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暖冬得有點太厲害了,我們村的聖誕節一點雪都看不見,溫度比往年高。隔壁村有一個叫James的華人釣客,從去年秋天一直在海邊釣黑魚,一直都有keeper。暖冬的水溫降不下去,黑魚比以往走的晚。
現在大部分的魚都趴在水底了,或者靠近水底。不管是湖泊還是河流,我這周頭去家附近好幾個釣點轉悠了一下,目測的結果都是如此。有一條小河裡的秋魚看得到,但是不好釣,偶爾開口也是輕輕的啄一下魚餌,杆子抖一抖然後就平靜下來。來公園倒垃圾的環衛工阿姨看我在釣魚,過來跟我嘮嗑,說這條河裡有鱒魚。我說今天釣不上來,尷尬之下,阿姨跟我匆匆告別。
水溫低的時候水流是最清澈的,在這條河裡釣鱒魚是根本沒戲。
然後我一個人跑到新澤西州的黑河公園,這條河有鱒魚。不過話說回來,冬天逛一個偏遠的大森林有點瘮得慌。龐大的停車場停了不到5輛車,大山裡一場寂靜,啥都聽不見,最嘈雜的聲音莫過於潺潺流水。
在河谷裡爬上爬下根本不是享受,半個小時之後老李我就氣喘籲籲了。
時間差不多來到了下午3點,我6點之前要接娃,到現在還一條魚都沒釣到,多少一點不甘心,於是去了一個旱澇保收的釣點。
新澤西有很多有鱒魚的流水在冬天是不結冰的,今年又是暖冬,就更加方便我釣魚。我估計可以開心釣到今年的5月左右,過了6月之後太陽魚,鱸魚,鰻魚就漸漸佔據河道。等到夏天,就只剩下耐熱的太陽魚了。
本地有一個叫RV的水庫,有很多鱒魚,但是這個水庫的鱒魚有一個臭毛病,它們喜歡成群結隊的環湖遊(我發現是順時針),在這個湖很少見到一條接一條上魚的,一般都是碰到魚情釣個一兩條而已。在這種釣點釣魚,純粹是耗體力來等窗口期。
開頭的那條大肥鱒魚不是蠟蟲釣上來的,是powerbait。我背包裡有將近10種釣鱒魚的PB,費解的是不同的釣場我不得不用不同的powerbait,看來地域差異會引起飲食習慣的差異。
不過我很想嘮一嘮蠟蟲(wax worm)。
圖片引自維基百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蠟蟲,又名蠟蚓,是螟蛾(主要是小蠟螟及大蜡螟)的幼蟲。
圖片引自維基百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蠟蟲可以釣的魚非常多,在冬天尤其好用。我所知道的蠟蟲使用方法有很多,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蠟蟲可以染色,我們新澤西的釣魚前輩靜海魚仙應該有不少心得。
重點是鱒魚擅長在水流中發現蠟蟲,甚至是在激流之中。因此用蠟蟲釣鱒魚很簡單,一個漂,一個咬鉛,一個小鉤子。下面我們來介紹掛蠟蟲的各種方法。
我不多解釋了,上面這些五顏六色的圖片均引自https://www.piscor.com/e/great-wax-moth-larvae-and-other-bait-presentations-for-the-lake-trout-fishing。
其中有幾招甚至用了一小段蚯蚓,畢竟在冬天用葷腥的餌絕對是對的。
我周末繼續去釣鱒魚,回頭再來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