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修女的家庭生活

2021-02-19 江淳散文

活著就是為了愛。——特蕾莎修女  她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和垂死臨終者;她從12歲起,直到87歲去世,從來不為自己、而只為受苦受難的人活著……

1910年8月27日,特裡薩修女出生。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特裡薩修女,以表彰她「為克服貧窮所做的工作」。她拒絕參加會後的晚宴,認為世上還有許多人忍受貧苦,參加這樣奢華的晚宴是不應該的。她被人們尊為「善良與光明的化身」,她去世的日子(9月5日)被聯合國大會定為國際慈善日。(網絡綜合/江淳編輯)

特裡薩修女於2016年9月4日被冊封為聖人,全世界都在喜悅盼望她的封聖典禮。特裡薩修女的形象超越了一切信仰和文化,象徵著對受苦者的施恩和服務。在此刻有一個人心情與眾不同,她就是特裡薩修女唯一的侄女阿吉.博亞吉烏。博亞吉烏在年輕時便搬遷至西西里生活,現在已經70多歲。博亞吉烏於9月1日向梵蒂岡電臺講述了她的姑姑在家庭生活中的非凡之處。

答:特裡薩修女做多很多事,但不被人知。她做什麼都不張揚,在一切事上都是自動自發,不做作,即使是最辛苦的事。我見過她做一些非常沉重的體力活,例如洗床單,即使上了年紀。她還長期伺候病人,甚至是那些患了可怖疾病的人。特裡薩修女做的事令人驚嘆不已,處理傷口,幫助他人,成立修會,讓她的姐妹們延續她的工作、她的使命。我為她做的這些事感到欣喜,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非常平凡的事。

問:她與家人在一起時也如此平凡嗎?

答:當然是了。她很熱情,並且給人一種平安的感覺。我與她多次交談,有時只有我們兩個人。我和她說話時,就感覺與其他人不一樣。她給我一種平安的感覺,她的目光能看到我的內心。如果你注視她的眼睛,你就會覺得她看到了你的內在,你的心。在家裡時她很謹慎:比方說,他們的會規十分嚴厲,她很喜歡吃巧克力,但她從來不吃,因為這是一種奢侈的食物。她說:「因為我認識的大部分人都吃不起巧克力,所以我也不吃了。」後來,糖果也成了奢侈品,有人不斷地送給她糖果、巧克力等,她就把這些東西分給大家吃,自己什麼都不留。她一生中收到的禮物統統送給了其他人。她還把義大利裔美國人送給她的曼陀林,轉送給我。她就是這樣,非常特別,也很平凡。你跟她在一起,不會覺得不自在。

問:是凡而不俗嗎?

答:對,很恰當的表達。平凡中的非凡。她和誰都處得來,願意為每個人效勞,總能在合適的時間說合適的話,對我們也是如此。她是我姑姑,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姑姑;既是姑姑,又是特裡薩修女,一種難以言喻的混合,一個非常特別的情感。

問:所有認識特裡薩修女或與她僅有一面之緣的人,都對她的祈禱方式印象深刻。您對此有何記憶嗎?

答:她總是勉勵我祈禱,說一家人要一起祈禱。我們有時做得到,有時不行;她非常關注這一點,關注家庭。她常對我說:「你應該照顧好家庭,照顧好你的家:陪伴你的孩子,順從你的丈夫,料理家務,照顧你的丈夫,照顧你的孩子,關心他們,知道他們做了什麼,沒做什麼。當你有空的時候,再去幫助他人」。她認為家庭是首要之務,認為家庭最重要。

問:特裡薩修女不僅滿臉微笑,還十分和藹、快樂,甚至也會調侃……

答:是的,是的!大多數人認為特裡薩修女總是那麼嚴肅、深沉,其實她很愛開玩笑,她說過一些談不上挖苦卻也有些捉弄人的話。我不得不說真話,她是具有幽默感的人。她可不是假裝虔誠,這樣說不知是否合適?

問:我想是吧!這不也是特裡薩修女的女性特質嗎?

