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 「萬一我死了,希望你和孩子仍能好好生活」

2021-02-24 暖暖媽愛分享

最近有一件事讓我挺感動的。

我的一個大學同學生完小孩後,選擇放棄工作做全職媽媽。她先生經常出差,平常雖然兩人常常溝通,但卻很少有促膝長談的機會。最近她先生忽然很嚴肅的說要和她「談談」。我這位同學當時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特別忐忑。

結果,談的內容是她先生給全家尤其給自己精挑細選買了保險。能保證萬一他重病或者身故了以後,妻兒仍能平穩的生活,孩子未來的學費也考慮好了。

同學說:「聽到老公說自己萬一死了,我們的生活也能有基本保障,我直接就哭了。」

與之對比,去年還有一則令人心碎的新聞,是一位42歲的程式設計師因失業跳樓,新聞標題的關鍵詞是「中年男人的後半局」以及「二胎還是房貸?

說到底這個悲劇的成因,還是家庭無任何憂患意識,油門踩到底卻不想前方急轉彎,將支出計劃全部按照家庭收入最好的情況制定,導致上有老下有小,卻幾乎無投資無儲蓄,整個家庭抗風險能力為零。

每次我轉發保險類的文章,後臺都會有很多問題。

一類問題是說,這是要賣保險嗎?保險都是騙人的。的確現在有一些不專業的保險銷售人員,但我個人覺得保險的基本意識每個人都應該具備。購買保險或理財的時候,建議多諮詢多對比,但沒有基本的保險理財知識,很難去辨別優劣。

另一類問題是說,暖媽,你買了什麼保險,我要買什麼保險?

這個確實有點難到我了,我確實不是最專業的金融從業人員,要我把兒童重疾險和成年人的各種疾病險、壽險做一個重要性的比較,我目前也確實沒辦法做到。

而且,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在保險產品之外,其實最需要了解的是自己的家庭,了解家庭收入、投資和支出情況的薄弱點。家庭財務情況、保險對象、保障目的都是我們在購買保險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所以並不是我購買的產品就一定適合其他人的家庭情況。

不過因為大家對保險理財確實有很多不同的需求,今天再給大家推薦孫明展老師的這篇關於家庭保險規劃的家庭路線圖,希望對大家理清家庭保障規劃有所幫助。大家都知道,孫明展老師是老朋友了,也是我之前的家庭理財規劃師,每次讀孫老師的文章都會有一些收穫,大家不妨可以聽聽專業人士的建議。

