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今年3月底的時候,奧地利正值第一波疫情高峰,鋪天蓋地都是相關新聞,夏令時來得非常沒有存在感。
那時恐怕還沒人想到,7個月之後,一模一樣的場景還會再度上演:疫情高峰還是疫情高峰,令時轉換還是令時轉換……
是的,在第二波疫情正在肆虐的此刻,冬令時又要來了!就在10月25日本周日!
▲圖源:dpa
總算比較令人開心的是:冬令時=慢一個小時,也就是可以多睡一個小時。在本周日凌晨3點,能夠聯網調節時間的電子設備將自動「穿越」回凌晨2點。不過,早睡早起方能養生,不要為了觀察「穿越」而特意熬夜到3點喲。
如果正好有人要在本周六乘坐深夜火車,請注意火車會為了配合冬令時調整而在中途某站停留1小時。另外,奧地利與中國的時差將由6小時變為7小時,與家人或工作夥伴聯繫之前,需要重新計算一下時間了。
▲圖源:dpa
今年換夏令時的時候,許多人就有一個疑問:去年不就說要廢除令時制了嗎?怎麼今年還換?
是這麼回事:去年3月,歐盟的確舉行過一次投票,決定最晚在2021年終結令時制。但是一旦要結束令時轉換,「最終定格在哪個時區」就是歐洲國家需要各自決定的問題。
▲圖源:Fabian Strauch / DPA
申根區內出國如走鄰居,民眾自然希望各國的時間也能達成一致。拿各國邊境的居民舉例來說,跨境通勤再常見不過,如果因為時區不統一,每天莫名要早起一小時上班,委實是不大痛快。
不過目前看來,即使到了明年,這個問題可能也還不會得到解決。德國已經表示,在擔任本屆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期間,將不再詳細討論令時制話題,因為「還有許多其他問題比更改時間更緊迫」。此外根據聯邦經濟部的說法,德國政府本身也還沒決定本國要永久保留的時區:「從聯邦政府的角度來看,重要的是要防止出現『時間孤島』,並確保內部市場的協調統一。」
(以上內容轉自《維城》小夥伴《道德經》歐洲時報德國版關夢覺綜合報導,轉載請註明公眾號German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