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品質指數(Air Quality Index,簡稱AQI)是定量描述空氣品質狀況的無量綱指數。針對單項汙染物的還規定了空氣品質分指數。參與空氣品質評價的主要汙染物為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項。
詳細說明:
2012年上半年出臺規定,將用空氣品質指數(AQI)替代原有的空氣汙染指數(API)。空氣品質指數共分六級,從一級優,二級良,三級輕度汙染,四級中度汙染,直至五級重度汙染,六級嚴重汙染。當PM2.5日均值濃度達到150微克/立方米時,AQI即達到200;當PM2.5日均濃度達到250微克/立方米時,AQI即達300;PM2.5日均濃度達到500微克/立方米時,對應的AQI指數達到500。
空氣品質按照空氣品質指數大小分為六級,相對應空氣品質的六個類別,指數越大、級別越高說明汙染的情況越嚴重,對人體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空氣汙染指數為0-50,空氣品質級別為一級,空氣品質狀況屬於優。此時,空氣品質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汙染,各類人群可正常活動。
空氣汙染指數為51-100,空氣品質級別為二級,空氣品質狀況屬於良。此時空氣品質可接受,但某些汙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建議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應減少戶外活動。
空氣汙染指數為101-150,空氣品質級別為三級,空氣品質狀況屬於輕度汙染。此時,易感人群症狀有輕度加劇,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症狀。建議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減少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鍊。
空氣汙染指數為151-200,空氣品質級別為四級,空氣品質狀況屬於中度汙染。此時,進一步加劇易感人群症狀,可能對健康人群心臟、呼吸系統有影響,建議疾病患者避免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練,一般人群適量減少戶外運動。
空氣汙染指數為201-300,空氣品質級別為五級,空氣品質狀況屬於重度汙染。此時,心臟病和肺病患者症狀顯著加劇,運動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現症狀,建議兒童、老年人和心臟病、肺病患者應停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
空氣汙染指數大於300,空氣品質級別為六級,空氣品質狀況屬於嚴重汙染。此時,健康人群運動耐受力降低,有明顯強烈症狀,提前出現某些疾病,建議兒童、老年人和病人應當留在室內,避免體力消耗,一般人群應避免戶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