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這每年的八月十五不吃點月餅,好像人生都不美好了。
可是很多朋友都問,難道中秋只有吃月餅這一種慶祝方法嘛?當然不是,我們的中秋佳節慶祝方式可是多種多樣,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聊一聊中秋那些事。
提到中秋,相信很多盆友都不知道中秋這個節日的來歷,原來呀,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帝王祭月的節氣在八月十五,根據我國的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而中秋節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間盛行應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從此也有了賞月、吃月餅、賞桂、觀潮等節慶活動。
這中秋佳節,當然少不了我們最熟悉的月餅啦,月餅作為祭月的貢品,據說從唐朝一直食用至今。宋朝時,稱為「宮餅」在宮廷內流行,後傳至民間,因為它長的像月亮,因此成之為「小餅」和「團圓」,寓意著團圓和美好。
月餅發展到今天已經做出了很多的創新,其中的餡料也是多種多樣,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被裹進了月餅餡兒的大潮中。還有很多暗黑料理,比如韭菜雞蛋餡兒、蒜泥餡兒,只要你敢吃,沒有他們不敢做的,真是蠻拼的,不知道這算不算業界良心。
不管月餅啥餡兒,在中秋節一家子和和美美的一起賞月。看著那「白富美」的大月亮,看著家人的笑臉,這才是真正的人間天堂啊。
如果你是在南方並且在外面賞月的話,一定可以聞到一種特殊的香氣,沒錯,中秋節要賞的另一個東西就是桂花!
這中秋和桂花又有什麼關係呢?原來傳說有河西人吳剛,他學習仙道可是又不專心,就被天帝懲罰,發配到月宮去砍伐桂樹(難道月宮沒有環保局?)但是這個樹怎麼砍也砍不倒,而且到每年的中秋都會發出迷人的芳香。於是,吳剛在這一天就停止砍桂樹,在樹下與人間共度中秋佳節,因此這中秋就有了賞桂的習俗。這會兒,人間好像也剛開學不久,對於像吳剛一樣不用心學習的小盆友們,你們是不是也要……(此處省去五百字)
當然,這光看還不行,還得玩起來。在一些地方,中秋節最火爆的就屬猜燈謎啦。
大夥都知道,元宵佳節猜燈謎是傳統習俗,其實啊,這猜燈謎在很多的節日中都會出現,中秋節就是其中之一,下次過中鞦韆萬別錯過啊(你可以把猜中的獎品設的別致一點兒,比如「猜中必嫁」,或者「猜中必娶」之類的,然後把謎題送給特殊的人。有這種需求的兄弟姐妹們,別說小編沒提醒你哈。)
當然,地域不同,很多地方慶祝中秋的方式都不一樣。
在江浙一帶中秋節正是菊黃蟹肥時,吃螃蟹也是中秋節的習俗之一。當然,隨著現在物流運輸的發展,很多地方的吃貨,也都能在此佳節共享美味了。
而在江南水鄉常熟,中秋節吃芋艿,也就是大芋頭啦,是當地的一個特色習俗。
當然啦,我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把你的家鄉過中秋好玩的習俗發給鄉土鄉情,和大家一起分享節日的氣氛吧。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國鄉村之聲祝大家中秋快樂啦!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鄉村之聲《鄉土鄉情》節目
喜歡我,就分享我吧!點擊頁面右上角箭頭可分享到朋友圈或發給您的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