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牛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多地發出號召,鼓勵群眾就地過年,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做保障。這樣的春節不多見,這樣的春節不一般。
春節之所以被關注,不僅因為它是最重要的傳統佳節,更重要的是春節能折射出不同時代的起伏變化,以及眾多個體的人生走向。
今年春節更是如此。
選題策劃初期,《工人日報》攝影部一直苦於尋找一個恰當的切入口,來體現「就地過年」的主題。苦思冥想之際,辦公室的一張集體照啟發了我們。
春節,是一個喜慶團圓的節日。對長年在外的人而言,拍全家福是一年到頭必不可少的儀式。但今年春節,很多人無法回家過年,這個心願也隨之落空。因此,拍攝團隊不斷思考:是否可以用某種方式為就地過年的人們創造條件,拍一張別樣的全家福來彌補遺憾?這樣的創作既源自媒體人的初心,也是一次公益之舉。
▲《工人日報》攝影部拍攝團隊在工作中
在綜合考慮多種形式之後,我們嘗試用投影儀來「重塑空間」。用投影儀布景拍攝新聞人物如何出新?如何突破?
拍攝團隊的討論再次回到原點:為什麼要拍這張全家福?全家福的意義何在?順著這個思路,我們確定了一些原則:去最基層,深入一線崗位,尋找最普通、最有代表性的勞動者,真實客觀地呈現他們對家的思念,以及對崗位的責任心。
拍攝團隊將拍攝場地定在留京過年者的工作場所。這不僅僅只是一張全家福,也是一張特殊的工作照。我們反覆篩選拍攝對象所從事的行業,最後確定了醫護人員、產業工人、快遞小哥、菜市場攤主、小區保安、公交司機……他們的工作與百姓生活密切聯繫,確保城市有序運行。
白色幕布拉開,當炫目的投影燈將家人的照片投射在拍攝對象的工作場所時,有人沉默了,有人眼圈紅了,也有人開心地笑了。在那一刻,喜悅、意外、愧疚、感動……各種情感匯聚、交織在每個人的心裡。
與2020年疫情初期的採訪相比,此次受訪者們的神情都不約而同地平添了幾分平和與自信。我想這份神情所傳遞的信息正是我們拍攝這個選題,記錄這個時代的意義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