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華聞周刊ID:thechineseweekly授權轉載)
當地時間7日,法國諷刺漫畫雜誌《查理周刊》的巴黎總部發生槍擊事件,造成12人死亡,5人重傷。法國總統奧朗德認為這起事件毫無疑問是恐怖襲擊,並表示「野蠻行動永遠都消滅不了媒體自由」。
這場令人震驚的襲擊瞬間成為了世界的焦點。#jeSuisCharlie(法語「我是查理」)的話題標籤迅速在Twiiter上熱傳開來。各家媒體和民眾都紛紛和《查理周刊》站在一起。
英國諷刺網站TheDaily Mash和美國駐法使館將頭像換成了「我是查理」
包括德國報紙Bild在內的數百家媒體在Twitter發布了與此相關的圖片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菲利普親王也對遇難者家屬和受傷者表達了「最誠摯的慰問」。
痛心、憤怒之下,漫畫成為了人們致敬《查理周刊》、譴責恐怖襲擊的最佳方式。簡潔的漫畫背後,是深刻,是憤怒,是發人深省。
(我是查理)
(「他是第一個畫的」)
曾在《紐約客》上發表的一張圖片受到了大量轉發。
(請用負責的眼光欣賞這副文化觀、種族觀、宗教觀、政治觀都正確的漫畫,謝謝)
與此同時,另一張畫著一位穆斯林男子和漫畫家擁吻的漫畫也表達著人們對和平的渴望。
(愛比恨更有力量)
法國主流媒體《世界報》以一張漫畫回應這場襲擊。
(心與查理同在)
《世界報》表示對此事件感到震驚和憤怒。「我們將與《查理周刊》站在一起,並向遇難者家庭表達慰問。」「傷害我們的同行就是傷害言論和思想自由。」
《查理周刊》官網在暫時關閉後重新恢復,主頁面只有一句話:JESUIS CHARLIE (我是查理),網站內容則是灰底白字,以包括阿拉伯語在內的7種語言寫著:我是查理。
今晚,巴黎民眾聚集在共和國廣場。在這個象徵著人民參政自由的地方,手舉標語,雜誌,蠟燭和鋼筆。
此前,《查理周刊》曾次受到威脅,但其尖銳、諷刺的畫風卻始終如一。槍枝彈藥可以引發殺戮,但或許筆才是比它更有力的武器。人們正以實際行動表示,言論自由不會向暴力低頭。
或許就像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馬拉拉被塔利班槍擊後所說的那樣:「他們以為子彈會讓我們沉默,但他們終究會失敗。短暫的沉默過後,成千上萬的聲音響起了。」
(如果你喜歡文章,戳一下最底下的廣告吧,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