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與創新:2019中國文聯澳門視覺藝術人才赴日本訪學交流活動(簡稱澳門五期)」已於5月24日在日本結業。訪學期間,團組前往日本視覺藝術各領域的相關機構進行現場教學和參觀訪問,現與大家共同回顧。
5月24日是澳門五期在日本訪學的最後一天,團組分別前往三十三間堂、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和京都造型藝術大學進行現場教學。
三十三間堂建築外景
創建於1164年的「三十三間堂」是採用木柱梁及鬥拱結構建造的傳統建築物,經過多次的重建和改建,現存建築物總長度達120米,內部收藏展示1001座與佛教相關的雕像。團員們從中了解了日本傳統雕塑的技藝與現代藝術發展的內在關聯,並對日本文化遺產保護的情況有了切身的體會。
「移動課堂」——參觀三十三間堂後,團員呂澤強結合自己的專業在大巴車上為大家講解日本古建特色與古建保護
隨後團員們前往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參觀。動漫產業是日本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的漫畫產品在亞洲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大影響。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設立在一座已停用的學校舊樓中,是舊建築再利用的實際案例。博物館內分門別類地收藏展示了日本的漫畫資料,並設有臨時展覽空間。此次參觀讓團員們了解了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史,也從中領會到歷史建築物的保護與再利用之道。
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外景
24日的最後一項安排,是前往京都造型藝術大學進行現場教學。京都造型藝術大學的校舍建築體現了日本設計的「傳承與創新」:整個校園依山而建,樓房雖然採用了現代風格與建築技術,但在設計上卻帶有日本(尤其是京都)傳統建築的特色。例如,建在山上的露天舞臺,既是觀景臺亦是學生舉行戶外演出的場地,其設計讓人聯想到京都清水寺建在山中的露天大舞臺。學校將日本傳統的建築文化融入校園生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參觀的最後,京都造型藝術大學美術工藝學科教授、現代美術作家椿昇先生帶領大家參觀了學校的工作室、創作室等場地,並與大家進行了交流。
參觀校園
參觀校舍
在學校觀景臺合影留念
作者 | 澳門五期 呂澤強
攝影 | 文藝研修院 許文彬
編輯 | 文藝研修院 許文彬、劉懷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