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空氣品質,部分市民、網友對河源電廠二期項目提出質疑,既是關心民生,也是關注發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公眾訴求,明確提出要堅持「科學決策、公眾溝通」的原則,來進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前期準備工作。
為此,我市成立河源電廠二期項目公眾諮詢辦公室,並在河源環保網設立諮詢平臺,開通「河源環保」微信,受理、回應群眾就河源電廠二期項目提出的問題、意見和建議。就公眾提出的問題、意見和建議,市有關職能部門進行了梳理,並一一作出回應。河源日報今起開設「問答河源電廠」欄目,陸續予以刊發。
1、河源市區空氣品質執行什麼標準?
網友供圖
根據《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中規定,環境空氣功能區分為二類,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分為二級,一類區執行一級標準,二類區執行二級標準。一類區為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二類區為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工業區和農村地區。
根據規劃河源市區屬二類區執行的是二級標準,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
2、空氣品質指數是如何監測統計出來的?為什麼每小時的空氣品質指數會動態變化?
河源市區設有3個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分別位於源西、東埔和老城。根據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河源市區的空氣品質指數(AQI),由這3個監測站監測到的各汙染物原始數據,通過系統自動計算得出。每小時、每天的AQI,都是通過計算機自動得出,並通過網絡實時傳送到市、省、國家相關平臺。
空氣是流動的,空氣中汙染物的濃度也是不斷變化的,因此每小時的AQI也是不斷變化的,有時高、有時低。小時的AQI只能反映某一小時的空氣品質狀況,不能代表那一天的AQI。一天當中,某個時段可能空氣品質指數最差,但它不能代表當天整體的空氣品質(即24小時平均值的日空氣品質指數)。小時AQI與日AQI,這兩者不能混淆。衡量一個地方當天的空氣品質情況,是以日AQI為標準的。
同樣,衡量一個地方一個月的空氣品質情況,要以當月各項汙染物濃度的水平為標準,衡量一個地方一年的空氣品質情況,要以當年各項汙染物濃度的水平為標準,而不能用某一天、某一小時的AQI指數來衡量某一月或某一年的空氣品質情況。
市民可以通過《河源日報》和「河源環保」微信公眾號了解河源城市空氣品質指數(AQI)。也可以通過登錄國家環保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省環保廳、市環保局官方網站或下載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全國城市空氣品質手機發布系統(APP) 等權威空氣品質發布平臺,獲知河源城市AQI日報。(供稿/市環保局)
關注《河源日報》微信heyuan_cn,每日閱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