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Netflix的新作《愛,死亡和機器人》廣受好評,這是一部由18個動畫短片組成的劇集,每集的類型也不盡相同,包括科幻、奇幻、喜劇等。我個人最喜歡Zima blue這篇,剛看完的時候整個人很沉默,覺得腦子裡混沌一片卻又好像有一束光要鑽出來。
Zima是一個受人矚目的畫家,他的壁畫宏大且充滿想像。
可從有一天開始,他的畫作中間開始出現一個藍色方塊,
接著是長方形,圓形,三角形,直到最後的純藍色作品。
這些都還遠遠不夠,他甚至為宇宙也畫上一抹藍色。
而受人矚目的Zima也一直未曾接受媒體的採訪,直到他即將完成最後一個作品時,他終於對一個記者說出了他的故事。
原來他最開始只不過是一個清潔遊泳池的機器人,由於製造者對他的偏愛,便為他不斷添加新的功能,當製造者死去後他也被傳遞下去,並且一直在更新,
直到最後成為了Zima自己。
而那時他第一眼所見的東西便是遊泳池的藍色瓷磚,泳池便是他的世界。
最後,Zima在他最後一件作品的發布會上,在一切最開始的那個遊泳池中關閉高級大腦功能,結束自己的「生命」,
重新變回那個簡單的清潔機器人。
當我看遍漫天星河燦爛,卻仍留戀出發時曾溫暖我的一點燈火。Zima從一個簡單的機器被不斷豐富,最終功成名就,追逐真理,甚至感受了很多真正的人不會去經歷的體驗。然後他在萬眾矚目中褪去表面的自己,回到最開始那個只有一個目標,並且也只懂得這一個目標的自己。
可Zima選擇回家,究竟是因為對真理的探尋中領悟到了什麼,如佛家遁入空門,還是因為在經歷過一切後開始疲憊,在世間長久以來的追逐終不敵只有一個簡單堅持的快樂。也許兩者都有,也許也沒有那麼複雜,他只是簡單的想回家了而已。
想到這裡我不禁悲從中來,Zima的選擇充滿哲學意味,此心安處是吾鄉,無論世人是否理解他的選擇,終究是他自己的決定。而作為社畜的自己卻有太多的不得已而為之,身為普通人,光是想要過得好一點已經是筋疲力盡,又哪裡顧得上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雖然我也和Zima一樣嚮往簡單的快樂,可他是大徹大悟,我卻是因為不想上班。
生活真是艱難啊,讓我把這麼一個富有詩意與深意的短篇看得如此悲傷,可悲傷的同時我又在想,為什麼看到結尾會莫名感動。也許是因為他終於找到了自己,並在那麼多浮華中選擇做回自己。
對於Zima而言,他看到的第一樣東西橫貫了他的整個生命,最終他決定永遠不離開,即便再也不會有那麼多感受,至少他會是平靜安然的。對我而言,做回自己遠沒有這種詩意的淡然,還需要努力地同生活的一地雞毛抗爭。
Zima Blue讓我覺得需要好好想一想,又似乎不用想那麼多,就好像一個甜點,知道它好吃盡情品嘗就夠,不用明白它怎麼做。在最後當Zima將自己變回那個清潔機器人,開始在諾大的遊泳池中工作,他最後說的那句話在我耳邊盤旋甚久:
I’m going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