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到了春季,常為潮溼天氣煩惱——衣服晾不幹、牆壁「出水」、地面溼滑、東西發黴……
於是大家就用起了抽溼機或空調的除溼模式。
如果是陰冷的天氣,開除溼機或空調的除溼模式,室內氣溫會變得更低,人體會感到更冷。溼是抽了,但人冷得難受!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當然是有的!
在介紹更好的方法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南風天潮溼的原因:
下圖是單位體積空氣所能容納的最大水汽量與氣溫的關係圖。
根據上圖可知,1立方米空氣所能容納的最大水汽量隨氣溫的降低而降低。氣溫在30℃時,最大水汽量為30g/立方米,氣溫在10℃時,最大水汽量為10g/立方米。
當南風天時,風從海洋吹來,溫度高,溼度大。當暖溼空氣進入室內時,因為室內溫度低,空氣就容易達到過飽和;過飽和的空氣遇到牆壁、地面等就會凝結成水珠,所以牆壁、地面就「出水」了!
注意:南風天潮溼是因為暖溼空氣進入室內,室內氣溫低,使空氣容易達到過飽和造成的!所謂的牆壁、地面「出水」是不存在的!這些「水」都是外面的暖溼空氣遇到室內冷的牆壁、地面而凝結的。
知道這個原理之後,我們就有更好的除溼辦法了:給室內加溫,讓它達到甚至超過室外的溫度(水汽就不會到達過飽和,也就不會有水汽凝結現象了)。
給室內加溫的方法很多,最高效的就是開動空調的制熱模式,如果空調沒有制熱模式,開電暖爐也行。
下面是本人2020年2月12日晚上做的實驗:
1.室外溫度與室內溫度
2.室外牆面與室內牆面
效果是不是很明顯呢?!大家快來試試吧(注意關好門窗,別讓水汽進屋,效果更好)!
註:本期嘗試開啟讚賞功能,所得賞金將全部用於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