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朋友圈十大謠言,很多人都中招了

2021-02-24 江蘇警方

為了博取關注度偽造事實

為提升銷量濫用網絡圖片哭窮賣慘

……

10月將末

一些老舊謠言又「改頭換面重出江湖」

看看下面這些你都眼熟嗎?

謠言:江西上饒縣一女孩遭生父及二伯性侵後,精神失常,現已入住精神病院。

影響力:36.1

闢謠:上饒警方調查後表示,當事人王某文女士患有精神分裂症,目前仍在醫院接受治療。公安機關通過大量走訪調查以及對王某文及其子女、父親、二伯進行相關技術鑑定,其反映的情況與事實不符。

謠言:為保障「進博會」在上海順利舉行,10月15日起,上海將迎來史上最嚴格的異地人員執法:無證駕駛一旦抓住直接拘留,酒駕一經查獲拘役六個月、五年內不得考證!

 

影響力:39.9

闢謠:經查,該通知系在早前流傳的「交通新規」謠言的基礎上,增加「進博會」的名頭後重新演繹。上海警方表示,該通知純屬謠言,警方將持續開展交通違法行為大整治,力度不減。

謠言:南京一男子吸毒後從4樓墜落,遭後方車輛碾壓,送醫搶救無效後身亡。法院最終認定,墜樓和開車推擠都是造成死亡的原因,一審判決車主承擔70%主責。

  

影響力:43.3

闢謠:南京市鼓樓區法院稱,網傳報導系媒體誤讀,實際上,駕駛員一方只承擔了31.5%的責任。

 

謠言:因地勢下沉,西藏布達拉宮將於2020年關閉並不再對外開放。

影響力:48.4

闢謠:布達拉宮管理處表示,景區一直實行建築保護性監測研究工作,運行至今,從未發現布達拉宮建築發生下陷的情況,網傳閉館純屬謠言。

謠言:可樂、吸塵器是不少家庭裡的常見品,如果遇到火災,在手邊沒有滅火器的情況下,可使用這些「神器」應急。

影響力:49.4

闢謠:北京消防相關負責人表示,可樂和吸塵器可以用來滅火,但使用局限性非常大,不適合作為常規的滅火手段。遇到較大火災,應及時報警,由專業的消防員來進行撲救。

謠言:四川大涼山即將面臨大雪封山,50萬斤脆甜醜蘋果搶收不及,請大家伸出援手購買蘋果。

 

影響力:51.5

闢謠:當地政府表示,今年當地蘋果銷售行情比較好,普遍比去年的價格高,根本沒有銷售困難的情況。網傳帖文系廣東一家電商公司發布,銷售手段以賣窮哭慘為主,使用的圖片也多為網絡圖片。

謠言:世界三大豪華郵輪品牌「諾唯真」宣布,旗下的「喜悅號」將於2019年4月撤離中國市場,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的中老年遊客在船上只浪費食物、從不參與消費項目。

 

影響力:52.3

闢謠:業內人士表示,郵輪餐食成本僅佔百分比的個位數,豪華郵輪在國內「水土不服」主要還是市場以及策略問題。

謠言:美國明尼蘇達州警方稱,劉強東案涉案女子因涉嫌誣陷罪已經被當地警方刑拘。

 

影響力:54.2

闢謠:10月16日,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警方發言人約翰·埃爾德表示,上述消息不屬實。

謠言:2018年是冷冬,而且從今年開始,直到2025年,氣溫將一年比一年低。

影響力:58.4

闢謠:國家氣候中心回應稱,該說法十分離譜,其預測今年冬季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出現冷冬的可能性不大。

 

謠言:近日,杭州四橋附近的錢塘江面,出現了一片白色旋渦,有網友猜測,系在建的地鐵5號線發生漏水事故。

 

影響力:61.2

闢謠:經核實,該現象確實與地鐵5號線有關,但江面泡沫是由地層中的沼氣夾帶地鐵施工用的發泡劑引起的,此類現象在過江盾構施工過程中偶有發生,地鐵隧道及左右線盾構機均處於安全狀態。

