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的鳥醫生:鸚鵡眼疾(單眼傷風,結膜炎,白內障,角膜炎等)

2021-03-05 牡丹鸚鵡小星球

讀者可能會有的小問號:

眼病裡最有名的就是 單眼傷風,症狀就是眼眶紅腫,化膿或者是流淚睜不開眼睛。單眼傷風和這裡說的結膜炎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我買了單眼傷風的特效眼藥水還是治不好我家的眼疾呢??

原來你看到的單眼傷風症狀,可能是不同的病因,症狀類似!

單眼傷風:

單眼傷風是鳥疫病,是由「Chlamydiae」(披衣菌)引起的傳染,此病原體比細菌小,較濾過性病毒大,對抗生素有感受性,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在鴿子中極常見。

剛發病是為結膜炎,由單側開始發生,臨床上飼鳥病常會和其它疾病,如毛滴蟲、微漿菌等混合感染髮病,鴿子結膜腫大、有淚液,嚴重時呈現濃粘液、眼皮粘合、流鼻涕,傳染速度不是很快,但會時時發現病鴿子出現,種鴿常呈現不顯性狀態,鴿病缺乏活力,食慾減退,羽毛鬆散、消瘦,排綠色水便,嚴重時呼吸有雜音,加上細菌感染時則並發肺炎及氣囊炎,幼鴿感受性強、傳染快,嚴重時會造成死亡,剖檢時可見肝臟、脾臟腫大。

鸚鵡熱:

鸚鵡熱又稱鳥熱,是鸚鵡熱衣原體所引起,這些衣原體主要在多種鳥類之間傳播和感染,偶然由帶菌動物傳染給人。症狀主要表現為不活潑、嗜眠、拒食、腹瀉、脫羽毛等。(單眼傷風非眼疾症狀和鸚鵡熱類似,這裡也科普一下)

