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尼曼亞出車禍已經一年了。尼曼亞現在也恢復到了百分之百(雖然他自詡說是120%)。因為當時我在各個平臺上搜索,想找一些有用的信息,卻結果寥寥,所以一直想把這一年的經歷寫下來,希望能給有類似劫難的姐妹兄弟們一些信息和安慰。
尼曼亞的車禍發生在從學校去Kralingse Zoom 地鐵站必經的那條斑馬線。鹿特丹當地媒體Rijnmond 在2020年1月8日當晚車禍後一小時就做了報導。
*圖裡已經昏迷被裹成粽子的就是尼曼亞
隨後,伊拉斯姆斯校刊Erasmus Magazine也發了兩篇文章。現在那條斑馬線處的改進措施是加了感應燈,有行人經過就會亮起。大概在伊拉上學工作的大部分人都經過過那裡。現在大家都在家辦公,如果出門的話還是多注意多小心。
*校刊截圖。圖中是事故發生的斑馬線。
2020年1月8日,我和尼曼亞在鹿特丹的蘭州牛肉麵高高興興地吃完飯,各回各家。晚上快八點,我接到他媽媽的電話,哭聲中,我聽到她說尼曼亞被車撞了,警察去家裡把她接到了Erasmus Medical Center。離我家不很遠,我放下電話就去急救中心。我們一起,和他的哥哥,哥哥的女朋友,等在等候室。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個醫生過來,給我們做簡要的說明。尼曼亞現在是昏迷的,他們會讓他繼續在鎮定劑的作用下睡著(zhe)。他們從CT掃描看到顱內有三個出血點,但也不知道會有什麼影響。醫生說,大腦受傷後,有可能會腫起來,就可能會對大腦組織造成損害。腫脹會導致顱內壓升高,所以現在的關鍵就是監測顱內壓。醫生們在他的前額插了一個探針,監測顱內壓。現在能做的就是讓他睡著,希望顱內壓不會變高。護士拿了他已經被剪成碎片的衣服出來,徵得我們同意後拿去丟掉了——還是12月我倆一起在國內度假時候買的羽絨服…
*他生無可戀掰羊肉泡饃時身上穿的這一件
他就這麼一直在重症監護室睡著。我們的心情隨著他的顱內壓上上下下。在最初的三四天裡,顱內壓最高的時候達到了22甚至25毫米汞柱(正常值為7到15毫米汞柱)。ICU的護士告訴我們,如果顱內壓超過25毫米汞柱長達半小時,他們就需要幹預。中間有一次,護士不得不給他注射了降低顱內壓的藥。所幸,只有那一次。
就這麼過了四五天,醫生停掉了所有的鎮定劑。我們一天天地等他醒來。1月17日,車禍9天之後,我們觀察到一些好的跡象。先是測顱內壓的設備被取下,放在桌子上,貼著一個小標籤「請送回到……」——尼曼亞的顱內壓已經穩定啦。又看到他的手被縛在床側,我內心是開心的,因為這說明,醫生們覺得他可能快醒過來了。醫生之前解釋過,有的病人剛從昏迷中醒過來,因為感到不適可能會去拔掉呼吸機的管子,所以他們會把病人的手綁在床上。
在尼曼亞繼續睡著的時間裡,我們試圖了解如果最終受到影響,他的哪些身體功能會受到影響。
我先前以為,有大腦區域功能劃分圖(👇),有他的大腦CT掃描圖,一對比,就知道出血點的區域是負責什麼功能。但,那個區域只是一個大概的劃分。一個具體的出血點,具體到一個具體的人的大腦,還真不知道它之前是負責什麼的。
從醫生那裡我得知了彌散性軸索損傷(diffuse axonal injury)這個術語。都說不要谷歌你的病症,但沒辦法,還是想了解更多,谷歌了一下,然後就被頁面上的嚴重性嚇死了。我不死心,又用中文搜,畢竟人口基數大,看到和一些恢復成功案例有關的的隻言片語,才算是找回了一點點安慰。
彌散性軸索損傷,簡單說,就是身體被(高速行駛的汽車)撞,大腦各部分組織由於密度,重量不同,從而慣性不同,而發生軸索被慣性扯斷的情況。我回憶了下高中生物課知識,模糊記得軸索的功能是傳遞信息。醫生說,軸索斷了,第一,不知道能有沒有可能修復;第二,修復的話,不知道能不能修復對。
醫生說,只有他醒來後才知道,如果,他會醒來的話。
娜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