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冷的天兒,「低溫燙傷」了解一下

2021-02-12 中國婦女報

12月7日迎來大雪節氣,預示著寒冬真正到來,各種取暖產品開始「重出江湖」。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燒傷整形科最近連續收治不少因艾灸不當或是用熱水袋、暖寶寶而導致低溫燙傷的患者。

該院燒傷整形科張珏主治醫師提醒,尤其是一些患有糖尿病、長期臥床的老人,要慎用取暖產品,防止低溫燙傷。

使用熱水袋被燙成「三度燙傷」

20歲的莉莉(化名)是南京某高校的學生,這幾日由於天氣寒冷,常覺得手腳冰冷,入睡時將熱水袋放在被窩裡取暖。有一天早上起床後,莉莉發現腳上被燙出一個水泡。

「一夜醒來,左腳腳踝外側被燙出一個泡。」莉莉說當時沒引起重視,第二天繼續去上課。沒想到,三四天後,她發現燙出水泡的地方疼痛不已,傷口已被感染,出現紅腫,於是來到中大醫院燒傷整形科就診。

「這個水泡看起來雖然面積不大,但已屬於「三度燙傷」了。」張珏主治醫師介紹,「本來只是部分皮膚壞死,現在是全層皮膚壞死,又合併感染,如果更加嚴重,那就需要植皮了。」

艾灸不當也會導致低溫燙傷

近年來,隨著中醫養生熱的發展,很多老人到養生保健館做艾灸保健,或是跟著電視上的養生節目自己在家艾灸保健,若方法不當,容易出現燙傷意外。

再加上老年人,對疼痛的感覺不明顯,即使被燙傷了,不能及時感受得到。最近,該院燒傷整形科門診就已接診四五個老人,因不科學的艾灸或者敷中藥導致燙傷的。

▲ 資料圖

醫生建議廣大市民朋友,在家進行艾灸時,應謹慎操作,如確有需要,應當到正規的醫院進行艾灸等治療。當出現燙傷的時候,也不要擅自亂用「土方子」,比如塗抹面醬、麵粉等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什麼是低溫燙傷

天氣變冷時,很多人睡覺時會在被窩裡放上一個熱水袋,進入深度睡眠後,由於皮膚對溫度不敏感,長期「粘」在熱水袋上,不變換位置,醒來後就發現水泡,張珏主治醫師介紹,這樣的燙傷就是「低溫燙傷」。

醫生指出,被低溫燙傷的人,一般是晚上睡覺比較沉的人或者感覺比較遲鈍的人。低溫燙傷表面看起來並不嚴重,燙傷出現的水泡,剛開始不疼,但實際上已是「三度燙傷」,這種燙傷比急性燙傷更難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會發生潰爛,有些長時間都無法癒合。

▲ 資料圖

據悉,長時間接觸40℃-50℃的熱源就可能導致低溫燙傷。除了熱水袋,暖寶寶、電熱毯、暖風機都會造成低溫燙傷。如同溫水煮青蛙,開始微微熱沒感覺,但時間久了,就容易燙傷。另外建議暖寶寶一定不能貼在皮膚上,要隔著衣服貼。

推薦閱讀

◆ 天天都有婦女報,這是一條有聲音的徵訂廣告…

來源/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楊彥 崔玉燕)

