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普格社區發展項目經理 羅青琳
還記得我們項目協調員帶著到成都醫院佩戴助聽器回來的那個14歲的小男孩黑日嗎?
對於他接受檢查並佩戴助聽器後的狀況如何?我們一起到他家去看看吧~~~。
我們像往常一樣準備到黑日家去看望他,不料天空黑沉沉的下著毛毛細雨,必經的路被雨水淋得泥濘,由於修路前行的車輛全都被堵在了中途,我們只好下車走路。
半個多小時後來到黑日家,才剛進大門就被他家中養著的小狗提前發現,衝著我們汪汪大叫。聽見狗吠聲,黑日奶奶立馬出門來看。
「噢,原來是你們來了啊,我正割點豬草放在家裡備著,這久都沒怎麼收拾亂糟糟的,不過沒事進屋來吧,黑日在家的。」70多歲的奶奶邊說著邊打開裡屋的門帶我們進去。
「咦~~~,這孩子哪去了?剛剛就在家裡的呀。」進到屋裡後奶奶沒發現黑日的蹤影忙著跟我們解釋道。
正當我們四處找的時候,一陣笑聲咯咯咯~~~從桌子底下傳來。
我走上前彎下腰一看,黑日正在桌子底下捂著嘴笑個不停呢。原來知道來的是我們就故意藏到桌子下邊跟我們捉迷藏。
我把黑日從桌子底下扶出來,他樂呵呵地站在旁邊聽我們和奶奶說話。好像他都聽見了,一笑一笑的。
奶奶看了黑日一眼,說道「這不,孩子戴著你們給佩戴的助聽器,聽得見我們說話呢。」
黑日在沒有佩戴助聽器前,他聽不見也不會說。自從佩戴助聽器回來後,他奶奶和姐姐,還有我們也時不時地過來幫他慢慢適應,並練習聽與說,目前基本都能聽懂,但只能說一些最基本的話。
我們試圖教他說一些很簡單的詞語,比如「阿瑪」「扎則」「阿達」(漢語意思「奶奶」「吃飯」「爸爸」)。剛開始黑日還是有些害羞,但慢慢地他也就放開了,好幾次嘗試和練習後,他跟著我們說出來了「阿瑪」「扎則」「阿達」。
剛路過湊進來的鄰居們也說「噢!啞巴補知(漢語意思:啞巴說話了)」。
奶奶在旁邊看著也跟著高興地說「這孩子又學會說更多的話。平日裡黑日姐姐都住校,但只要周末回家來都會教他練習說,自己年紀也大了,家裡家外很多事要顧及到,也沒太多的時間來照顧這孩子,更何況自己能教給他的也不多。還好有你們項目上的同事都會經常過來看望和照顧黑日。」
黑日奶奶邊說著眼淚邊在眼睛裡打圈圈,緊接著她又說道「正是因為有你們,這孩子才能聽見,才會說話。請幫我帶一句「卡莎莎」(漢語意思:謝謝)給所有幫助過黑日的好心人們。」
果真,黑日還是如往常一樣的可愛。不同的是佩戴助聽器後,他像是打開了世界的另一扇門,正慢慢在探索其中的美好。
他,還要走的路很長很長,但有很多關心和愛護他的人,無論何時我們大家都會陪著他一起走下去。黑日,希望你堅持下去,慢慢練習聽,慢慢練習說,時間總會帶來收穫。
普格縣社區營養社區發展項目,由百特國際基金會資助。目的提高社區和學校在健康、營養和衛生方面的意識,並引進新的作物或牲畜品種以改善兒童的營養狀況。提高父母對孩子的營養狀況、兒童養育方面的關注,培養孩子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此外,通過項目幫助學校建立一套完整的培養兒童衛生習慣的理論依據和經驗,提高當地民政部門兒童服務工作水平,幫助鄉衛生院建立完善的兒童醫療體系。
項目由百特國際基金會資助。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該基金會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