小蘇提醒:

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讓謠言止於智者

來源:江蘇網警

上期回顧 | 點擊閱讀

警惕謠言!「房地產限購全面取消」不屬實


喜歡就請點讚吧↓↓↓

相關焦點

  • 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一些新老謠言又開始傳播起來,快看看九月的朋友圈幾大謠言你中招了沒?
  • 【生活】微信發布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熱榜:棉花造肉鬆危害大
    今天上午,微信官方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有些謠言的迷惑性確實非常大,除了傳統的文字圖片傳播謠言之外,新型謠言有向視頻化發展的趨勢,危害更大。以下為朋友圈十大謠言主要內容以及危害指數,具體的謠言內容可以點擊原文了解,避免被騙被坑。
  • 2018 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信了幾個?(二)
    最近,微信總結出2018年度在朋友圈流傳最廣的十大謠言。快來看看,都有哪些謠言上榜吧。
  • 提醒 很多人已中招!朋友圈投票這一陷阱很可能坑死你
    你朋友圈有沒有收到過熟人叫你幫忙投票的消息?要小心了!陷阱可能就隱藏其中!一起來看看下面血淋淋的案例吧.  現在,打開朋友圈,經常會被一些拉票的信息刷屏。還有直接私聊或群聊,要求你去投票的↓↓↓  我說朋友,我們好多年不聯繫了好嗎。看你拉票不容易,好吧,我也忍了。不過這個背後,可能暗藏很多騙局。
  • 馮學榮:關於日本的八大謠言,你中招了幾個?
    仇日青年為了引導你仇恨日本,他們在過去的30年裡,捏造了無數個關於日本的謠言,本文列舉了幾個例子,看看你曾經中招了幾個。不要誤會,我本人對日本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好感,然而相對於日本人而言,我更反感謠言。涉日謠言一:日本人將煤炭沉到日本海,準備日後和中國打仗用的。
  • 朋友圈幫忙砍價?小心被騙!已有很多人中招......
    微信群或朋友圈裡,你是否經常收到這樣的請求?↓↓↓不過,微信群裡似乎響應的人不多,於是,還有人出主意↓↓↓「我所有加入的群都發布了這條信息,總共有幾百名微信好友一起幫忙砍價,還發動了朋友的朋友幫忙,最終,這套化妝品被砍到了0元,但是卻沒有得到物品,白忙活一場」。張小姐說。好無奈:替朋友砍價信息卻被洩露而市民李先生談起朋友圈砍價,感到很無奈。
  • 關於獻血的謠言,你中招了麼?
    隨著網際網路的全方位覆蓋和網際網路活動在日常生活佔比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會在網絡上和親人們分享自己的小知識、小認識。在親人群、人人網、騰訊微博、空間等等網絡社交空間,各種各樣的知識以肉眼追不上的速度變成光傳播著,而在其中就有不少口口相傳的錯誤和別有用心者的作弄。聰明的小寶貝們,這些常見的有關獻血的謠言,你,中招了麼?
  • 朋友圈謠言又起,這些謠言千萬別再傳了!《貞子3D》是否在中國上映現在都沒有定論!
    昨天中午,微信安全中心發布了《十月朋友圈謠言TOP10》,廣州日報記者查看後發現,一些老舊謠言仍在傳,如世紀家園3歲女童被拐一事早在去年6月份就有媒體闢謠,然而時隔一年多仍在傳播,其間各地媒體也先後闢謠。據悉,「世紀家園3歲女童被拐」已被舉報處理94780次。微信安全中心發布的報告稱,10月朋友圈謠言的舉報處理總量為1397909次,主要分布在七類。
  • 【闢謠貼】2014年十大微信謠言
    吃一碗泡麵要花32天解毒」「Wifi輻射損害健康」「霧霾不散是因核汙染」……這樣的結論是不是泛濫在你的朋友圈或者微信群,而你早已信以為真?謠言:網上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稱「地暖會造成白血病、引發癌症、誘發心血管疾病,還會造成白內障等視力問題,原因在於供暖輻射」。
  • 【打擊網絡謠言】遼寧的火"燒"到了黑龍江?這些人為何還相信朋友圈的謠言