編輯/侯曉然

相關焦點

  • 熱水袋不燙手卻把自己燙出水泡 「低溫燙傷」知道吧?
    「水溫不高,手摸上去也不燙,怎麼可能燙傷呢?」王女士問。  卜醫生解釋,這種冬季取暖時發生的燙傷多為低溫燙傷。最近溫度下降後像王女士這樣的患者還真不少,以女性居多,也有不少中小學生和長期臥床的老年人。大多是被傳統的灌水熱水袋、電熱水袋和電熱餅燙傷的,還有少部分是電熱毯、取暖器、暖寶寶這類取暖工具引起的。
  • 女子美容店裡做減肥 不料造成三度燙傷
    記者了解到,進入冬季以來,醫院裡的低溫燙傷患者就進入了高發期,除了在美容的過程中被不正規操作燙傷以外,大部分是因為使用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毯等取暖工具造成的,因為燙傷時不易被察覺,所以一旦發現皮膚有不適時,就已經造成了損傷。
  • 取暖神器熱水袋秒變「小炸彈」 ,長沙5歲女孩全身35%面積被燙傷
    長沙的冬天低溫陰雨潮溼,晚上鑽進冰冷的被窩,凍得人渾身哆嗦,很多人喜歡把熱水袋放進被窩裡取暖。
  • 冷cry的南方人要小心這些危險的取暖方式!
    【安全】冷cry的南方人要小心這些危險的取暖方式!今年的冬天特別冷!
  • 世界上最冷的村莊!難以置信的冷!光看照片都哆嗦
    3.4.這麼冷的天,這裡就沒有太多時尚的元素了6.真是感覺冷的嚇人,不過據說這裡的人們普遍都比較長壽10.不了解的話,你很難相信,最冷的人類居住地,竟然不在北極圈裡。白晝的長度從12月的3小時,到夏季的21小時不等。
  • 肉食者的福音:真空低溫煎牛排 or 健康少油炸豬排?
    Sous Vide真空低溫烹飪,讓每一個人都能輕而易舉地享用米其林級別的牛排,就是這麼簡單,follow me.
  • 暈倒在地,二級燙傷!
    但比摔傷更嚴重的是,陳大伯被路面燙傷了。最重要是一個燙傷。燙傷是淺二度的燙傷,這個相當於開水七八十度的溫度。陳大伯是怎麼被燙傷的呢?陳大伯說,昨天他感覺自己可能中暑了,就獨自騎電動車到常去的私人診所刮痧。可沒想到半路上就暈暈乎乎,摔倒在了路邊。
  • 西班之窗--低溫結晶是頂級橄欖油的體現
    橄欖油實際上就是油橄欖種子榨取的植物油。但是導致橄欖油結晶的物質到底是什麼?易產生結晶的溫度是多少?人們對此還不太了解。首先消費者一定要知道,結晶是特級初榨橄欖油和一些頂級品質的橄欖油在低溫下的典型表現。初榨橄欖油在低溫環境出現黃綠色結晶,顆粒較大,粗糙不均。結晶越多,品質越好,回到常溫下,結晶可完全消失。在平常的生活中,很多消費者誤認為只有動物油才會出現凝固現象,比如豬油。
  • 網傳「麵粉可治療燙傷」 ,千萬別試!
    調查中發現,不少市民對「麵粉可以治療燙傷」的說法表示懷疑。「有時候做飯、燒水,難免被燙一下,我就立刻用涼水衝。」市民高女士說,她此前試過使用大醬的土辦法,可是效果並不明顯。至於用麵粉可以治療燙傷的說法,她覺得不可信,如果燙傷嚴重的話,反而會加重皮膚的創面。姚女士也表示從沒聽說麵粉治療燙傷的辦法,她從電視上了解到,出現燙傷最有效的辦法還是用涼水衝。調查中發現,不少市民對「麵粉可以治療燙傷」的說法表示懷疑。網友@阿米燈燈燈燈則表示:「如果燙得厲害,用麵粉會不會影響到後面消毒處理啊?」
  • 男子吃完火鍋後食道被燙傷
    可是,菜品離鍋就吃很容易燙傷食道。這不,前不久,新北一位50多歲的李姓男子在吃火鍋後感覺咽喉部、胸部疼痛,連吞口水都感到困難,連忙到新北四院進行胃鏡檢查發現其食道被燙傷了1釐米。    12月1日,李先生因咽喉部及胸骨後疼痛到醫院就診,當醫師聽說其在前一天晚上吃火鍋後就出現咽喉部、胸部疼痛,休息一晚後沒有好轉,「當時,就考慮他可能是食道燙傷!」
  • 冷知識分享:為什麼到了冬天蚊子就消失了?
    針對這個疑惑,清歡媽媽也特意找了很多資料,據了解發現,在冬天這麼寒冷的天氣下,大部分是蚊子根本承受不了寒冷而被凍死了。只有一小部分的蚊子能找到溫暖的地方(比如暖氣管道等)過冬。天氣寒冷的時候蚊子的新陳代謝會降至最低點,可以不吃不喝,等到天氣暖的時候才會復甦出來活動。
  • 有人用過它之後被深二度燙傷!這東西要小心,尤其在南方
    經醫生診斷,她的左腿深二度燙傷,需要立即接受治療。瀋陽消防燒傷醫院燒傷科劉慧文主任介紹,一般深二度燙傷就是傷到了皮膚的真皮層,治療時需要去掉表皮,底部皮膚也會腫脹得很明顯,治療過程異常痛苦。此外,即使傷口癒合好了也會留下疤痕。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個事故呢?
  • 查寧·塔圖姆下體被燙傷:發生在大片背後的真實恐怖故事(續集)
    上周為大家講了一些「大片背後的真實恐怖故事」,有同學給大眾眾留言,希望能多了解一些類似的幕後故事。大眾眾想說,你們真的很重口啊!
  • 天再冷,也不要用這種電熱水袋
    南京秦虹小區張先生家裡的電熱水袋突然爆炸,才兩個月大的寶寶被燙傷。原來,寶寶的奶奶5月16日患了「顳下頜關節病」,張不開嘴,醫生建議「早晚溼熱敷」。奶奶將冬天暖手用的電熱水袋拿出來使用,不料燙傷寶寶。兩個月來,寶寶每天都在承受燙傷之痛。醫生診斷,孩子面頸胸部及上肢約有20%面積Ⅱ度燙傷,可能要輸血漿、植皮。
  • 堆雪人上熱搜的這座城,玩冷耍酷才是看家絕活
    以雪為友,與冰作伴的哈爾濱人玩冷耍酷更是一絕ROUND1-凜冬宣言:ROUND2-熱雪宣言:再冷的天兒,活動活動就熱乎了。看了哈爾濱人對待凜冬的方式你就會發現這麼冷的天大街小巷不管早晚還是熱熱鬧鬧所以,哈爾濱人保暖不只是靠加厚衣服而是火熱的心,那份盼冬、愛冬的心氣兒還有活絡筋骨的冰雪運動
  • 愛無痕燒燙傷康復關愛中心參展北京公益慈善匯展
    」在農展館開展,愛無痕燒燙傷康復關愛中心應邀參展。展會上,愛無痕燒燙傷康復關愛中心展示了燒燙傷預防和急救科普宣教課程、視頻、繪本、教材以及感溫貼等,展現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了眾多現場觀眾駐足了解燒燙傷急救的「衝脫泡蓋送」五步驟以及相關知識。
  • 艾灸點燃後回家,三度燙傷…負責人掀開裙子,提割腎…
    肖女士:「就是像雪茄那種,這麼長,比大拇指還要粗,有個木頭的那種盒子,綁在手臂上,艾條是插在裡面。」肖女士:「好了之後就到他店裡去了,我說怎麼這麼燙,當時就是紅,他就是藥給我包上去了。第二天,我感覺很痛,手撕開紗布一看,有那麼大一塊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