文/孫明展

相關焦點

  • 《死之詠贊》| 愛你,是我生的希望,也是我死的決心
    桌子上一隻鋼筆、一個手錶、兩張紙幣,還有一張紙條:麻煩你,請將行李送回家吧。船員反應過來可能有客人要出事,而當他趕到甲板上時,只看見一男一女兩雙皮鞋。男女殉情的悲劇讓這部總時長加起來不過三小時的劇每一幀都蒙上了一層悲情色彩。
  • Ricy Martin:「希望我能再出櫃一次,也期待我的兒子是同志」
    「我也說不清楚,雖然我的孩子還太年輕,講這個有點太早,但我希望他們是同志,」他告訴崔佛斯。以〈瘋狂人生〉(Livin' la Vida Loca)一曲聞名國際的瑞奇馬汀育有一對雙胞胎兄弟——馬泰奧(Matteo)和瓦倫蒂諾(Valentino),他們在2008年誕生。也就是在同一年,馬汀出櫃了,將他的男同志身份公諸於世。
  • 鄧莎:我希望我的代表作不僅僅只有大麟子
    用她的話說,「和孩子在一起,因為孩子世界的簡單,會讓你也變簡單很多。」「大麟子很粘我。其實他特別怕我生氣,每次看到我要生氣的時候,他都會抱著我的手、抱著我的腿親,說媽媽我愛你。」看過《媽媽是超人》的網友,對這個場景一定不陌生。
  • 生活不止泡麵便當,還有家和遠方 潮汕靜電影
    ↓↓↓▲點擊播放,主播CC人聲音頻這座熟悉而陌生的城市,似乎是理想者的天堂,卻多少人像我一樣,每天重複著一樣的生活軌跡。只有當回到童年熟悉的那片土地,聞著過節時到處飄逸的滷鵝香味,才逐漸明白,拼搏的價值,不在於這座城市能夠帶給你什麼,而是你能給這座城市,帶來什麼!
  • [視頻]礦工女兒:我的爸爸和別人的爸爸不一樣!
    不是萬不得已,不要去煤礦               礦工女兒:我的爸爸和別人的爸爸不一樣!我的爸爸是幹煤礦的,這次元旦節、國慶節、中秋節不僅沒放假還加班,看到別人的爸爸帶著孩子去北京,去雲南,去烏鎮。可我的爸爸.
  • 博羅橫河:兩小孩因具有攻擊性,長期被繩子拴著生活
    有的瘋、有的傻、有的病、誰能想到這樣的生活狀態下的家庭竟是一個年近70歲的老大娘獨自支撐。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特殊的群體,他們又有著一個怎樣的心酸故事?就由我們博心公益帶著你們走進這樣一個家庭。「我育有6個子女,其中就瘋了三個,唯一的兒子和最小女兒都在精神病院裡,另外三個正常的早已遠嫁外地。現在留在身邊的就是這個痴痴傻傻的四女兒,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就連吃飯洗澡這樣最基本的能力都沒有!
  • 才4歲,孩子說活夠了,我疼讓我死吧!
    對於父母來講,有什麼比看著孩子痛苦還難受的呢?這個小男孩才4歲,竟然跟爸爸媽媽說,別治我了我疼讓我死吧爸媽心都碎了,嚎啕大哭,孩子啊下輩子別做人了.才4歲啊,孩子就是醫院裡的常客,患病都3年了,得的是地中海貧血症。如今腦袋都抬不起來了,每天都活在痛苦中,只要是醒著就得忍受痛苦,可這種病根本就疼的人睡不著覺!而他能活到4歲簡直就是奇蹟啊!很多人挺不過一年!
  • 【嬌點公益】誰能救救我的孩子?
    【嬌點公益】誰能救救我的孩子?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可有一朵聰明懂事的小花,正在承受著病痛的折磨那麼嬌小的身軀怎能扛得住腰穿、骨穿這樣的痛苦?!魯北晚報發出了這樣一篇報導!【10歲少年罹患白血病,無助父母含淚求助】誰能幫我救救孩子?
  • 我的孩子:生命之泉 緊急修復卡死BUG
    遊戲介紹Lebensborn,即德語的」生命之泉「,為納粹德國的一個黨衛隊和政府背景的註冊機構。其存在是為了提高」雅利安人「(納粹錯誤地將金髮碧眼的人定義為雅利安人)的生育率。生命之泉安排金髮碧眼的未婚婦女(婦女們來自納粹德國或其他被納粹佔領的國家)匿名生育,並將這些孩子交給「種族純潔健康」的父母領養,這些孩子大多被送至黨衛隊成員的家庭中。僅在挪威地區,就有大約12000個孩子誕生於生命之泉實施的計劃之中,且半數被送到了德國,半數留在挪威。
  • 又有國家將「安樂死」合法化,如果推廣到中國,你會支持嗎?
    這也使得紐西蘭成為第7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其餘6個分別是加拿大、荷蘭、比利時、瑞士、澳大利亞(僅維多利亞州)和美國(僅加州等6個州)。可以在中國推廣嗎?中國擁有14億人口,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意味著有大量的病人正在忍受著絕症的折磨。什麼是絕症?覆言認為,就是那些無法治癒,卻又給病人帶來極大痛苦的疾病。
  • 公安提醒:當你玩手機的時候,孩子也許已經死了!
