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林·奈沙
Shirin Neshat
1957年出生在伊朗的加茲溫省,1974年前往美國學習藝術
並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美術碩士學位,隨後前往紐約定居
導演、製片人、影像藝術家
主要作品有《真主的女人》、《殉難的故事》、《欲望遊戲》等
如今在網上只要涉及兩性問題,都能見到大量圍繞著「是否涉及女權主義」而引發的爭吵,言辭中也逐漸衍生出了象徵著侮辱和嘲諷性的字眼,導致在一些話題上出現了嚴重的性別對立事態。隨著時代變遷,女權思潮也開始迅速響應並發展,也造成了很多人對女權行為的誤解。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之外,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並推動婦女的權利議題。伊朗藝術家施林.奈沙用美而深刻的影像手法,鼓勵女性與社會禁忌抗爭,謳歌自由。
奈沙生長在伊朗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從小接受的西方文化薰陶,讓她早年便前往美國接受先進的藝術教育。1990年,她第一次回到祖國,卻發現伊朗已經在文化、政治和社會各個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如今的伊朗充滿了槍枝和戰亂,以及對女性的殘酷壓迫。女性被迫穿上遮蓋她們身體和面容的黑袍,並不是出於選擇或個人信仰,對她們來說這已成為伊朗婦女由於性別而面臨的不平等和歧視。祖國的現狀,也促使奈沙用藝術創作來表達內心的憤慨。
奈沙自1993年開始創作黑白攝影系列《真主的女人》,作品呈現的是面部、手、足等身體部分。在這些形象上,覆蓋著如同面紗一樣的大段阿拉伯文字,或者置有一支槍或一朵花,以免出現裸露的身體。她用的阿拉伯文字大多涉及到感官性、羞恥和性等的比喻,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對於看不懂這些文字的西方觀者來說,它們作為東方書法或裝飾性因素而深受讚賞。可是,在這些文字能夠被理解的伊朗,她的作品卻無法展出。
在《真主的女人》系列作品裡,奈沙本人穿戴上穆斯林女性的傳統服裝,臉上寫滿了古蘭經,並且手拿著槍枝,挑戰了觀者對於中東地區阿拉伯女性的固有印象,諷刺了人們談中東色變,阿拉伯人人都是恐怖分子的固有觀念,畫面中大多數元素為攝影師設計構思的成果,奈沙的姿態卻一點也不具有女性柔美,這和傳統伊斯蘭國家的女性形象大相逕庭,具有很強的現實批判性。
而在《沒有男人,女人更美》這部影片中, 片中有四個個來自不同階層的女人,她們過著四種不同的生活,卻都在尋求著新的開始,奈沙在這部電影裡也體現出了自由至上的思想與傳統的禁忌和束縛激烈碰撞,並大膽號召女性為自己的權益鬥爭。
由於生理和心理造成的差異,女性的體驗不同於男性,女性所創作的藝術也自然不同於男性的,她們要擺脫長久以來,男性社會文化構建的「女性藝術」定義。因此,奈沙及同奈沙一般的女性主義藝術家相信,她們的藝術應該涉及到她們個人的體驗、情感、欲望和夢想,這才是關於女性真正的藝術。
更多藝術資訊,掃碼關注我們
ARTTITUDE
我們只與有趣的人發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