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中國質量萬裡行》和深圳新聞網,組織20位來自不同行業的咖啡愛好者,在深圳開展了一期咖啡盲測活動。
5個媒體人、5個咖啡從業者、5個資深咖啡愛好者、5個對咖啡有剛需的人聚在一起。
選取星巴克、瑞幸、COSTA、太平洋這4家代表性咖啡品牌的拿鐵、美式為對象,從咖啡的配送服務、成本指數、口感盲測、綜合指數等4個方面,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咖啡盲測。
所有測評咖啡均以外賣形式購買,每款均入手6杯。
配送的快慢關係到咖啡的口感,為了更準確收集到4家品牌的數據,他們分別在中午外送高峰期、下午上班2個時段進行點單,並對下單時間、送達時間、配送速度、產品狀態等進行記錄。
中午,星巴克咖啡配送時間為8分鐘,瑞幸用時12分鐘,Costa咖啡用時22分鐘,太平洋咖啡用時33分鐘。下午,同樣是星巴克最快,用時17分鐘,瑞幸用時29分鐘,Costa和太平洋一樣,用時45分鐘。
包裝方面,星巴克、瑞幸、Costa均較為完好,無明顯包裝袋破裂以及飲品外溢情況,但太平洋咖啡存在少量咖啡外溢情況,感觀較差。
單價方面,像拿鐵,瑞幸咖啡價格最低,僅24元/杯,Costa的價格最高為35元/杯,星巴克為32元/杯,太平洋咖啡為34元/杯。
美式也是瑞幸咖啡最低,僅售21元/杯,星巴克、Costa同價,均為31元/杯,太平洋價格居中,為30元。
其中,星巴克、COSTA和太平洋,均在第三方平臺購買,可享受滿減優惠,但需支付一定的配送費。瑞幸在其APP購買,參與充2贈1活動,購買6杯實際支付4杯價格。
總的來說,星巴克因為只隔一條馬路,配送速度更快,但瑞幸咖啡明顯更划算。
重點要說的是拿鐵。一份公開的咖啡統計報告顯示,中國咖啡消費市場年增長率高達16%,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不像外國人鍾情於不加奶不加糖的純黑咖啡,中國人更喜歡奶味濃鬱,香甜可口的咖啡品種,「咖啡+奶+糖」的組合銷量最高。其中,拿鐵是當之無愧成為「大眾情人」,在16個參與調研的城市中,有15個城市的銷量冠軍都是拿鐵。
在拿鐵盲測環節中,測評員從香氣、順滑、醇厚、苦度、餘味和整體評價5個維度進行了測評。據了解,香氣表現的是咖啡的生產過程及烘焙技術,能看出咖啡豆的質量。醇度指的是咖啡在口腔裡的飽和感和重量感,關係到口感的順滑程度。苦度是最能看出咖啡品質的,要想苦味高級清爽,除了生豆的品質要好,更需具備烘焙、浸泡的豐富知識和技術。餘味是指咖啡喝下去之後,口腔中回味著的一種感覺,咖啡豆質量越好,餘味回甘越明顯。
經過四輪「盲喝」,20位咖啡達人各自給出了評分,綜合得出香氣、醇厚、苦度和餘味四個維度表現最好的為瑞幸拿鐵,星巴克拿鐵口感最為順滑的結論。且大部分人表示,瑞幸的拿鐵咖啡品質、口感較好,價格較低,性價比高,再次回購併推薦給朋友的意願最強。
美式盲測,則從香氣、醇厚度、平衡、餘韻、煙感、焦苦、陳味等多個維度進行測評。
其中,星巴克在平衡維度評價最優,瑞幸在香氣、餘韻兩個維度評價最優,太平洋在醇厚度維度評價最優,但在煙感和焦苦方面表現欠佳,COSTA在陳味方面表現也稍稍遜色。
(新快報 陳思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