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為空氣汙染指數,英文全稱為:Air pollution index,目前已經很少有人提及了。原因是已經被另一個名詞所代替,那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AQI空氣品質指數,英文全稱為Air quality index。影響更替的因素之一為,2011年末,我國多個城市出現了重度霧霾的天氣,但API指數中卻沒有包含灰霾主因之一的PM2.5指標,所以並沒有起到警示作用,隨後在2012年更新的與《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同步實施的《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中被替代。
API指數被AQI指數替換之後,主要在以下兩方面進行了升級:
方面一,評測指標:增加了細顆粒物(PM2.5)指標 。
方面二,發布頻次:API每天一次,AQI每小時一次。
由於AQI指數採用了更多的評測指標,更高的評測頻次。所以對於我們而言,該標準與真實感受更為貼近。
關注AQI指數是越來越多的人養成的良好的習慣。因為這可以提醒我們在室外空氣品質較差的天氣是否可以少出門,甚至不出門。或者在這樣的天氣關閉門窗,開啟空氣淨化器,降低室外空氣汙染對室內的影響。而對於查看AQI指數而言,我們只需要記住6種顏色即可。綠色和黃色可以直接忽略,因為這表示室外AQI處於優良狀態。而橙色則需顧及到兒童、老人、呼吸道及心臟病人群等。若顏色為紅色、紫色時,則表示室外空氣汙染就相對嚴重了,需要特別注意。而褐色則表示嚴重汙染,還是不出門為好。
API空氣汙染指數向AQI空氣品質指數變更,這代表著由重視「汙染」到重視「質量」的轉變。這就是為什麼API指數慢慢被人們淡忘的原因,因為AQI指數顯然在真實反映室外空氣品質上表現更為出色。
迪勤科技成立於2012年,坐落於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上海市大數據產業基地⸺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基於智慧物聯的生態環境數據服務提供商,以傳感技術為核心,採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新ICT技術,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環境質量監控網絡,從大氣環境到室內人居到車內空間,從監測到淨化到治理,實現環境質量可視、可管、可控、可互動,助力「智慧與綠色共融,健康與商業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