答:的確是的。例如,當她年輕的時候,當她還在阿爾巴尼亞的時候,她學過鋼琴。她喜歡彈鋼琴,喜歡組織同學去遊玩。她總是個組織者,從小就是,我父親也這麼說……。

延伸閱讀

江淳:江南的雪

江淳:直刺星空的梯子

江淳:期待一場凌厲的冬雪

江淳:人們在尋求一條大船逃離

江淳:行進的漩渦與歷史的拐點

江淳:臺海無戰事,中美難開戰

相關焦點

  • 英語 雙語美文:特蕾莎修女《無論如何》
    《無論如何》——特蕾莎修女People are unreasonable
  • 特蕾莎修女諾貝爾和平獎演講完整版
    國際慈善日設立在每年9月5日,是為了紀念於1997年9月5日在加爾各答逝世的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1979年,特蕾莎修女因「努力克服對和平構成威脅的貧窮和苦難」而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 薦影《特蕾莎修女》:靈魂有香味的女人
    德蕾莎修女生於1910年,18歲那年,被派往印度加爾各答洛瑞圖修道院。
  • 特裡薩修女:名言警句!
    說明:各位中國讀者在看特蕾莎修女作品的時候,除了要向其學習女性的信仰力量改變世界的能力以外,還要有「思辨精神」,因為畢竟英國是侵略印度的國度,某種意義上也是被英美利用的女性
  • 修女也「瘋狂」
    (2016年)74歲的美國修女/博士Jeannine Gramick早在「不可想像的」1977年就參與創立了「特別為同志大眾服務的」天主教徒團體——「新牧職道路」(New Ways Ministry),並且持續為同志平等權益(包括婚姻平權)發聲;即便她曾屢遭天主教會「高層」/梵蒂岡逼迫(包括迫使她最終離開了已服事20多年的當地天主教會團體),要求她在同性戀議題上噤聲。
  • 又是史無前例:教宗方濟各任命一位修女做世界主教會議副秘書長
    特別是他開始將一些重要的領導崗位,如梵蒂岡博物館館長、聖座國務院與各國關係部的副秘書長、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活部兩位副秘書長等,均交由女平信徒來擔任,就已經讓許多「看不慣」的人抓耳撓腮了。今天,他更進一步,任命一位修女擔任世界主教會議副秘書長。
  • 故事:警察與修女
    就在出墓園的時候,他看就有一個修女正在為一個亡靈禱告,本來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忽然之間,他瞥見了死者的照片,就是那個嫌疑犯,那個害死自己朋友的人。羅東停下來忍不住問道:「你為什麼為這種殺人犯禱告,他們就應該下地獄。」修女並沒有立馬回答羅東,靜靜地念完最後一個音節,緩慢地站起來。修女頭上的黑紗遮不住那滿頭的白髮,皺紋就像藤蔓一樣依附在她的臉上,渾濁的眼睛散發出聖潔的光芒。
  • 為什麼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不能結婚、生兒育女?
    問 : 為什麼天主教的神父修女不能結婚、生兒育女?聖經說:「天主創造一男一女,二人成為一體,你們將生育下一代。」請問哪一個章節提到不容許結婚而要守獨身貞潔終身侍奉主?其實聖經裡,特別是新約中,是有多個鼓勵某些人獨身生活的例證的。
  • 永不凋謝的青春,致敬86歲的修女鐵人
    作為史上最年長的鐵人三項完賽者,修女 Buder 用堅定的信仰和決心徹底顛覆了鐵三賽的慣例與年齡上限。瞧,就是她,視頻這位風姿綽約的「年輕」選手—— Buder 修女可不是一般的修女,也不是一般的 86 歲女性。
  • 【恐怖】一個年輕修女在與世隔絕的修道院自殺,惡魔修女再次成為強大的威脅
    修女 The Nun (2018)
  • 想尋找刺激的點進來,溫子仁修女系列電影福利(附資源)!
    說到溫子仁你可能不認識但對恐怖片有一點興趣的人應該聽過《電鋸驚魂》《修女》這些電影名吧沒錯,他就是這些恐怖片的導演
  • 修女慘死「正義遲到30年」,一個細節催人淚下!
    印度南部喀拉拉邦一名修女1992年因撞破修道院的神父與另一名修女在宿舍裡鬼混而被二人殘忍殺害,遺體被拋至當地一口井中。多年來,當局一直未能將兇手繩之以法,甚至一度認為死者是「自殺」,並試圖以此為由草草結案。時隔近30年,這一案件終於真相大白,受害者沉冤得雪,涉案神父和修女被判終身監禁。
  • 日本普通家庭的真實生活,沒有養兒防老的概念
    圖為一個攝影師拍攝的一組日本普通家庭的真實生活。圖為日本普通家庭的晚飯時間。日本的習慣和國內不同,人們喜歡坐在矮的地方吃飯。日本地方小,家庭的建築面積都不會很大,這使得他們十分的擅長利用空間。圖為日本的普通人家,把洗衣機安裝在廚房,節省很大的生活空間。
  • 湘蓮子:我覺得自己真是修女
    取石人帶來了炸藥、雷管,漫不經心 那座橋,依舊搖搖晃晃,漫不經心,它一手抓住一座山,它像鳥兒抓住自己的翅膀一樣,漫不經心  祈禱 在醫院聽多了比教堂更多更虔誠的祈禱我覺得自己真是修女
  • ▷聖經三分鐘|宗教改革之旅 (9)比德蘭修女更偉大的聖方濟
    如果你看到德蘭修女的生平,你就會知道聖方濟各所貢獻的事情,可能比德蘭修女更偉大。因為他當時改變了整個天/主教的氣氛,改變了整個中世紀天/主教非常屬世的那一面,開創了真正效法耶穌基督教導的精神。在聖經當中有一句話對聖方濟各的影響特別大,就是在馬太福音第十章九到十一節,耶穌教導他的門徒出去傳福音時說: 腰袋裡不要帶金銀銅錢。
  • 可以無限復活的《不死警官》VS墮落修女,這部警匪片是真的兇悍
    像這種沒用任何風險的活,是所有警察都樂意做的可新任職的小王卻偏偏就不這樣想小王覺得這樣做警察實在是太沒有意義了他從小做警察的夢想是能夠為了懲惡揚善,而並非是來洗地的於是當復活之後的二狗再次出警之後,小王也跟了過去這次的目標是一個修道院偽裝的黑道團夥此時一名炮灰男正在和墮落修女頭目談著生意墮落修女問炮灰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