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熱症:症狀與預防】馬來西亞年尾雨季骨痛熱症高峰期

2021-02-23 馬來站長

骨痛熱症在馬來西亞是一種極為普遍的傳染性疾病,透過帶有病毒的病媒蚊(埃及伊蚊以及白線伊蚊,常稱「黑斑蚊」)的叮咬,而在人群中蔓延。骨痛熱症病毒屬於黃病毒科(flavivirus),可分為4種血清型。骨痛熱症潛伏期為4至7天,病發期則分為3個階段即發燒期、關鍵期及康復期。

一般上常見的症狀包括發高燒,為期2至7天,臉部發紅、身上出現紅疹、肌肉酸痛、關節酸痛、眼窩痛、嘔吐、頭痛等。一些病患也會出現喉嚨痛,結膜發炎等。而其他病毒或細菌感染也可導致類似症狀。因此不太容易區別其他病毒所引發的高燒。如果發高燒超過3天及有肌肉關節酸痛,卻無喉嚨發炎或其他細菌感染的症狀,則需要格外小心。

除了臨床診斷,也可透過血液化驗,隔離骨痛熱症病毒;病毒抗原檢測或偵察血清內是否含有特殊的抗體。一般醫生會使用快速篩檢試劑盒(rapid test kit)診斷骨痛熱症。但這類快速篩檢法有其不足之處,因為若是檢驗結果呈陰性反應,並不代表患者100%沒患上骨痛熱症。一些備有血液分析器的診所,能透過全血細胞計數來診斷疾病。一般患者的白血球及血小板指數會下降。特別是在關鍵期,在這個階段,高燒開始退去,患者會誤以為病情已好轉,卻是血小板可能開始大幅度下降的時刻。

原文來源:easily.sinchew.com 醫識力

圖片來源:Pocketimes 百格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男子親述:3次感染骨痛熱症悲慘經歷!
    萬事通覺得骨痛熱症肯定是其中的一個!尤其是得了還不止一次的兄弟姐妹……真的是太悲慘了!新加坡還真有這樣不幸的朋友。8月5日,一位網名為Marklin Ang的網友,在其FACEBOOK上,分享了他三次得骨痛熱症的經歷。這開場白就充滿了心酸。「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在過去幾年我實際上已經三次感染了登革熱。是的, 三次!有多不幸?」
  • 風溼骨痛不用愁,就用路路通膏藥
    都說冬天是風溼骨痛的高發季,也總聽人說這疼那疼的,那麼究竟什麼是風溼骨痛呢?
  •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富山事件又稱「骨痛病事件」,是指1931年於日本富士縣神通川流域發現的罕見的一種土壤汙染公害事件。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中毒症狀:開始關節痛,後神經痛和全身骨痛,最後骨骼軟化萎縮,自然骨折,直至飲食不進,在疼痛中死去。
  • 馬來西亞進入年尾雨季期 多州陸續傳出水災!!
    馬來西亞多個州屬傳出水災災情,西馬半島大約有200名災民緊急疏散撤離家園。在東馬砂拉越則有1萬5000多名救援人員待命。
  • 【知識科普】骨質疏鬆症:一場「靜悄悄的流行病」
    骨質疏鬆被醫學界稱為「寂靜殺手」,在早期並不會有很明顯的症狀,正因為這樣很容易被忽視,當出現進一步發展時就會出現腰酸背痛、骨痛、脊柱變形、甚至骨折。據統計,全球每年就有將近15億人因為骨質疏鬆導致髖、脊柱、手發生骨折。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已躍居世界各種常見疾病的第7位,被公認為嚴重的社會公共健康問題。
  • 熱門閱讀:《察舌辨症新法》 白苔類分別診斷法
  • 溫膽湯:適用於膽鬱痰擾,痰熱或少陽膽腑鬱熱導致的症狀
    溫膽湯由半夏、竹茹、枳實、陳皮、茯苓、生薑、大棗、甘草組成,在臨床上主要適用於膽鬱痰擾,痰溼痰熱或少陽膽腑鬱熱,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升降失常,或熱擾心神導致的諸多病症
  • 女星梁麗芳因肝症病逝,年僅30歲 防肝癌注意兩吃兩不吃
    12月29日消息,馬來西亞女星梁麗芳(綽號綽琦)26日病發被送入醫院治療,28日卻傳出她因肝症逝世,享年30歲。梁麗芳曾與大馬影帝謝佳見合作戲劇《浮生劫》,謝佳見更是悲慟,人在臺灣發展,仍不忘家鄉好友,粉絲也願她在天堂做個沒有病痛的天使,盼梁麗芳一路好走。梁麗芳是馬來西亞華裔女藝人,現為新傳媒旗下簽約藝人。
  • 能強壯筋骨,治風溼骨痛,接骨
    跌打腫痛,骨折:鮮全草搗爛,酒炒熱外敷。小兒疳積:全草煅炭研粉,每次5~8分,溫開水衝服,日服3次。風溼腰痛:全草0.5~1兩,水煎服,並取鮮葉搗爛,酒炒外敷。此外,尚可治精神病,狂犬咬傷。浸酒服,能強壯筋骨,治風溼骨痛。葉治跌打,接骨。孕婦忌用。(性味以下出《南寧市藥物志》)(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我有強迫症,判我10年
    貴州六盤水市9名青年,因連續8次持兇器在當地與他人械鬥被捕,在二審裁定宣判中被判9年8個月。被告李某竟當庭提出:我有強迫症,判我10年法官:下次吧APP右上角不能有紅點?點開,必須讓它消失洗手好像沒洗乾淨?再洗一遍,反覆洗我剛是鎖門了吧?
  • (科普)3D動畫片:頸椎間盤突出症(英文中字)
    頸椎問盤突出症離我們越來越近了頸部疾病的發病年齡以前一直是中年人的專利
  • 上熱下寒:陽虛於下,虛陽上浮
    上熱主要有哪些熱?下寒主要有哪些寒?
  • 只要寶特瓶、彈力帶 物理治療師教你預防肌少症
    (綜合報導)肌少症已經是老化失能的最大「兇手」,尤其老年人最怕跌倒,但手腳想要強健,並非光吃保健食品就能強壯
  • 【銀康新聞】我想更懂你——老年失憶症的預防、早期發現、治療和護理公益講座
    1月24日,在這個上海最寒冷的冬日,銀康「記憶小鎮」長者照護之家在上海財大公管校友會公益策劃群的協同下
  • 人人都有強迫症?專家:大多數人只有強迫傾向
    最近一組圖在微博、微信圈迅速地火起來,只見在普通頭像的右上角添加了一個角標,就像有未讀消息一般,看著真心不舒服,簡直是要分分鐘逼死強迫症的節奏!很多網友說這都是強迫症的表現。對此,專家說,強迫症和強迫傾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強迫症屬於醫學範疇,是一種心理疾病,患者主要是過於追求完美。事實上,大多數人只是有強迫傾向,不一定是強迫症。專家表示,適度的強迫傾向,對人的工作和生活是有好處的。那麼什麼是強迫症呢,強迫症的表現又是什麼呢?
  • 美國已經確認小頭症由寨卡病毒引起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13日報告說,研究人員「使用既定科學標準認真評估現有證據」後得出結論:寨卡病毒是導致小頭症和其他幾種胎兒出生缺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