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大街上看見的大聲音響外放的情況,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那些沿街乞討的殘疾人,自己趴在一個可以移動的平臺上,自己趴在上面,音響也放在這個平臺上。
我們不評判這些人的道德的好壞,或者這種做法怎樣。從他們的角度來說,就是每天乞討到更多的錢,維持生活。
怎樣低成本的達到這個目標呢?
在自己身邊放一個大音量的音響,就是一個很好的做法。
第一,成本低。
第二、在街道上一放,大家都看見自己了,自己的「曝光率」增加了
第三、讓更多人看見自己 ,可能更多的人,就會給自己現金。
所以,當我們從他們的角度來說,也許就可以理解了,這只是一種策略。
二、商家在門口放一個大音響,聲音開的很大。
其實,這也是商家的一種策略。
一條街道上,有很多商鋪,每天從他們商鋪門前路過的人,也就那麼多。
怎樣才能讓更多的人走進自己的商鋪?然後想辦法成交。
低成本的做到這件事,就是放一個大音響在門口,吸引過路人的注意力。
有人就有可能被這個吸引過去,走進他們的商鋪,只要走進去,就有可能成交。
所以,這也是商家為了吸引人們注意力的一種手段,目的是為了成交。
三、電瓶車或者車上大聲外放的音響
如果你在街上,正高高興興的逛街,這時街上突然過來一輛大聲放著音樂的車。你可能會被嚇一跳,然後升起鄙夷的眼神。
還有的經過改裝的電瓶車,風馳電掣,大聲放著音響的從你的旁邊過去。
還有的經過改裝的車,油門聲音非常大,從街上一過,真讓人心煩。
那麼,這些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呢?他們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這讓我們想起了讀書的時候,那些捉弄人的「壞學生」
我想,在五六年級,還有中學,每個班裡面都有那麼幾個「壞學生」,到處調皮搗蛋。
還有的男同學,平時還不錯,只對某個女生搗蛋。不是揪頭髮,就是瞎搞。
現在回頭來看,其實是男生喜歡這個女生,想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獲得他們的好感。
但是沒有其他的辦法,就只能這樣做了。
你要問他是不是喜歡對方,他肯定會矢口否認,不過這也很正常。
如果我們拿這個去套那些開車大聲放音響的人,就會發現,他們也在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但是,這時沒有了特定的目標。就純粹的想讓別人看見自己。
後來,我在《父母效能訓練》等幾本書中上找到了答案。
每個人一生,都在尋找一個人,期待他看見自己,這是人性的追求。
可是,為什麼有的人,沒有他們的這種行為呢?
這就涉及到人小時候的成長環境了。
如果小時候得到很好的養育,母親能及時滿足嬰兒、孩子的需求,關愛他,那麼他們就感覺自己很好,被這個世界歡迎,被看見的這種需求就被滿足了。
如果小嬰兒、孩子小時候得到的養育比較糟糕,母親沒有給他這樣的感覺,他就覺得自己不好,不被歡迎,沒有被關愛,長大後他會想各種辦法,來滿足自己的這種感覺。
所以,當我們再看見這些人的時候,可以換一種眼神,他們是一群「可憐」人,需要「被關愛」。
如果家裡有孩子的,就從小把孩子養育好吧,不要讓他陷入這樣的「陷阱」,而花費更多的精力,而是把這些精力用到學業上,這樣更有利於他的未來。
如果孩子也已經比較大了,已經在這樣的「陷阱」裡面了,父母們,請伸出手,拉他們一把,把他們送入更好的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