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人們想起了被垃圾分類支配的恐懼

2021-02-15 輕工學生薈

俗話說得好:「垃圾不分類,親人兩行淚。」


畢竟,上海人已經被垃圾分類逼瘋了。

有人說,既然垃圾分類這麼難?為什麼還要這麼耗時耗力的實行呢?

據資料顯示:我們每人每天在不知不覺當中就產生1.2公斤垃圾;

拿杭州市來說,杭州市現在一天的垃圾生產量三到四年就可以把一個西湖填滿;從2007年到2019年不到12年的時間裡,杭州已經填埋了1700多萬噸垃圾。原本預計使用24年的填埋體積, 12年就被填滿了;

歷來以風景如畫著稱的杭州市只有唯一的一個垃圾填埋場,那裡填滿之後,杭州市將沒有地方進行垃圾填埋處理;

而如果沒有這僅存的垃圾填埋場,只需一個星期,杭州市的垃圾就會覆蓋所有街道。

所以我們,能做什麼?
我們只能等著這些垃圾自然降解。
那降解需要多久?
一個易拉罐,需要200年:

一個玻璃瓶,需要200萬年的時間。

還有我們平時吃的外賣,產生的外賣盒,包裝袋等等。

一個塑膠袋,它的使用壽命可能只有幾個小時,但它的生命有多久呢?

450年。
它需要450年才能被降解,這450年裡它們去了哪裡,為什麼要說它們,因為有環保組織調研,每單外賣平均會消耗3.27個一次性塑料餐盒,這意味著外賣每天消耗的餐盒超過6000萬個。