    哈爾濱市公安局道外分局刑偵二大隊責任區一中隊副中隊長李劍鋒說,面對網絡謠言,很多傳播者的第一反應不是質疑消息的來源、準確性如何,而是關注是否有「亮點」,或者存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不假思索地進行轉發,成為微信謠言的「二傳手」,不自覺中加速了謠言的擴散。  ——主觀臆斷,添油加醋。
  • 十大生活謠言,你中招了嗎?
    丨10大生活謠言榜丨No.1 宿便是健康殺手×真相×任何一本醫學教科書中都沒有「宿便」這個概念。酸中毒和鹼中毒都是必須接受專業治療的嚴重疾病。短期內的特定食物不可能改變正常人血液的酸鹼度。No.3 果汁與海鮮不能同吃
  • 2017年度謠言出爐「周潤發去世」上榜 看謠言套路大揭秘
    原是網絡「流量騙局」騰訊公司在網際網路安全責任論壇發布了《2017騰訊公司謠言治理報告》。據報告顯示,截至目前,騰訊公司闢謠文章閱讀總次數達8億次,攔截謠言超5億次,闢謠榜單研究報告累計發布76個,闢謠專家和機構合作方達1304家。2017年騰訊各平臺處理的有效謠言文章中,健康與養生、奇聞趣事、食品安全類文章佔比最大。
  • 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新鮮出爐!
    網上一直有文章稱:「白酒是癌症剋星」,每年都被大量網友轉發。傳播度近期又有抬頭之勢。早在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部就得出結論,酒精是一種致癌物質,也是引發人類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期,這樣一則所謂「緊急通知」在網絡傳播:「有人把愛滋病感染者的血滴到食物裡,已有多人被感染」。謠言傳播地均未發生傳言中的情況。
  • 農業部澄清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
    農業部近日在京舉辦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日活動,曝光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
  • 新一波謠言來襲!請做謠言「終結者」!
    via@如東微警務前些日子,當「假和尚搶小孩」的謠言在各地朋友圈肆虐時,小編曾經暗自慶幸我大如東竟然能成為一方淨土。
  • 永春朋友圈出現「偷孩子賣器官」 此系謠言!請勿要輕信,擴散周知~
    最近永春許多朋友圈和小編的個人微信(微信號:ycw27191234),還有QQ、微博,都收到不少網友的疑問,都在詢問關於「3月7日莆田仙遊楓亭某超市樓上,有人殺死十幾個孩子100多人啊,先不說坐車怎麼辦,你住呢?
  • 《我和我的祖國》快閃視頻 、全國科普日:朋友圈謠言你中過招嗎?辦公室小野事件……
    1、起止的突然性快閃的精髓在於創造突然性, 給人意外的驚喜。與常規演出提前預告、造勢, 期望吸引更多人關注不同, 快閃的節目往往突然出現在人們身邊, 在觀眾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 瞬間進入大眾視野, 製造意外的驚喜, 讓人進入欣賞情景。
  • 近期玉環朋友圈瘋傳的十大謠言一覽!
    謠言類別:科學常識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大家請注意,抽空把您家裡的油放到冰箱裡2個小時,如果出現白色的泡沫一樣,那就是地溝油醫師強調,如果每個收到這條簡訊的人,能夠儘可能告知其他人,至少挽回一個人的健康,請大家愛心擴散! 別只存檔。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真相:食品安全專家稱:所謂冰箱鑑別這個方法並不科學。
  • 魚販子提醒:我從不吃3種魚,但它是很多人的最愛,你中招了嗎?
    隨著人們的養生觀念越來越強,很多人開始傾向於雞肉、魚肉等白肉,尤其是魚肉,營養價值非常高,而且味道鮮美,成為很多人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