    今年初,一位媽媽帶著4歲的孩子去泡溫泉,結果孩子溺水而死。監控錄像拍下了當時的狀況:孩子在水裡不停地撲騰,一雙小手露在水面上,不停地擺動、掙扎。而他的媽媽,當時就站在距他很近的地方,卻背對著他,只顧低頭玩著手機。孩子掙扎了三四分鐘,便沒有了力氣,小腦袋一點點沒入了水裡。
  • 外公去世我請了喪假,回公司一同事說:你外公終於死啦,我!
    注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外公去世我請了喪假,回公司一同事說:你外公終於死啦,我!
  • 林奕含去世3周年:無數的房思琪瘋了,無數的李國華還好好活著!
    (我多希望,在我第一次被強jian的時候,我就已經死了。)林奕含父母和親友留下了永遠的痛,也給世界留下了那部引人深思的《房思琪的樂園》,這本小說講的是少女房思琪愛上誘jian犯的故事。 林奕含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曾遭到補xi老師陳星的x侵,更可怕的是在老師的誤導下,她以為這就是「愛情」,16歲開始就經常出入精神科。
  • 【師大表白牆】15級軟體①班的郭同學,我喜歡你能從一瞬變成我的永恆.希望和你一起度過短暫而漫長的一生.
    ❤表白11:15級物聯網焦丹,你的東北口音是多麼可愛,不要嫌棄我,我是那個愛你的人,你白皙的臉蛋,你長飄飄的頭髮,哎呀媽呀,我可愛死你了,你答應我好嗎❤表白12:初教院1506誰在最需要的時候輕輕拍著我肩膀誰在最快樂的時候願意和我分享日子那麼長 我在你身旁見證你成長讓我感到充滿力量誰能忘記過去一路走來陪你受的傷誰能預料未來茫茫漫長你在何方笑容在臉上
  • 「我媽媽死在浴室了,你能照顧我倆嗎?」5歲男孩抱著2個月的妹妹向鄰居求助!結局竟然......
    來源:FUN來了(fun233)「我媽媽洗澡的時候死了,你能照顧我倆嗎?」小薩爾懷裡抱著妹妹,對傑西卡說,「我媽媽洗澡的時候死了,你能照顧我倆嗎?」 傑西卡還有些搞不清狀況,她還以為小薩爾抱著的是一個娃娃,她最初認為薩爾正在告訴她,他的狗死了。後來薩爾又重複了一遍,傑西卡說,「他說不,我的媽媽在洗澡裡死了,你能照顧我們嗎?」此刻傑西卡才意識到,薩爾懷裡抱著的,是他兩個月大的小妹妹,他們的媽媽在浴室裡出了事故。
  • 【樹洞|生活信息】多年過去,我依舊能一眼從人群找出你,卻不再有執念,這應該就是放下
    孩子,你說你為什麼要這麼傻,可是沒辦法啊,我怎麼能沒了他。也許他覺得少了一種解脫,別傷害那個視你如命的女孩子,她愛過你,為你改變過,可是你卻罵她,傷害她,你不愛了,對嗎?我意識到,這可笑的懦弱和所謂的自尊心將在以後的日子裡同我如影隨形。★★樹洞7:十年前看《大話西遊》笑的前仰後合,十年後看完再也笑不出來。如果有一天,讓你心動的再也感動不了你,讓你憤怒的再也激怒不了你,讓你悲傷的再也不能讓你流淚,你便知道這時光,這生活給了你什麼,你為了成長,付出了什麼。
  • 孩子心裡苦,但孩子沒說:希望大人知道的7件事
    曾在美國、黎巴嫩、馬提尼克當過小學英文、法文老師的柯愛琳(Eileen Carr),有20多年跟小學生相處的經驗,她在美國《教育周刊》(Education Week)寫出了各地的孩子告訴她,他們心裡苦、但是沒說出口、希望大人知道的7件事。「勤能補拙」、「熟能生巧」、「如果你用心,就可以做到.」這些話,孩子真是聽多了,句句都是他們不夠努力的意思。
  • 【滄桑閱歷】生活,我勸你對基努善良.
    1999年,珍妮弗懷孕,基努和珍妮弗對這個即將到來的孩子充滿了期待,甚至先把名字都起好了:艾娃·阿切·裡維斯。似乎從此,基努身上就被牢牢地蓋上了悲傷和不快樂的印章。但即使命運對他如此不公,他大多數時候仍表現得謙和、愉快,只是面對名利世界,他卻是佛系而率性的。「我並不想逃離生活,因為它也有美好的一面。」
  • 聊聊(四):《罪夢者》和許光漢
    林季子原來是小秋,爸爸死前告訴小秋要好好長大,但是看到了這麼多殘酷事情的小秋怎麼好好長大?「好好長大」王詮勝死之前也和林季子說了,最後楊萬裡打電話告訴林季子之前遇到他媽媽也叫他要好好長大。所有人都希望當年陰差陽錯釀成的悲劇能被當事人所忘卻,希望小秋好好長大,但是在經歷了當年綁架案以後的小秋就不再是小秋了,他永遠的停留在那個悲情的夜晚,失去了長大的權利。
  • 《比海還深》:為什麼我的生活變成了這樣?
    家人同事朋友們盡己所能提供建議和幫助,一直肯定他有才華。只有一個被跟蹤的高中生正面衝撞,對著他吼道:「無論發生什麼,我以後都不要變成你這樣的人。」良多回道:「聽好了,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同樣的話,良多對父親說過,但現在,姐姐說他「好像被父親附身了。」他變成了自己當初討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