 2015年巴黎恐怖襲擊事件調查與分析報告
    許多讀者看後提出了各種問題,特別有人尖銳的指出,你們用指數來嚇唬人,有沒有深入的研究過具體恐怖襲擊問題呢?信息與電子前沿的智庫專家不敢懈怠,這不,我們馬上就給你送上我們的最新成果:《巴黎恐怖襲擊調查與分析報告》。
  • 巴黎發生「史無前例」恐怖襲擊
    法國巴黎13日晚發生多起暴力襲擊事件,法蘭西體育場附近當晚發生爆炸事件,巴黎第11區的巴塔克蘭劇院發生兩起槍擊案,並有人被劫為人質。
  • 【封面】新華社五問巴黎恐怖襲擊事件:IS為什麼選擇這些地點?
    巴黎遭遇恐怖襲擊,傷亡情況如何? 中國網事記者了解到,當地時間13日晚,位於巴黎北郊的法蘭西體育場附近以及位於巴黎東部的10區、11區,接連發生多起槍擊爆炸事件。有法國媒體14日上午援引司法機構的消息,系列襲擊事件已造成至少128人死亡,250人受傷,其中99人傷勢嚴重。死亡人數或進一步上升。
  • 28張圖帶你走近恐襲後的巴黎街頭!刺痛人心
    2、人們在巴黎的de Trocadero為受害者默哀、禱告。 5、LaBelle Equipe cafe是被恐怖分子襲擊的地點之一。人們在這裡靜立默哀。 9、逃過一劫的人們在巴黎街頭相擁。 15、恐怖襲擊兩日後,默哀的人們聚集在Notre Dame Cathedral教堂外。
  • 法國巴黎發生重大恐怖襲擊事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分別就法國巴黎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向法國總統奧朗德致慰問電,對這一野蠻行徑予以最強烈的譴責,向不幸遇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傷員和遇難者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美國、俄羅斯、英國等國家和聯合國、歐盟委員會等國際機構領導人分別發表講話或聲明表示譴責,並向遇難者家屬致以慰問。
  • 用畫筆呼喚和平:那些正視歷史的日本漫畫家們
    但令人欣慰的是,有一批從戰火年代走來的人們,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去正視歷史,表達真正的反戰思想——這就是用漫畫作「武器」的日本「老一輩」漫畫家們。抗戰勝利75周年之際,重新品讀他們的作品,更具深遠的現實意義。
  • 襲擊巴黎的ISIS是怎樣的一個恐怖組織?他們想幹嘛?
    大家都知道這次巴黎大屠殺事件的主謀是ISIS組織了吧。而且他們還是超級土豪,ISIS的淨資產有20億美元,這也讓他們成為了世界上最土豪的恐怖組織。ISIS是怎麼來的要說這組織咱還得從敘利亞說起,由阿薩德掌管的敘利亞政府是很不受人們歡迎的,然後冒出了一堆要造反的人,他們就是敘利亞反政府武裝。
  • 如果「你有言論自由我有襲擊自由」進一步升級之後
    ,其高級別領導人納賽爾·安西在視頻中說,「如果你們有言論自由,那我們也有發動襲擊的自由。」這樣的表述可能有人以為很爽,但如此推論,那人家也可以反擊:「如果你們有襲擊自由,那我們也有大規模反擊的自由。」事實上《查理周刊》的恐怖襲擊事件已經激怒法國。原本對IS組織打擊不太熱心的法國,已決定派出新的航母戰鬥群奔赴波斯灣,準備在攻擊IS組織充當急先鋒了。恐怖襲擊看起來已成為尾大不掉的世界性毒瘤,中國也深受其害。
  • 巴黎恐怖襲擊事件最新:153人死亡 死者中發現亞洲面孔
    ②巴黎警方稱直接襲擊者已全部擊斃,但可能有共謀外逃。③巴黎市議員陳文雄稱,巴塔克蘭劇院內發現3、4名亞洲人面孔的死者,但目前無法確定是否是中國人。(人民日報)【習近平向法國總統奧朗德致慰問電】11月14日,習近平就法國巴黎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向法國總統奧朗德致慰問電。
  • 最新美國國會暴亂內部視頻曝光,暴徒高喊:捍衛憲法,捍衛自由
    這名記者跟隨暴徒穿過大廈,進入參議院會議廳。記者盧克·莫蓋爾森(Luke Mogelson)拍攝的視頻的早期場景顯示,人群穿過大樓,高喊「叛國」和「捍衛憲法,捍衛自由」。一個人對試圖阻擋暴徒的警官說,「你們寡不敵眾,」這名男子補充說,「我們在聽你的老闆川普的講話。」
  • 在恐怖襲擊發生前,他們原本這樣生活著……
    這是巴黎恐怖襲擊發生前的巴塔克蘭劇院……他們都得以幸運逃生。而那一瞬間,劇院中狂熱的樂迷,成了恐怖分子砧板上的魚肉。槍聲響起時,丹尼斯·普勞德正在隨著音樂勁舞。他還以為這是個惡作劇——但在頭腦做出反應前,他的身體已經本能地感覺到了危險。
  • 在巴黎,科技公司如何幫助人們應對突發災難的?
  • 全球主流媒體封面報導中的巴黎恐怖襲擊:自由被謀殺(多圖)
    在這些刊物提前發布的封面裡,不管是《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這些主流刊物,還是巴斯克自治區的《新聞報》這些相對小眾的刊物,《查理周刊》恐怖襲擊事件沒有任何例外的成為了主題。而所有的封面報導反反覆覆說的,只有一個意思——我控訴。
  • 艾菲爾鐵塔下的眼淚(中英文對照談巴黎恐怖襲擊)珍藏!
    Regardless of where you call home, what language youspeak, or your religion, these callous cowardly acts cut down to our soul.正如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最近所聲明的,這是一次對全人類的襲擊。
  • 關於巴黎恐怖襲擊你可能不知道的幾件事兒
    震驚世界的巴黎的恐怖襲擊已經過去了兩天,這件事情的關注度還絲毫沒有退散,願逝者安息。
  • 浪漫而堅強的巴黎人民:發起「我在露天咖啡座」運動,像恐襲說不
    11月16日,勇敢的法國巴黎市民走上街頭,來到多數襲擊發生的餐館、咖啡館等公共場所,拍下自己在路邊咖啡座或者餐廳戶外位子的照片,上傳至Twitter等社交網站,發起了一場「Je suis en terrasse」(我在露天咖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