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了,大家是不是已經吃、喝、玩得爽翻天了?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喜悅很可能被你媳婦的下一句話瞬間擊潰:「哎,我爸讓你去家裡吃飯,表現好點!」
老丈人,即嶽父,或稱「丈人」「泰山」「老丈杆子」,也被很多男性尊稱為「比親爹更親的人」。
跟他吃飯就意味著喝酒,而喝酒就意味著——
越喝越尷尬的氣氛、舌頭都不利索了卻還要硬挺的左右為難、實在撐不住以至噴湧而出的無比尷尬……喝酒難,陪老丈人喝酒更難!
老丈人高舉酒杯意氣風發,新女婿滿臉窘態左右為難……酒量淺、「三杯倒」的酒桌菜鳥,偏偏遇上「酒」經沙場的豪爽老丈人,似乎註定是一出人間慘劇:
「再好的飯菜也沒心思嘗了,仿佛手裡端的不是三兩的酒杯,而是一整個密雲水庫」 ;
「老丈人每說一次『走一個(喝一杯)』,我都好像挨了泰森的一記左勾拳。」
在這種情況下,首先你應該明白的是,不會喝酒不丟人。如果你確實酒量為零,飲酒後會出現頭暈、嘔吐甚至昏厥等嚴重反應,那麼你完全可以真誠地拒絕。但是請記住,拒絕也要講技巧,關鍵是給老丈人留足面子。比如說: 「爸,我雖然不能喝,但是以後只要您喝酒,我就給您當司機,您看這樣多方便。」
嘴甜,有禮貌,五星好評!
陪老丈人喝酒,關鍵在一個「陪」字,說白了就是怎麼把老丈人「哄」高興了。
當然,陪好老丈人這齣戲並不容易,對主角(老丈人)多一分了解,應對時才能多一分自如。平時多跟媳婦套套話,跟丈母娘搞好關係,摸清老丈人的喜好還不是信手拈來?
更理想的情況是,丈母娘不僅能做「內線」幫你提供情報,關鍵時刻還能幫你錦上添花。
舉個例子:
聽到老丈人說,「這酒不錯,喝著順口」,丈母娘立刻接話:「你嘴這麼『叼』,還有能讓你看上的?拿來我瞅瞅是啥?」然後故作驚呼狀:「哎,這不就是你女婿今天專程給你買的嗎,這孩子真有眼光!」
神助攻,滿分!
女婿和老丈人的酒量差不多,這種情形一般是可以從容應對的。當然也不可太過放鬆,頭腦裡時刻要有「老丈人優先」的意識。聊天時遇到他喜歡的話題,一定給他留足發揮的空間;即使你比他懂得多,也別擺出專家的姿態隨意評論,只需在他表達不暢時適當提醒即可。如果話題是你不了解的領域,則要專心當好聆聽者的角色。
老輩人更加看重臉面,如果發現老丈人有喝大了的跡象,最好的辦法是有技巧地退讓,給老丈人臺階下:
「爸,您真是老當益壯,我這年紀輕輕都暈頭轉向了,您還這麼精神,我甘拜下風了!」
既顧全了老丈人的面子,又避免了無謂的「鬥酒」,簡直不能更好了!
雖說酒量是可以練出來的,老丈人也不都是酒豪。
但有時候,明明知道你的酒量遠勝於他,老丈人卻還是想跟你較較勁;一是「老頑童」不服輸的精神作祟,二是因為覺得過節「高興」最重要,喝不喝高不重要。
喝酒是男人間的事,但家人的感受也不能忽略。估摸老丈人的量差不多了,你就要主動轉移話題,把注意力從酒上引到別處:
「爸,你看我們給你買的禮物了麼,就是你一直想要的那個,咱先看看,一會兒接著喝」 ;「哎,媽做得這菜真好吃,爸你等會再喝,趕緊多吃點菜,別浪費了。」
通過短暫的打斷,給酒桌氣氛「降降溫」,不僅能給已然在硬撐的老丈人留個臺階下,同時還能捧了丈母娘的手藝,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下面再說兩點,雖然不關乎酒量多少,但同樣至關重要。
首先,如果你會喝酒,即使量不大,也千萬不要以「不會喝酒」為由推脫。「品酒如品人」,老丈人跟你喝酒,其實是想從側面檢驗你的人品,看你是不是真誠;難道你真以為,他就那麼想把你灌得東倒西歪嗎?
如果他通過別的途徑了解了你的酒量,你卻還一再「謙虛」自己不會喝,你覺得你的印象分能得多少?
其次,無論你和老丈人有多投緣,在酒桌上也萬不可失態。長輩就是長輩,不能像在自己家那樣隨意甚至沒大沒小;稱兄道弟、習慣性地拍肩膀、說話夾帶粗話,這些都是極其不恰當的行為舉止。
此時此刻陪老丈人的兄弟們
陪好老丈人事關重大
尤其是那些有擔挑的兄弟們
你媳婦的臉面靠你了
各位且喝且珍惜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