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可口可樂,小編首先想到的是擰開瓶蓋一瞬間那極具儀式性的「嗞」的一聲,還有CO2小氣泡滿嘴跳躍的甜蜜感。
那感覺就像是初秋的晴天,比夏天更加輕盈透徹卻也溫暖(喂喂喂,這文風不對啊!)
但是大家知道嗎,在我們身邊就有一個可口可樂工廠,還有可口可樂博物館在全球的第三家站點!而另外兩家一個在美國的亞特蘭大,一個在上海。
於是在一個低(wu)調(ai)憂(chen)鬱(chen)的中午,小編和市民粉絲們一起來到位於成都新都的「可口可樂博物館」,準備一探究竟。
哦,對了!這裡也是成都市飲食用藥安全科普宣傳站哦。
正式開啟探秘之旅!在樓梯轉角處的這面牆畫,色彩強烈碰撞但又渾然天成,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可口可樂公司的歷史。
樓梯處就散發出如此藝術家氣質,那後面還有什麼,想想還真有些小激動呢。
這是可口可樂紀念版弧形瓶的展列。
其展示了弧形瓶樣式的演化過程。小編發現,瓶身變得更加適合手的抓握,瓶身外部包裝設計從簡單到複雜,依然是強烈的色彩對比,第一時間就能吸引眼球。
這是另一個裝飾畫牆面。據介紹,這些畫作都是請藝術家專門完成的。紅色依然為主色調,契合可口可樂的產品標識。(不過,這些畫作為何都透露出一種濃濃畢卡索抽象派的味道?好吧,我把我看不懂的都統稱為抽象派。。。。。。)
小朋友們排排站,仔細觀看他們平時喝的冒泡泡的飲料是怎麼蹦出來的。(由於生產線是不允許拍照的,所以關鍵地方打上了馬賽克,小朋友視線前方就是生產車間一隅)。
生產車間裡工人很少,因為大都採用數控的方式進行生產。
此照片為可口可樂公司在上海的第一條生產線。
弧形瓶們組成了一道玻璃牆。介紹人員說:「這沒啥用,就是好看!」
這面牆展示了可口可樂公司誕生至今的發展歷史。
沒想到還上過太空,走在時代的前沿啊。
經典的可口可樂弧形瓶!
牆上展示的是,為了對員工進行精神鼓勵,塑造企業文化而製作的獎勵勳章。
還可以騎單車!!!據說騎上這款單車,可以從前面的電子屏幕上看到工廠周圍的環境,主要是為了幫助熱量攝入和消耗的平衡。話說,可樂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這次探秘活動還有很多小朋友也參與其中,4歲半的鄭涵之小朋友就是其中之一。鄭涵之媽媽說,這次不僅來參觀了可口可樂博物館,同時也學到了很多關於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
下圖為4歲半的鄭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