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她」】講真,性別不平等也會傷害男性!

2021-03-01 聯合國婦女署
2016年9月20日,在紐約總部舉辦的聯合國婦女署峰會——暨為籤名參與「他為她」運動的130萬男性及男童舉辦的慶祝活動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Edgar Ramirez以這樣一個話題作為他演講的開始。圖註:Edgar Ramirez,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著名演員、記者、活動家,在即將上映的有關家庭暴力的電影《火車上的女孩》中扮演Kamal Abdic博士Edgar Ramirez的演講,向在場的各界名人和國家元首傳達了這樣的訊息:性別不平等,對於男童及男性來說,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Edgar認為,在男性氣質主導的文化中,小男孩被要求「男兒有淚不輕彈」;他們被教導去壓抑他們的恐懼,或是將恐懼轉化為憤怒表現出來。男性青少年被告知,他們需要在社會關係中佔主導地位,而學習藝術、音樂或戲劇有些「不夠男人」。另外,我們文化中所傳達的男性氣質,往往同時意味著要做「陽剛」的人,不必重視或尊重女性。成為男人的過程,即意味著要凌駕於他人之上、成為成功人士,和賺許多錢。人們還教導男性,如果他們無法做到這些,就會被認為是徹底的失敗者。這樣的觀念,導致了男性更容易遭遇失敗,也更難以接受失敗。被要求「像個男人」,使得男性無法以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絕望、悲傷或憤怒等負面情緒,這一方面使他們更可能表現出暴力行為——包括性暴力與家庭暴力,另一方面則提高了他們患抑鬱症及自殺的比例。研究顯示,男性的自殺率約比女性高出三倍。而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關於男性精神健康的討論,仍然是社會普遍無法接受的。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錯誤地認為,性別平等是一場女性的運動。」Edgar Ramirez說,「但事實上,性別平等僅僅是關於『平等』二字。這是一場解放所有性別的運動。」對於Edgar Ramirez而言,生而為人,意味著我們的人性總是充滿矛盾的。——而這些特質的存在,不是為了將我們塑造成一個「男人」,或是一個「女人」。

Edgar Ramirez演講節選(英文):

作為男性,想了解更多「他為她」?回顧舊文:女權主義為什麼也能解放男人?


如果你也想加入「他為她」倡議,請登錄www.heforshe.org/en 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他為她」主頁。點擊「Count Me In (我同意)」,填寫您的姓名,國籍,性別以及郵箱,點擊「I am HeForShe(參加)」便可加入倡議,支持性別平等。