以每個餐盒5釐米高計算,摞起來高度相當於339座珠穆朗瑪峰高,而且外賣所產生的塑料垃圾不及總量的千分之一。

是的,我們製造的垃圾,可能我們幾代人的時間裡,都沒有辦法完全消失。

而其實,不僅僅是杭州,我們每個人,都已經被垃圾包圍了。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③ | 垃圾分類講座進校園 講師團志願者在行動
    5月20日因為諧音「我愛你」,而被人們稱為網絡情人節,而就在這樣特別的日子,省環保志願者協會兼職常務理事,福州市巾幗環保志願者協會講師團成員林強先生如約來到我們屏東中學和我們近5000名師生進行了一場特殊的「環保約會」。林強先生於2009年6月加入福建省環保志願者協會,在協會指導下參與了「城市社區家庭垃圾分類減排」試點啟動儀式。
  • 垃圾分類 志願家庭在行動(三)
    垃圾不是廢物,很多垃圾都可以進行回收利用。如果把所有的垃圾不經分類,只是集中起來,無論是填埋還是焚燒都會對環境產生深遠的不利影響。有些垃圾是可以循環利用的,經過簡單的加工仍然會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而不經分類的垃圾必然會經歷很長時間的排查刪減才能進行處理。而通過丟棄前,人們主動的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後續垃圾的分類整理。
  • 【垃圾分類】廢乾電池屬於其他垃圾 專家為您梳理實用垃圾分類攻略
    隨著冰城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垃圾分類投放中來。針對一些容易被分錯的生活垃圾,記者諮詢市城管局環衛部門專家,為您梳理了一份常見易分錯垃圾分類攻略。  提到廢棄電池,大家就會想到肯定是有毒有害類垃圾。但廢棄乾電池卻是例外。生活中常見的乾電池是利用某種吸收劑使內含物成為不會外溢的糊狀,以糊狀電解液來產生直流電的化學電池。
  • 日本和上海的垃圾分類比起來,誰更「可怕」?
    暗自垂淚的時候,不由得想起隔壁日本,這個號稱世界上垃圾分類最嚴格的國家。 日本和上海的垃圾分類比起來,究竟誰更「可怕」呢? 1. 垃圾的分類  國內的大家都耳熟能詳,上海的垃圾分類有四個桶,黑桶(幹垃圾),褐桶(溼垃圾),藍桶(可回收物)和紅桶(有害垃圾)。
  • 【垃圾分類】臺灣:隨分類而消失的垃圾
    每天,響亮的電子音樂都會在社區周邊數次響起,提醒居民把已分好類的垃圾放上垃圾車。垃圾帶出家門前要進行分類,主要分為資源、廚餘與一般垃圾等三類。資源垃圾主要包含廢紙、廢鐵鋁和玻璃容器、廢電池、廢燈管等,廚餘垃圾主要指生、熟食物、殘渣以及有機性廢棄物,其餘則為一般垃圾。
  • 垃圾分類
    一、什麼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進行分類。人類每日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經分類回收 再使用並任意棄置會造成環境汙染。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二、我國垃圾分類方法 (一)、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膠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
  • 學一學,測一測 | 長沙垃圾分類條例即將實行!
    國慶長假開始的那一天,長沙垃圾分類條例也正式實行!親愛的你做好準備了嘛!趕緊來學一學,再測一測,鞏固好垃圾分類知識,才能不被罰款《條例》將長沙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並對大件垃圾的管理作了規定。
  • 【垃圾分類】 過期酸奶是什麼垃圾?
    垃圾分類絕對是現在最熱門的話題了,但是有很多界限比較模糊的垃圾,人們在扔的時候會不知道應該怎麼分類,其中過期的酸奶就讓很多人感到困擾
  • 中對口村垃圾分類大獎賽圓滿落幕 垃圾分類已蔚然成風
    鎮治辦主任彭瑞芬說,中對口村作為省級垃圾分類示範村,垃圾分類工作已成為龍港鎮的領頭雁、樣板村,但是全鎮目前垃圾分類的方式還較為傳統,尤其缺乏對個人分類的激勵機制。     「垃圾分分類換的積分真能拿上大獎。」陳和木領回的電飯煲獎品讓臺下的村民很是羨慕,一下子對垃圾分類換積分的熱情提升了不少。
  • 新北區加快垃圾分類體系建設,試行垃圾四分類智能投放
    今年,常州市印發《2020年常州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公布第四批城鄉生活垃圾分類點位清單。《方案》指出,2020年,全市1904個公共機構將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 世界上那些垃圾分類到極致的國家都是怎麼做的?
    瑞典在培養國民垃圾分類意識上足足花了一代人的時間。對於那些偷懶不願意去分類的人,瑞典政府重新設計垃圾容器來提高亂扔垃圾的難度,例如,把扔瓶罐的容器口設計成小孔狀的,把扔硬紙盒和紙板箱的容器口設計成信封狀的。這樣一來,大大減少了亂扔垃圾的現象。在瑞典,人們自覺地保護環境,科學合理地處理各種生活垃圾。
  • 白鶴洞街志願垃圾分類督導員上線,讓垃圾分類不再「蒙查查」
    每日早晚,白鶴洞街人流量較大區域的垃圾桶旁,都出現了志願引導員的身影,監督指引居民準確投放垃圾。廣州市垃圾分類撤桶一年來,白鶴洞街居民垃圾分類準確率已達九成多。近日,白鶴洞街組織轄內黨員、居民志願者參加垃圾分類站桶活動,宣傳並指導垃圾分類準確投放。
  • 【駐外隨筆】 在日本,垃圾分類是「生存技能」
    在日本,垃圾分類是一件「大事」,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掌握的「生存技能」。人們搬家之後首先需要搞清楚的便是垃圾如何分類、何時丟棄。東京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垃圾分類,最早只分為可燃垃圾和金屬、玻璃、塑料等再生資源,後來分類越來越細。舉例來說,礦泉水瓶雖然作為再生資源回收,但是一個礦泉水瓶要分成瓶蓋、瓶體和包裝膜三部分來丟棄。
  • 垃圾分類的十二時辰
    1噸廚餘垃圾目前產生沼氣約80立方米,可發電約150度。-▼03:00—05:00  寅時 早餐店、農貿市場開始上班 當城市還在沉睡中時,依「早」而生的早餐店與農貿市場等,已經開始了新的一天。傳統這些店給人「髒、亂、差」的印象。而當垃圾分類與他們息息相關時,他們也將分類養成習慣。
  • 垃圾分類段子大全,4句話教會你垃圾如何分類!
    有的小夥伴已經做夢都在頭疼這事了!有將電腦垃圾文件分類的:萬能的某寶賣家第一時間抓住機遇!推出了垃圾分類遊戲卡牌:如果你覺得卡牌遊戲不夠酷炫,那麼VR垃圾分類了解下:大家記住了嗎?學會垃圾分類,讓我們為美好家園做出一份貢獻!
  •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許昌市毓秀路小學文興校區六年級開展「垃圾分類」主題活動保護地球,愛護環境是我們全人類共同的職責。
  • 張家墩社區丨垃圾分類現場小課堂開講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行垃圾分類,關鍵要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
  • 日本垃圾分類是怎麼做的?看完我瑟瑟發抖......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每日英語演講」感悟人生,只需一刻鐘自從上海實行史上最嚴垃圾分類規定以後,關於「你是什麼垃圾」的段子就不斷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雖然目前只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幹垃圾」這四種分類,但是的的確確逼瘋了上海人。陌生的垃圾分類法規讓上海市民小心翼翼地挑選著即將被丟棄的垃圾,比當初買回時更具有儀式感,但是上海市民也經常被一些不明垃圾搞的手足無措。而我們的鄰國日本很早就開始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法規了,並且跟我們實行的規則相比有過之無不及。
  • 【垃圾分類】珠海首個垃圾分類處理中心在橫琴啟用! 率先打造「兩網融合」垃圾分類處理模式
    在生活垃圾分類全鏈條處理系統的建設過程中,橫琴新區先後探索了生活垃圾、大件垃圾、園林垃圾、有害垃圾及廚餘垃圾的專項分流處理模式。其中,針對廚餘垃圾就地資源化利用,2020年11月建成橫琴新區第一座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及宣教基地。
  • 「垃圾分類Easy Fun」|垃圾分一分 環境美十分之垃圾分類歷奇遊戲體驗活動
    2021年2月25日,由從化區志願者協會承辦、天河區協創志願服務中心協辦的「我創碧水」從化碧水新村鄉村治理公益創投大賽之「垃圾分類Easy Fun」社區環保教育公益項目——垃圾分類歷奇遊戲體驗攤在碧水新村跳舞廣場舉辦成功。新年新氣象,垃圾分類新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