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網絡上流傳一則醋洗水果的方法,讓人「眼前一亮」。方法稱:「高雄高工(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化工科發現,滴三滴普通白醋入水中,泡花菜兩分鐘,即可把農藥清除。此方法也適用於草莓等水果。」這個方法真的有效嗎?
近日,網絡上流傳一則醋洗水果的方法,讓人「眼前一亮」。方法稱:「高雄高工(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化工科發現,滴三滴普通白醋入水中,泡花菜兩分鐘,即可把農藥清除。此方法也適用於草莓等水果。」這個方法真的有效嗎?
對於偏酸性農藥,效果並不好
本報記者檢索發現,這則消息不僅在微信、微博上熱傳,而且在我國臺灣地區通過即時通訊工具也被瘋狂轉發。
據臺灣當地媒體報導,有許多人通過各種途徑向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求證真偽。該校的回應是:「用醋洗菜並非可以去除所有農藥。只有具有氨基和鹼基結構的農藥,才能被醋溶出而去除。」由此可見,醋能夠溶出部分農藥,但並非所有農藥。因此,醋絕非萬能的蔬果清潔劑。
從原理上講,醋洗水果的方法利用的是酸鹼中和的原理。有些農藥偏酸性,有些農藥偏鹼性,其中偏鹼性的農藥可以與酸進行一定作用,從而達到清洗農藥的作用。但對於偏酸性的農藥,醋的效果並不好。
我國常用有機磷農藥和有機氯農藥。前者大部分屬於水溶性,清水就能直接清洗掉;後者屬於脂溶性,不易溶於水,即便用白醋進行浸泡,也很難祛除。「對於常見的農藥殘留,用小蘇打泡一下,效果可能會更好。」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
二次化學殘留,尚未完全解決
除了醋、小蘇打之外,網絡上還流傳鹽水、淘米水等清洗法。專家表示,這些方法各有利弊,「一招鮮」並不能「吃遍天」,應當根據果蔬種類來具體選擇清洗方法。
其實,評判清除農藥殘留的效果,還有另一個視角。果蔬農藥殘留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附著式,農藥殘留只附著在果蔬表面;一類是內吸式,農藥殘留滲入果蔬內部。通過衝洗數十秒水或清潔劑,並伴隨搓揉動作,即可去掉大部分附著式殘留。後者只能通過削皮、加熱等方式予以部分清除。
還應注意的是,用專用果蔬清洗劑的方法,存在一個二次化學殘留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今年9月22日,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洗滌劑》將開始實施。這一更為嚴格的新標準,將洗滌劑分為直接用於清洗食品的A類及用於清洗餐飲具和接觸食品的工具、設備、容器等的B類。因此,消費者以後在選用清洗劑時要更加留心了。
(本文資料來源「解放日報」,圖片源於網絡,若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原作者聯繫本公眾號,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