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天然強抗氧化劑,麥角硫因可以保護DNA和蛋白質免受氧化作用的傷害,維持細胞正常生長,具有抗炎作用,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減緩皮膚老化,防止紫外線損傷,因此在食品添加劑、保健品和化妝品等領域都有應用。
這種營養素大多數蘑菇和土壤細菌都可以合成,以蘑菇等為食的動物體內也有。人們可以從平菇、杏鮑菇、牛肝菌等食用菌,以及牛肉、豬肉、羊肉和雞肉等肉類中獲取。
發現於20世紀50年代,其抗氧化性比維生素C穩定得多,醫學界稱之為「第十四種維生素」,在防治肝損傷、老年痴呆,調理神經系統疾病,抑制炎症和腫瘤生長,提高免疫力,促進胺基酸吸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由土壤細菌合成,可從土壤進入植物,在歐芹、青椒、獼猴桃、木瓜、綠茶中含量較高。
一種由細菌產生的抗氧化物質,與蛋白質合成有關,缺乏喹因會影響體內很多化學反應的進行和神經系統健康。
蝦青素一種類胡蘿蔔素,與視力健康有關,還有助減少認知和記憶功能障礙、血栓、心肌梗死面積等。
存在於大多數水產品中,如蝦、蟹、章魚、鮭魚、羅非魚和鱒魚等。
兩者在自然界中一般共同存在,是構成晶狀體和視網膜黃斑區域的主要色素,可預防白內障和老年性黃斑變性等疾病。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芥藍(綠葉甘藍);其次是捲心菜、豌豆、玉米和萵苣;再次如菜豆、胡蘿蔔、柑橘;玉米,獼猴桃,蛋黃是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有效來源,雖然蛋黃中含量不高,但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
與預防2型糖尿病、聽力損失等有關,β胡蘿蔔素可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對保護視力有重要作用。
因最早從番茄中分離出而得名,對大腦、腎上腺、肝臟、結腸、睪丸、前列腺和乳房有保護作用,有助於降低患代謝症候群、高血壓、心臟病、心肌梗死的風險。
流行病學研究還表明,飲食中或血清中高水平的番茄紅素,與多種癌症的低發生風險有關。
主要來自於西紅柿,胡蘿蔔、西瓜、李子、葡萄柚等蔬果中也有。
具有增強免疫力、維持骨骼和聽力功能健康等作用。
胡蘿蔔、南瓜等橙黃色蔬菜;柑橘、橙子、芒果、哈密瓜、杏、柿子和獼猴桃等橙色水果中,蛋黃和黃油含有β隱黃素。
資料來源:生命時報、廣州衛生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