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同性戀的伴侶無法繼承遺產、男同性戀的性伴侶要比直男的多得多、同性戀撫養的孩子長大一定會是同性戀這樣的謠言,媒體網絡上發表了很多類似不合情理的消息。第一次接觸這種謠言的時候,五味雜陳,不知道傳播謠言的目的是什麼,也不知道怎麼樣去扭轉謠言或者到底該不該去糾正。
有一天看到網上有個帖子說,同性戀伴侶中一定有一方是「丈夫」,有一個是「妻子」。真是覺得莫名其妙。因為至少我和豆包就沒有這麼嚴格的區分。對我來說,刻意區分妻與夫、1和0都沒有必要。兩個人應該平等分配雙方的權力和職責。
我會覺得我年齡大點,經歷的事情多點,理應承擔更多的責任,有時候會多叨叨幾句。而豆包的社會經驗比我豐富,也會告訴我什麼時候需要靈活一點、放鬆一點。即使有角色的劃分,也是基於各自能力和喜好自然形成的。
不可否認,媒體的力量非常強大,很多人特別是不諳世事的年輕人可能看到錯誤的信息也會全盤接受。三人成虎。第一個謠言出現之後,會一傳十,十傳百,以驚人的速度擴散。
即使你置之不理,謠言也不會消失,會時不時跳出來折騰一下,像一道無形的高牆包圍著性少數群體。雖然你看不見它,但它確確實實矗立在那,堅不可摧。
看到消息標題寫著「同性戀的伴侶無法繼承遺產」,我會下意識被一種低落的情緒擊中。但了解了相關法律知識和實際案例後,就會明白,這種說法和事實截然相反。
媒體只是把同性戀婚姻不合法和同性戀伴侶之間非直系親屬這些信息放大了。用一片小小的落葉障大眾的目。同性戀的伴侶之間目前確實並非直系親屬關係,無法享受遺產的法定繼承權。但可以享受遺囑繼承權,並且遺囑繼承的順序優先於法定繼承。
另外,說「男同性戀的性伴侶要比直男的多得多」,也是很荒謬的。沒有科學調查,只憑感覺得出的結論必然是子虛烏有之事。
美國一項具有代表性的性研究——全國健康和社會生活調查顯示,男同性戀者性伴侶數量的中位數只比男異性戀者多一位。可以看出,男性同性戀者和異性戀者其實相差無幾。
不過,這同時提醒我們自己,要潔身自好,不要沉迷於「今天找一個、明天換一個」的遊戲人生。每個人都有一個正確的愛情觀,才能為群體注入正能量。
我自己是同性戀,也有幾個性少數群體的朋友,知道我們自己的現狀和不足。囿於家庭、職業的束縛,也嘗過無處訴說心底愁緒的滋味。
這麼些年來,有過「遍尋愛情而不得」的困擾,一度覺得自己無依無靠,像站在懸崖邊上那般絕望,可能會孤老終生。只要認清實際、認準目標,苦澀的經歷就會變成珍貴的經驗。
無數謠言築成了厚實的高牆,為了推倒它,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忘掉我們同性戀的身份,先從最基本的「人」做起。
♥ 虛驚不如不驚(同志短篇小說)
♥ 你的痛苦,我想分擔一多半
♥ 老頭不在,獨自一人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