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2年,王基就當上了輸電運檢班班長。擔任一線班長二十多年,他積累了豐富的線路管理經驗。
在政企聯合、與施工單位溝通、防護宣傳上,王基要求每一個線路運維人員「腦勤、嘴勤、眼勤、腿勤」,做到施工提前介入、外力提前掌握、宣貫及時到位、隱患及時發現處理。一直以來,膠州公司線路防護成效顯著,連續多年未發生220千伏及以上線路責任跳閘,2019年更是實現了五縣公司唯一一個220kV及以上線路「零」跳閘的單位,班組獲得了省市公司「先進班組」榮譽稱號。
為解決線樹、線房等長期困擾矛盾,打造線路安全通道,王基採用「宣傳到位、協調到位、砍伐到位、後續工作到位」的四到位工作法,在長達十多年的清障工作中,沒有發生一起因為線樹、線房矛盾和當地老百姓引發糾紛和上訪事件。他還倡議並牽頭引進使用「智能巡檢APP」,將「網際網路+」運用到線路管理上,成功解決了巡視管控難、考核難的問題,大幅提升線路運維成效,這一典型經驗在青島地區推廣應用。
為了更好地解決技術盲點,王基還經常帶領班組成員搞創新,拉線用的UT線夾經常被盜,他們經過反覆試驗,發明了一種防盜的:將螺栓進行改造把原來的二個螺絲帽,增加到了三個螺絲帽,在第三個上增加一個防盜衝子,不但更加穩固而且防盜。他發明的鉤鐮槍,在清理樹障時即安全又方便,該成果還獲得2017年青島公司QC二等獎。
在幹好工作之餘,他對班組成員關愛有加,以心換心贏得大家的尊重。
自2005年至今,由於公司人員調整,輸電運檢班班組成員也變動了5次之多,40多人來了又去,讓員工隊伍建設成了難題。王基並沒有知難而退,每一次新人來到,他都會親自指導,耐心傳授自己的經驗,無論是簡單的望遠鏡使用,還是複雜的現場故障點排除都一一講到,毫無半點保留。由於班組成員大部分家在農村,每逢秋收時節,也恰好是線路巡檢最忙的時候,很多人周末不能回家,王基了解情況後,耐心給大家做思想工作,並制定了合理的值班表,讓大家在不耽誤工作的同時也能趕回家中完成秋收。
2006年,班裡新進一名18歲的農電職工,因為迷上了上網,晚上經常去網吧一玩就是一個通宵,導致第二天巡線打瞌睡,每月工資也全花在上網抽菸上了,經常入不敷出。為了幫助他戒掉不良嗜好,王基讓他建了一個存摺並幫他保管,每月發工資時就讓他存上600元,就這樣堅持了2年時間,不僅幫他戒掉網癮和菸癮,還有了一筆存款。後來因為別的原因,該青年換了工作離開了供電公司,但是十幾年來一直與王基保持著聯繫,他說:「王班長是我初入社會的領路人,因為跟著他,我才沒有學壞走歪,他是我一輩子要交往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