相關焦點

  • 同仁眼科專家施玉英:白內障患者想恢復視力,除了它,別的都不靠譜!
    由於白內障的病因尚不完全明了,因此沒有特別有效的預防措施,可能與老齡、遺傳、紫外線過度照射、眼內某些炎症疾病等綜合因素有關,外傷也可導致白內障。老年性白內障發病初期症狀不明顯,視力基本正常,或出現單眼視物時將一個東西看成兩個或多個;偶爾可發生虹視現象,即晚上看到燈光周圍出現彩虹樣光環。由於病程進展緩慢,大多數病人在眼科檢查時才知得了白內障。
  • 藥學人員必學:眼疾
    急性結膜炎的藥物治療非處方藥1.急性卡他性結膜炎可選用四環素、金黴素、紅黴素、利福平、桿菌肽眼膏、酞丁安、磺胺醋醯鈉滴眼液;滴眼,一次1~2滴,一日3~5次。2.對流行結膜炎局部給予抗病毒藥,可選用0.1%酞丁安或阿昔洛韋滴眼液,一次1~2滴,每隔2h給予1次。3.對過敏性結膜炎宜選用醋酸可的松、醋酸氫化可的松或色甘酸鈉滴眼液和眼膏,可抑制炎症過程的早期表現,降低毛細血管壁和毛細血管膜的通透性,減少炎症的滲出。
  • 醫生:看看就被傳染的「紅眼病」真的那麼可怕嗎?
    直到後來當了醫生才知道這種「紅眼病」叫結膜炎,結膜炎雖然看起來比較可怕,但是遠沒有達到看誰誰感染的地步。「紅眼病」是民間俗稱,因為患者眼睛發紅所以被稱為「紅眼病」。其中中醫稱之為「天行赤眼」或者「暴發火眼」,西醫則指急性傳染性結膜炎,根據傳染的病因不同又分為細菌性結膜炎及病毒性結膜炎。個人認為這跟「紅眼病」的傳播方式有關。
  • 他是4000隻鸚鵡的爸爸,千金散盡只為鳥孩子們能幸福度日
    要知道4000隻這個數量可不是鬧著玩的……不管從時間、金錢、精力等各方面來看,如果沒有一顆真正愛鸚鵡的心,每天照顧4000隻鸚鵡這件事肯定是無法堅持下來的。而這位值得尊敬的鳥爸爸,一做就是十年,這怎能讓人不動容?對這樣一群不請自來的野生鸚鵡,謝卡都付出耐心和愛心堅持照料它們長達十年之久,並將一直持續下去,再想想我們這些養著人工寵物鸚鵡的人,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了呢?
  • 權威發布 | 2016年度白內障手術量排名公布,衡陽愛爾居全省第一【EYE微信醫生 衡陽愛爾】
    2014年報送白內障手術排名全省第一,2015年排名全省第二(中國防盲治盲網數據統計)。2016年,衡陽愛爾眼科醫院繼續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攜手衡陽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衡陽市農業委員會、中國農工民主黨衡陽市委員會共同開展「公益扶貧光明行」慈善活動;聯合衡陽市慈善總會開展「慈善光明行」;與衡陽市殘疾人聯合會共同舉行的「白內障愛心復明」等活動,救助貧困白內障患者。
  • 逃不開的眼疾病:白內障(家有老人請收藏,用得到)
    其他問題也會導致視力模糊,但白內障會產生一些特定症狀。1、視力模糊白內障最常見的症狀是視物模糊。一般表現為視物模糊、朦朧以及有遮擋感,並且逐漸加重。這種現象在晚上尤其明顯。3、復視白內障的另一個症狀是單眼視物時,有復視現象。這與雙眼無法正確對齊所造成的復視不同。當單眼注視時,白內障患者也會出現復視。
  • 研究:印度人參可緩解老年性白內障
    老年化會引起多種健康問題,比如說視力,白內障就是一種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見的眼睛疾病。近日發表在《當代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稱,印度人參(Ashwagandha)可能有助於減少與年齡相關的白內障,這種古老的草藥長期以來被認為具有很高的療效。眼睛作為人體最脆弱的器官之一,需要很多的營養物質來保持健康,抵禦各種各樣的環境條件和疾病。
  • 鴞鸚鵡:號稱鳥中"哈士奇",蠢到幾乎把自己滅絕
    來源:綜合於網絡今天,土著哥給大家安利一種奇葩又可愛的生物:鴞鸚鵡。
  • 江西省最大鸚鵡養殖場犯案?
    、瀕危野生動物罪,法定代表人萬崗將面臨牢獄之災,企業將瀕臨破產,上萬隻鸚鵡將無法生存,想到上萬可愛的小精靈將慘死,寢食難安,心疼得無以復加,愛鳥護鳥同仁救救它們吧……是一家投資千萬元,專業從事鸚鵡人工繁殖的浙商企業。公司自2014年在江西貴溪市建場以來,通過5年來的發展,現養殖有31個品種。擁有3000多對種鳥,已經形成年產人工繁殖鸚鵡近十萬羽的能力。
  • 鳥友問:怎麼觀察鸚鵡是否生病及病後護理
