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家庭農場指南」一鍵關注】
家庭農場是農業企業的一種,只有註冊為家庭農場才能獲得國家認可。與承包大戶的最大區別在於穩定,其登記註冊可以轉化為家庭農場。
所謂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業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農業經營單位。我們認為家庭農場要具備三個特徵:
一是具有一定規模,以區別於傳統小農戶和兼業農戶。其規模下限是以獲得滿足家庭成員基本消費的收入所達到的規模,低於這一規模就難以對職業農民形成吸引力,難以實現家庭成員的充分就業;其規模上限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家庭成員所能經營的最大規模,超過這個規模就超出了家庭成員的承受能力,就需要僱傭勞動力,農場的性質就發生了變化。
據我們對北京、河北、山東和黑龍江等地的典型案例調查,家庭農場受不同地區、不同經營內容和不同技術水平的影響,其規模具有很大差異。在黑龍江,種糧的農民使用現代機械,每個勞動力可耕種300畝左右,如果一戶有兩個勞動力,600畝的規模是家庭成員可以勝任的;在河北的山地,一個種糧食的勞動力只能種植20畝的規模;北京的菜農每戶經營的設施蔬菜為5畝,露天蔬菜的規模最多20畝;而山東棲霞種蘋果的果農認為夫妻兩個勞動力最佳的經營規模只有5畝。調查發現種糧農民普遍期待的家庭農場規模是100畝耕地。因此,我們認為所謂適度規模就是農戶生計需求的下限和農戶經營能力的上限之間的規模。
家庭農場的第二個特點是以家庭勞動力為主,這一點用以區別工商資本農場的僱工農業。我們知道農業是一種依賴豐富經驗和需要高度責任感的活動,為自己勞動的農業和為他人勞動的農業所獲得的結果是不同的。許多農業類型如水果、蔬菜的種植,僱工往往降低勞動質量,影響農產品產量和品質。不僅如此,由於農業的季節性,農業僱工大都是農忙季節的短期僱工,隨著農業勞動力的短缺,短期僱工難的問題愈發突出,大規模的僱工農業不具備可持續性。這就是家庭農場強調以自家勞動力為主要勞動力的原因所在。
第三個特徵是要進行工商註冊,家庭農場是農業企業的一種,只有註冊為家庭農場才能獲得國家認可,便於識別以及政府實施管理與政策支持。家庭農場登記註冊也是家庭農場穩定性的要求,家庭農場涉及規劃、計劃、財產、品牌建設、農場繼承等一系列問題,要求必須是「正式」企業。家庭農場不同於承包大戶、專業戶等,家庭農場與承包大戶的最大區別在於後者是不穩定的,不僅承包面積不確定,而且承包地點可以發生變化。如有些承包大戶不僅在本村裡承包土地,還到外地承包,甚至跨省承包。因此,理論上講,承包大戶具有流動性和不穩定性,而家庭農場具有穩定性。那些在鄉村具有穩定的承包面積和穩定生產預期的承包大戶,可以通過登記註冊轉化為家庭農場。
文章節選自——《前線》朱啟臻:談談家庭農場
歡迎關注和轉發!
微信ID:jtnczn
定期推送家庭農場工作動態、扶持政策、理論研究、示範性農場名單!
回復111,中國的大農場為什麼總是失敗?
回復110,農業部趙鯤:家庭農場發展的幾點思考與體會
回復104,家庭農場幹點啥 才能拿補貼資金
回復103,2015年中央發展家庭農場工作重點
回復102,中央將家庭農場列入農機補貼對象範圍
回復107,孔祥智:聯合與合作是家庭農場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