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擬網絡世界,有許多在現實與虛擬之間穿梭的「網絡偵探」,他們奮戰在打擊網絡犯罪、保護群眾利益、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線。在雲南宜良縣公安局網安大隊,就有這樣一位以滑鼠和鍵盤為武器、在指尖的敲擊中與違法犯罪分子鬥智鬥勇的女偵查員——袁敏。
1989年出生的袁敏有著一張娃娃臉,身上卻始終保持著一股子「擰勁」。2012年,袁敏考入宜良縣公安局古城派出所工作,在目睹群眾被網絡詐騙至傾家蕩產的一個個案件後,她立志成為一名網絡世界的女「偵探」。憑著對事業的闖勁和對工作的拼勁,袁敏從網絡安全法規、基礎程式語言學起,主動求教、積極探索,逐步掌握網絡信息巡查、「駭客」身份識別、電子數據勘驗取證等整套科信技術,迅速從一名基層派出所民警成長為一名網絡技術達人。她經常緊盯電腦、手握滑鼠,一坐就是一整天,不把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決不放棄。
2014年4月,袁敏跨入網安戰線不足百天,便在例行網絡巡查時,從一個網貼下幾句不起眼的「黑話」留言中敏銳抓取違法犯罪線索,成功破獲並打掉一個專門製造槍枝配件的犯罪團夥,抓獲涉案人員18名,繳獲各類槍枝29支,子彈8037發。
2019年2月,受害人袁某某報警稱被人誘導在微信上投資理財,結果辛苦積攢的22萬餘元全額虧損,當初引導自己投資的「大師」們也不見蹤影。面對受害人的控訴,袁敏作為偵查主力軍,與戰友們一起,對每一個「大師」的微信號、QQ號抽絲剝繭,對每一筆受害人的轉帳順藤摸瓜。經過近兩個月的線索研判分析,終於發現了一個通過誘導受害人安裝APP軟體進行「投資」,以虧損等各種理由騙取受害人錢財的特大網絡投資詐騙團夥。
2019年,袁敏先後兩次作為專案組前鋒,與昆明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的戰友前往石家莊、廣州蹲守摸排、偵查鎖定窩點具體位置,最終聯合抓捕組成功將詐騙窩點一網打盡,13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繳獲涉案電腦37臺、涉案手機41部。嫌疑人到案後,袁敏沒來得及去看看三歲的女兒,又立即參與到緊鑼密鼓的電子數據證據固定收集中,為案件得以順利偵破、法院認定犯罪事實提供了有力證據。
從初入網安的「門外人」,到偵辦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的行家裡手,她累計參與偵破各類刑事案件365起,其中重特大刑事案件43起,打擊各類犯罪嫌疑人268人,抓獲網上逃犯16人,出具電子數據檢查工作記錄357份。
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二進位語言,讓袁敏與同為網安民警的修源結為伉儷,但因為工作原因,婚後兩人兩地分居長達5年。2020年春節前,修源調回宜良縣公安局指揮中心工作,兩人終於團聚,孩子也從鄉下外婆家回到父母身邊。但年夜飯還沒吃完,卻又碰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兩口子同一時間接到指令重返抗疫前線。
隨後,袁敏每天忙著巡查是否有奸商乘著疫情哄抬物價、是否有人散播網絡謠言,還參與破獲一起借「賣口罩」詐騙150萬元的特大刑事案件。修源則每天忙著排查重點地區來宜的人員和車輛,確保疫情「零輸入」。兩人隔著一層樓,卻經常數日不見一面,最終,剛剛回城的女兒又被送回鄉下由外婆照顧。
5月,修源再一次被抽調到昆明市公安局參與重大案件偵破,袁敏則每天穿梭在鄉下與單位、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尋找平衡,城裡的新房成為了「旅館」。
在日益複雜的網絡矩陣中,還有許多像袁敏一樣的「網安人」,始終如一在電腦屏幕前堅守初心,甘當網絡戰場的幕後英雄,勇做打擊網絡犯罪的急先鋒,為營造安全清朗的網絡環境提供堅強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