    ,鸚鵡大都是執帶或溫熱帶鳥類,都會怕冷,特別是中大型鸚鵡,冬天,特別是北方,不可把鸚鵡放在室外,有人會覺得鳥長有羽毛不怕冷,這是錯誤的。和人一樣,每隻鳥都身體上都有所,差異,根據鳥種不同、生活環境不同、健康狀態及飲食習慣和年齡等都會影響到鳥適應溫度的能力。 怎麼判斷鸚鵡是否怕冷 鸚鵡冷的時候羽毛會膨起來,沒有足夠經驗的話可透過觀察鳥是否澎毛來決定要不要保溫了。但是無論如何,冬天絕對不可以放著鳥兒吹冷風,如果冬天給鸚鵡洗澡一定要在室內而且溫度不能低,用熱風吹乾。
  • 過敏性結膜炎:難以承受的「變態」之癢
    過敏性結膜炎就是困擾現代人常見的過敏類疾病之一。如何正確認識和治療過敏性結膜炎?記者日前就此問題採訪了相關的醫療專家。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角膜病學組副組長、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李瑩教授說,過敏性結膜炎又稱為變態反應性結膜炎,是結膜對過敏原刺激產生超敏反應所引起的一類疾病。現在與過去相比,過敏性結膜炎發病率呈現了上升趨勢。
  • 注意:放飛繩遛鸚鵡,同樣不安全
    很多人喜歡養鳥,有的只是在室內養,但是有些朋友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把鳥帶到室外。如果帶到室外就會面臨一個風險,就是鳥兒可能會無情地飛走。
  • 「牡丹鸚鵡事件」
    報導稱,聯繫了杭州動物園專家,確認這隻鸚鵡是牡丹鸚鵡,應該是從家裡逃出來的。        牡丹鸚鵡,熟悉者眾。這種只野生於非洲的「愛情小鳥」,世界各地都有養殖。在麗水的「戶外」發現,我還是第一次。 如香港就有引入的野生於印度尼西亞的小葵花鳳頭鸚鵡和野生於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彩虹鸚鵡的野化種群。
  • 一槍打中稀有鸚鵡,從獵犬嘴裡撿下鳥一看:糟糕,攤上大事啦
    然而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親眼看著自己飼養的鸚鵡慘遭不測。這天他帶著鸚鵡出去放風,鸚鵡在天上飛了幾圈,突然被一槍打中,當場跌落在地上,這還不算完,一條獵犬衝了過來,當著主人的面就把鸚鵡咬死吃掉了!主人差點沒崩潰,他根本沒想到這附近會有獵人,而獵人發現他獵殺的不是普通的野生鳥,而是別人家的寵物也驚呆了……因為比利時對獵殺野生鳥類沒有相關法律法規,所以獵人根本看到鸚鵡沒怎麼思索,抬手就是一槍,等他走過去檢查獵犬嘴裡的獵物時,才發現這鸚鵡身上有皮帶,顯然是有人飼養的。
  • 男子撿到一枚超小鳥蛋 回家竟孵出漂亮鸚鵡
    據美國藝術博客「Bored Panda」9日報導,一名網名為「A Chick Called Albert」的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個有趣的視頻,講述他在寵物店撿到一枚被遺棄的超迷你鳥蛋,並帶回家進行人工孵化,結果成功孵化出一隻漂亮的小鸚鵡
  • 少女成全了一對婚姻,鸚鵡成了愛情故事的主角,浪漫至極
    漂亮的19歲女孩,在推特上分享自己鸚鵡坎坷的愛情故事,當然故事的結局是有情的「小鳥」結婚,尤其是超可愛的小鳥父母,還生下了四隻漂亮的鸚鵡,也讓網友們對鸚鵡版的童話非常喜愛,還幫他們畫了真人漫畫。看來大家果然被愛情故事打動了!
  • (第208期)花頭鸚鵡吃玉米拍攝記
    據悉,花頭鸚鵡在雲南消失了近百年,直到前兩年才又首次被盈江觀鳥會在盈江縣城邊緣的盞達河發現,是盈江的明星鳥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鸚鵡喜歡吃玉米,花頭鸚鵡也不例外。之前,在花頭鸚鵡圖片資料中幾乎沒有看到吃玉米的近距離圖片,所以此次計劃在盞達河用兩天時間拍攝花頭鸚鵡吃玉米。
  • 鸚鵡界吸血鬼:德古拉鸚鵡,渾身黑夾雜著血紅色毛髮
    然而,鸚鵡家族其實還有外貌各異的品種,比如這種看起來超少女心的秋草鸚鵡,簡直就是仙境來的「小仙女」。看完之後是不是覺得自家的鸚鵡瞬間遜色了不少?而今天要介紹的這種鸚鵡,看起來就非常帥氣,但帥氣中又帶著一絲危險,被外界稱為「德古拉」的珍稀鸚鵡。
  • 真的是…天外飛來一隻鳥!HI 你好嗎!呵呵呵
    似乎是高雄氣爆事件之後,因為消防員救災不幸罹難以及救災超時工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