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服務真的是太好了!胡源分院根據我的病情,幫我聯繫縉雲縣總院,不用我們來回辦手續,省了不少心。」近日,縉雲縣胡源鄉上東山村的章大爺開心地說道。
章大爺頻頻稱道的,正是縉雲縣的醫共體全-專科聯合門診服務。
為逐步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目標,縉雲縣全力推進醫共體全-專科聯合門診建設,實現醫共體總院與分院全—專科聯合門診全覆蓋,不僅帶動基層診療能力提升,而且有效解決了鄉村百姓就醫看病「最後一公裡」難題。
成立以醫共體管委會辦公室主任為組長的醫共體全—專科聯合門診建設工作專班,專題開展聯合門診建設工作。在深入調研和對試點經驗總結基礎上,結合縣域診療平臺病種分布大數據統計分析,確定以高血壓、糖尿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為主全—專科聯合門診。同時,根據醫共體實際情況,靈活將總院專科團隊類別和醫共體分院配搭合作進行動態調整。為保障聯合門診可持續性和調動積極性,還出臺醫共體內部資金統籌使用實施方案,投入180萬元改革專項資金和分院提取業務增長部分資金組成「資金池」,用於牽頭醫院與成員單位及總院到分院輪班人員、分院人員的績效分配。
先後制定印發全—專科聯合門診建設指導意見、運行規定等相關文件,對總院醫生到分院輪班坐診和各分院全科醫生到總院進修學習均進行明確。以縣人民醫院醫共體為例:該醫共體在8家分院分別建立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呼吸內科等9個全-專科聯合門診,2020年以來,總院共有專家72人次在分院排班坐診,開展現場帶教活動35餘次,總院專家與分院全科醫生聯合開展各類專科性診療服務2346餘人次。
一方面,根據當年結直腸癌篩查等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充分利用醫共體全-專科聯合門診醫療團隊優勢,多次召集並組織潛血試驗陽性、結腸息肉及結直腸癌術後等患者開展術後隨診和針對性健教服務活動。另一方面,通過全專聯合坐診模式,醫共體建立並完善了重症上轉、緩解期下轉的「無縫對接」機制,極大提高了基層慢病患者的就醫依從性和雙向轉診病床預約率。據統計,截至10月底,僅縣人民醫院醫共體全-專科聯合門診共開展各類慢性病集中宣教活動17次,提供重症患者轉診服務40餘人次。
醫共體全-專科聯合門診的建立,有效解決了基層分院因服務能力不足而無法診治的專科性疾病,有力提升了基層全科醫生對常見慢性病的診療水平,滿足了廣大農村基層患者的專科就醫需求。另外,基層慢病群體特別是農村留守老人病患群體,在接受總院專家近距離診療服務的同時,還能享受到基層醫療機構的優惠醫保政策,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就醫便利和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