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確切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在患者體內發生突變,並對致病性產生影響!

2021-02-15 生物世界

撰文:nagashi

新冠疫情不僅僅對人民生命安全產生巨大威脅,還會引發廣泛的社會問題和經濟衰退,近日來,已然成為新冠疫情「震中」的美國在確診78萬例、死亡4萬人的情況下,美國多個州卻不斷爆發「復工」遊行,並且美國總統川普對此表示支持,稱後續將「解放」這些州。
貿然復工復產極可能引發新一輪的感染浪潮,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感染人數的增多,新冠病毒(SARS-CoV-2)在傳播過程中發生的變異也將越來越多,新冠病毒疫苗和藥物研發將會變得極其困難。

近日,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蘭娟院士、鄭敏吳南屏,及浙江大學生科院蔣超等人合作,在預印本平臺 medRxiv 上發表題為:Patient-derivedmutations impact pathogenicity of SARS-CoV-2 的研究論文。

該論文報告了從11名新冠肺炎患者體內分離得到的新冠病毒都具有至少一個突變,更重要的是,這些新冠病毒株在感染Vero-E6細胞系時,在細胞病變效應和病毒載量方面表現出顯著差異,最高可達270倍

世界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形勢不斷升級,截止目前,全球累計確診突破240萬,死亡人數超過16萬人。在4月19日召開的二十國集團衛生部長視頻會議上,世衛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對疫情應對能力不足的非洲及其他國家表示擔憂,並呼籲二十國集團繼續支持全球抗疫行動。

目前,SARS-CoV-2的基因組調查數據顯示,單核苷酸變異(SNVs)是十分豐富的,然而,即便多項研究表明SARS-CoV-2在傳播過程中發生了廣泛的變異,然而,這些突變是否對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和致病性造成影響的相關研究卻十分匱乏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從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11名COVID-19患者體內分離出SARS-CoV-2,對這些病毒株的基因組進行超深度測序序列比較分析表明,它們的編碼序列中攜帶1-5個突變

緊接著,研究人員使這些病毒株感染Vero-E6細胞系,並分析其感染能力。他們發現,這些從患者體內分離得到的新冠病毒株在細胞病變效應(CPE)和病毒載量方面表現出顯著差異最高差異可達270倍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觀察到這些病毒株在刺突蛋白(S蛋白)上的6種不同突變,包括2種不同單核苷酸變異導致的相同的錯義突變。結構分析表明,該突變殘基位於S蛋白的S1亞基N末端結構域中的一個柔性環狀區域,並且該結構域正好位於與ACE2結合的C端結構域的旁邊

總而言之,在此項研究中,李蘭娟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提供了直接證據證實:11個分離自病人的SARS-CoV-2病毒株產生了至少一個突變,並且這些突變能顯著改變新冠病毒的致病性!

因此,除了不斷積累基因組測序數據外,還應儘可能在細胞水平對病毒變異進行監測。更重要的是,新冠病毒疫苗和藥物的開發應當考慮到新冠病毒株正在發生的變異,以避免潛在的缺陷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4.14.20060160v1

BioWorld始終致力於報導生命科學領域最前沿、最重要、最有趣的研究進展,目前全網已有30萬學者關注,現組建生命科學/醫學/科普領域交流群。如需進群,請長按下面二維碼,添加管理員微信。