相關焦點

  • 雙語全文 艾瑪·沃特森動員男性反對性別歧視,聯合國發表演講
    她是粉絲心中永遠的赫敏,是布朗大學的高材生,最近還成為了聯合國的婦女署親善大使。9月20日,艾瑪·沃特森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HeForShe運動發布會上就社會中性別角色發表了一場鼓舞人心的演講,激勵全球的男性們一同來終結性別不平等。今天我們搜尋到了這次演講的雙語全文,別被滿屏的單詞嚇到哦,先練習一下純英文閱讀,後面有很貼心小編附上的譯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 【新聞聽力】聯合國:女孩仍面臨性別不平等
    報告還指出,全球約一半的年輕人口中仍存在性別不平等的問題。On the day of the report's release, a group of students sang about gender equality at a press conference in Amman.  發布會當日,一群學生在安曼新聞發布會上歌頌性別不平等。
  • 深圳市全面啟動社會性別統計工作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推進性別平等,出臺了我國內地首部性別平等地方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性別平等促進條例》,其中明確要求建立性別統計、性別評估、性別預算等制度。  日前,深圳市婦兒工委舉辦的社會性別統計分析工作培訓班標誌著深圳市社會性別統計工作的全面啟動。
  • 「消失」的女性:都2020年了,傳媒業離男女平等還有多遠?||世界觀
    Sanders表示,自己此前因質疑與男同事同工不同酬而被解僱,她認為這一行為是非法並且涉及性別歧視的。根據公開資料中當事人的描述,事情的源頭還要追溯到今年4月,當時,Sanders得知一位新同事雖然和自己崗位相同,但年薪要更高。在表達疑問後,人力資源部門告訴她,這一差異是由性別導致的。
  • CATTI 漢譯英學習(10): 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白皮書選摘
    過去20年,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中國積極促進教育公平,調整教育結構,堅持貫徹性別平等原則,努力保障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 中國已基本形成以婦幼保健機構為核心,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以大中型醫療機構和相關科研教學機構為技術支撐,覆蓋城鄉的婦幼保健服務網絡。
  • 古特雷斯:性別不平等是最普遍的侵犯人權行為
    其二是如何剷除性別不平等這個最普遍的侵犯人權行為。And, second, the most pervasive human rights violation of all: gender inequality.
  • 最近一大波男人們舉起「男性主義」的橫幅抗議,再也不願意忍氣吞聲了...
    一個新概念被創造出來——Meninism男性主義應運而生!BBC第一次公開這個概念時,所有男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平等待遇的怨氣一下被激發出來~「男性主義」運動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他們強烈要求性別平等。。。
  • 從玫瑰少年葉永鋕談性彆氣質
    葉永鋕是性彆氣質較陰柔的臺灣國中三年級男生。在2000年4月底,他被發現倒臥在臨近教室的廁所,並於隔日去世。葉永鋕事件被認為是臺灣針對同志暴力事件中最悲痛的案例。玫瑰少年葉永鋕因其性別特質而遭受暴力並不是孤例,針對性別特質的暴力今天仍未停止 。陰柔特質的男性何以成為暴力受害者?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得不從社會性別開始說起。
  • 影像|施林.奈沙:她不是為了凌駕他或讓他踐踏 ,她是從他的側面親近於他
    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之外,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並推動婦女的權利議題。伊朗藝術家施林.奈沙用美而深刻的影像手法,鼓勵女性與社會禁忌抗爭,謳歌自由。1990年,她第一次回到祖國,卻發現伊朗已經在文化、政治和社會各個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如今的伊朗充滿了槍枝和戰亂,以及對女性的殘酷壓迫。女性被迫穿上遮蓋她們身體和面容的黑袍,並不是出於選擇或個人信仰,對她們來說這已成為伊朗婦女由於性別而面臨的不平等和歧視。祖國的現狀,也促使奈沙用藝術創作來表達內心的憤慨。
  • 「性別友善廁所」的善意,你感受到了嗎?
    在市中心方家胡同內的「雙城咖啡酒吧」就有這樣一個標識,上面除了兩個常見的用褲裝和裙子輪廓分別代表男性和女性的圖示之外,還出現了一半男性、一半女性的第三種可能。這種廁所也可稱作無性別廁所、性別中立廁所等,是指沒有性別之分的公共廁所,供男、女、各種性別的人,包括跨性別人群使用。
  • 男孩一直把自己當女性,14歲才確定為男性,網友:偽娘圈有福了!
    這些文化或者行為受到追捧,都離不開男女的平等觀念。偽娘源自日本ACGN領域,指的是一切通過化妝、女裝等等,讓其他人誤以為某一個男性角色是女性角色。後來隨著二次元文化被廣泛的傳播和被接受,偽娘這個詞語成為了現實通用的一個詞語。
  • 1976年專訪波伏娃:女權運動不是為了壓制男性,而是為了平等
    Beauvoir: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首先意識到我自己在過一種不真實/錯位的生活,或者說我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一直得益於父權社會。結果就是,在我早年的歲月,我已然接受了男性價值觀,並且循規蹈矩地生活。當然,我非常成功,這讓我不得不有這樣的想法:如果女人想要那種平等,那麼男女就可能平等。換句話說,這是我作為知識分子的偏見。
  • 「願不需將愛傷害,抹殺內心的色彩」
    另外,也有人在詞語後方加上Q酷兒(Queer) / 疑性戀/性別存疑(Questioning)、I間性人(Intersexuals)、A無性戀者(Asexuals) / 無性別(Agender) 第一次認識這個詞彙,認識這個群體是在2015年,從我好朋友口中得知。朋友她是個實打實的女同,那時她有一個交往了很久的女朋友,因為吵架,她心情很差,而我因為好奇吵架原因,而得知。
  • 【特別推出】與跨性別朋友的相處手冊(第三季)
    可這句話卻讓小宋感到非常的不舒服。小宋積極完成值日任務,然而老師卻依據小宋的被指派性別,認為這不是他應該做的。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位老師缺乏性別平等以及多元性別的意識,從而說了讓學生感到不適的話。小宋既然已獨自完成值日,這就很好地證明了打掃衛生的能力與其被指派性別無關,更不是什麼不應該打掃完整個區域的「文弱女子」。
  • 澳洲人口普查將首次包含非二元性別選項,不是他也不是她,全澳過千人選擇
    今年2021年,人口普查將改為要求填表人選擇「男性」、「女性」或「非二元性別」,填報人可以選擇非二元性別的選項,也可以選擇另一種性別表達。關於性、性別和性取向的新標準將適用於澳大利亞統計局進行的所有調查,該標準還鼓勵在編寫問題時使用性別包容性語言,如「他們」或「他們的」(they or their),而不是「他/她」(he/her)或「他/她的」(his/her
  • PPL才是真拉拉,爺T都是跨性別?!
    內啥 事情是醬嬸的:拉圈有這樣一種江湖傳說:喜歡穿男裝、剪短髮的T都是跨性別,而喜歡爺T的女孩都是偽拉拉,是異性戀。只有PPL才是真拉拉。PPL才是王道,是最最純正的同性戀血統。事實果真如此麼,某些同性戀好像覺得她們有資格去「教育」異性戀,真正的同性戀是怎樣的,bulabula.為什麼某些同性戀會覺得,她們才是真正的同性戀?
  • 詞語|盤點英文中帶有性別歧視的詞
    日前英國國會議員羅傑·蓋爾(Roger Gale)備受外界攻擊,原因是他在提及自己的女性同事時使用了「女孩」(girls)的說法。他的一位員工黛比·希爾(Debi Hill)為他辯護道:「他並不是性別歧視,我們在他面前感覺很受尊重。」但是,他選擇用「女孩」這樣的詞來形容一起工作的成年女性,這個做法引起了公眾的騷動。
  • 國際跨性別紀念日 | 一位跨兒的分享
    在了解trans的過程中加入相關的論壇,微信群,能夠發現「女權」是大家不可避免會聊到的話題。其實ftm(female-to-male)群體聊女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也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大家會有非常多種角度來切入這個話題。從旁觀者角度講,ftm們擁有女性的身體,男性的思想。那他們在女權運動當中是以什麼樣的身份對外呈現呢?
  • 求同存異,堅持自我——日本社會中大隱於市的「x性別」者
    日本男團XOX的成員Toman Sasaki就是一位「x性別」者。Toman的生理性別是男性,但是他會像女孩子那樣化妝,塗指甲油,穿高跟鞋,衣櫥裡掛滿了緊身背心、寬鬆上衣和緊身牛仔褲,穿衣打扮看起來更像是女性。
  • 在線論壇:「如何用漫畫談性別平等」
    如何用漫畫談性別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