溫馨提示:添加管理員微信時請備註(姓名/學校/專業/職位),以便我們邀請您進入相應交流群。

相關焦點

  • 中疾控:英國報導的新冠病毒變異株致病性尚無明顯變化,不必恐慌
    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測序監測中,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就此接受總臺記者採訪。1.上海發現的變異株在人群中的傳播力增強了嗎?
  • 新冠變異病毒「VUI」傳染性暴增,直接導致英國最大檢測實驗室群體感染
    12月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
  • 英新冠病毒變異或為類流感病毒抗原漂移,目前疫苗仍有效
    中新網12月20日援引外媒報導顯示,當地時間12月19日,英國首相詹森及相關科學家表示,英國境內出現傳播速度更快的新冠變種病毒株,傳染力或增加70%,但還沒有證據顯示它會導致更嚴重的病症,新冠疫苗對其應仍然有效。
  • 國外12人確診感染變異新冠病毒!此地宣布全面捕殺這種動物
    據海外網綜合CNN、法新社等外媒11月4日消息,丹麥總理弗雷德裡克森當天指出,新冠病毒已經在水貂中發生了變異,而這種變異的病毒已經傳染給了人類
  • 俠客島:突發新冠病毒變異 英國咋樣了?
    原標題:[解局]突發新冠病毒變異,英國咋樣了?壞消息傳來:英國的新冠病毒,變異了。當地時間12月19日,英國政府宣布將首都倫敦、英格蘭東南部及東部部分地區的疫情防控級別由三級調升至四級(Tier 4),未來兩周,相關地區將再次「封城」。
  • 新冠變異病毒發生不明社區傳播,河野太郎出任疫苗擔當大臣
    中文導報訊 日本厚生勞動省1月18日晚發布消息稱,在國內確認了4名20~60多歲的男女已經感染在英國蔓延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 李蘭娟臉上的壓痕,看哭無數網友
    昨天李蘭娟院士走進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ICU病房問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自2日凌晨率醫療隊抵漢
  • 李蘭娟為什麼沒有提名共和國勳章?
    目旅天下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神州大地,在這次抗疫鬥爭中,湧現出了大批的英雄人物,他們為取得抗疫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的英雄事跡將牢記在共和國的豐碑上
  • 英國癌友染新冠後腫瘤全消失!專家推測:病毒刺激體內免疫細胞
    基於之前的案例,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猜測可能是新冠感染引發了患者體內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導致腫瘤的消退,作用機制可能是T細胞與腫瘤抗原的交叉反應以及感染時產生的炎性細胞因子,活化了抗癌的免疫細胞。疫苗以及病毒感染似乎能活化體內免疫細胞並不是說明新冠病毒,或者其它病原體可以用來治療癌症。
  • 基因檢測:5名乳腺癌患者全攜帶「乳腺癌突變基因」
    近日,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市十一醫院)基因檢測項目正式開展,首次對該院5名乳腺癌患者進行了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BRCA2
  • 鍾南山院士:複方板藍根對新冠病毒有效
    10.1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透露,聯合研究團隊系統開展了一系列南藥抗新型冠狀病毒的體外藥效篩選,發現複方板藍根顆粒和口炎清顆粒等顯示出體外有效
  • 中國出現新冠變種確診!
    據報導,《中國疾控中心周刊》研究報告顯示,該病例是一名23歲的女學生,近期從英國乘飛機返回上海,12月14日檢測出新冠病毒呈陽性,當晚被轉移到醫院隔離。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2月12日,即她飛回中國的前兩天,新冠檢測結果呈陰性。報導稱,她回憶自己在公園裡跑步時沒有戴口罩、等待登機時曾摘下口罩吃飯喝水,這些都可能導致自己被感染。
  • 研究表明:病毒的活躍期很長, 人體清除病毒至少需要30天!
    這是因為SARS-CoV-2(COVID-19病毒)在第1次檢測結果呈陽性後,平均需要30天才能從體內清除;在第1次症狀出現後,則平均需要36天。研究人員警告稱,目前還不知道一個人在恢復期的傳染性有多強。研究人員表示,準確評估人體清除病毒所需的時間是遏制感染風險的關鍵,這也可以幫助減少患者的強制隔離期。
  • 熱點 | 英國新冠變種影響疫苗?鍾南山回應了!
    世界上新冠肺炎病人越來越多,9月就發現變種的病毒,但不是打完疫苗之後發現的。他說:「在英國出現的變異病毒據說增加70%傳染率,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禁止英國航班。但在病死率等方面是否改變還沒有具體內容,對於疫苗的有效性是否影響也沒有進一步的證據。」
  • 那些痊癒的新冠患者,後來怎樣了?
    These are all "attacks" of the new coronavirus on the human body. 我們常說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風等疾病,致病元兇就是「血栓」。 同時,倫敦國王學院教授還發現: 「醫院有30%新冠患者,體內存在血栓。」
  • 國外包裹裡有新冠肺炎汙染物?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新鮮出爐!
    網傳消息:「不明來源的快遞包裹千萬別收,尤其國外的,裡面可能是新冠患者的汙染物」、「國內已有此類案件發生」。
  • JCI Insight:新研究表明開發出一種功能性HIV治癒方法有戲!
    愛滋病病毒(HIV)感染人體免疫系統中的CD4+ T細胞,並利用這些免疫細胞進行複製和產生更多的病毒。
  • 研究:六成新冠病毒重症康復者患譫妄症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重症患者易患精神疾病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最近發現,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的重症患者康復後,出現譫妄、意識模糊和躁動等精神疾病症狀的可能性較高。羅傑斯團隊整合多個醫學文獻庫並觀察了72宗Covid-19及SARS、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患者,重點關注這些疾病與精神問題之間的聯繫。 研究人員發現,與SARS和MERS類似,感染Covid-19的重症患者出現譫妄症的比例超過六成。
  • 英媒:抗擊新冠,硒、鋅、維生素D和益生菌等關鍵營養素可以強化免疫系統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在上周英國營養基金會的虛擬會議上,科學家討論了營養素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的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