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出】與跨性別朋友的相處手冊(第三季)

2021-12-09 船思

在去年的六月份,我們推出了第一季的《相處手冊》;在今年的二月份,我們又繼續推出了第二季的《相處手冊》。

今天,我們正式推出第三季的《相處手冊》啦!

這一季的手冊繼續展現了一些與跨性別朋友相處時的場景,其中有不友好的,也有溫暖的。

我們將通過這些場景及相關分析,幫助大家避免踩雷,也能給身邊的跨性別朋友多一分尊重與溫暖。

還是那句話,讓我們帶著愛與理解彼此擁抱吧!你會發現跨性別朋友們的善良與可愛,也將收穫更豐富的友誼。

小菲是一位跨性別女性,一次她和幾位順性別女性朋友一起去國外旅遊。

然而在旅遊期間,每當遇到只讓女性進入的場合,例如衛生間等等,那幾位朋友就會把小菲一個人留在外面,或者讓她一個人去男性的區域。

其中一個朋友說:「沒辦法,這是別人的規定,你早點去做手術吧。」

小菲感到很失望,只好放棄旅行,一個人提前回了國。

強硬地要求小菲遵守所謂被指派性別的規則,這恐怕不是作為朋友的合適做法。

可能有些朋友會覺得,允許跨性別者依照性別認同來使用一些場所及設施,會侵害到順性別朋友的權益。但我們忍不住要說,這種所謂的侵害,在很多情況下其實並不存在。

比如,有許多跨性別女性的衣著外貌及氣質都較為女性化,她們在使用女衛生間等場所時,基本上不會讓人覺得不適,而女衛生間均為隔間,也不存在互相侵犯隱私的情形。

而如果她們使用男衛生間,勢必會令在場男士感到不適,同時也令她們面臨著極高的被性侵害的風險。至於使用男廁違背其性別認同,這就更不必說了。

由此可見,在採用隔間的情況下,允許跨性別者依照性別認同而使用相應場所或設施,其實並不會影響到在場的人。反倒是生硬地要求其遵守所謂被指派性別的規則,才會令相關人員都感到不舒服。

誠然,多數人可能習慣於依照生理與身體來指定一個人的性別,而要求接受跨性別者依照自我認同來使用相關設施,或許會令一些人感到難以接受,並會習慣性地表示反對。

但正如我們所分析的那樣,其實這樣做並沒有什麼不妥。

當然了,以上的分析並不全面,對於尚未開始性別轉換的、性別表達與氣質同傳統規訓不符的,以及性別認同為非二元的等等跨性別朋友來說,這一分析路徑可能並不適用。此處僅僅是一種想法,而更全面地解決「衛生間難題」,可能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討論。

Photo by Franck V. on Unsplash

而說回這則故事,小菲的朋友至少有很多種更好的方法,來應對這一情況。例如,在小菲使用衛生間存在困難時為她解釋(此時朋友的順性別身份可能更有助於解決問題),或者是幫助小菲尋找無障礙衛生間等等。

解決方法有很多,但朋友們卻要求小菲遵守其被指派性別的規則,這可能意味著,朋友們並沒有理解和尊重小菲的性別認同,這自然也不是一個作為朋友的合適態度。

假如你也是跨性別者的朋友,那麼我們非常希望你可以更設身處地地思考TA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並能更用心地去幫其解決。

小宋是一位被指派性別為女性的非二元性別者,現在擔任著班上的值日組長。

一天,由於一些原因,組員們沒有來進行掃除,於是作為組長的小宋,索性一個人掃完了整個區域。

結果這件事被老師知道了,於是老師在課堂上教訓這些同學:「你們怎麼能讓一個文弱女子掃完整個區域呢?」可這句話卻讓小宋感到非常的不舒服。

小宋積極完成值日任務,然而老師卻依據小宋的被指派性別,認為這不是他應該做的。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位老師缺乏性別平等以及多元性別的意識,從而說了讓學生感到不適的話。

小宋既然已獨自完成值日,這就很好地證明了打掃衛生的能力與其被指派性別無關,更不是什麼不應該打掃完整個區域的「文弱女子」。

事實上,許多老師都會給學生灌輸「男有男樣,女有女樣」的觀念。

對於選擇文理科、參加體育項目、打掃衛生等事情,許多老師會根據性別對學生作出要求,甚至質疑某一被指派性別的同學完成某項工作的能力。

這種做法不僅會帶給其學生不合理的性別觀念,而且會違背不少學生的意願,甚至有可能影響學生的人生道路。

同時,男女有別的教育會讓跨性別學生感到不適,進而產生抑鬱、焦慮的情緒。

因此,我們呼籲教師們注重多元性別理念的學習,這樣才可以避免因為過時的性別觀念而傷害學生,同時也可以讓下一代樹立性別平等與多元的的意識,不成為性別歧視的加害者。

Photo by Neal E. Johnson on Unsplash

小萱是一位跨性別女性。一天,小萱正和一位新認識的朋友聊天。

聊著聊著,兩人聊到了關於跨性別的話題。這時,對方突然說道:「其實,我剛見到你時,一眼就看出你和別人不一樣了。」

雖然對方之後又說了一些小元很漂亮之類的話,可小萱還是感覺很不舒服。

強調對方的跨性別身份,並刻意突出對方的「與眾不同」,這很可能會讓跨性別朋友感到不舒服。

客觀地講,許多跨性別朋友希望自己所呈現出來的樣子,就是自我認同的性別。

因此,指出小萱一眼看過去就顯得「不一樣」,可能表明小萱的性別轉換不夠成功,這會讓小萱感到失落。

我們並不是說,跨性別者是在刻意地迎合刻板印象,實際上許多跨性別者都在探索多樣化的性別表達。

但話也說回來,許多跨性別者仍希望自己的性別認同能得到周圍人的認可,並被自然地接納為相應性別群體的一員。

所以說,指出小萱明顯地不一樣,可能也意味著,說話者並沒有認可小萱屬於女性群體的一員。

當然了,可能說話者本身並沒有這些意思,只是想表明自己能看出小萱是跨性別者而已。但不得不說,跨性別本身也不應該成為一種所謂與眾不同的標籤。

畢竟,跨性別者也是普通人,跨性別更不是TA們所彰顯的個性。

我們希望大家不要帶著新奇或者好玩的態度來接觸跨性別者,而是能夠更深地體會跨性別朋友的心聲與訴求。

Photo by Tiago Felipe Ferreira on Unsplash

小夏是一名跨性別男性,在健身房鍛鍊時,總是為了讓自己表現得更男性化,而選擇不合適自己的大重量。

一天,小夏照常來到健身房,這時一位事先知道並理解小夏性別認同的教練,走到了他的面前。

這位教練貼心地建議小夏選用合適的重量,並對他說:「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用這個重量都很合適,不必為了表現得男性化而勉強自己啦。」

這是一則暖心的故事。

我們知道,在社會生活中,許多能力往往都被貼上性別的標籤,比如「男生的力氣應該很大」,又如「女生應該很會化妝」。

這樣的標籤,同樣會讓自己能力達不到所認同性別的標準的跨性別者,感到非常不適。

有些跨性別者為了突顯自己的性別認同,會勉為其難地去做一些自己並沒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但這樣反而會讓自己不舒服,甚至對自己造成傷害。

就像這則故事中,小夏用不適合自己的重量鍛鍊,是起不到效果且有一定安全隱患的。

而故事中教練的做法就很恰當。教練指出按照性別選擇重量是不合適的,這是其專業性和人性化的服務的體現,同時也尊重了小夏的性別認同。

其實,順性別人群中也有很多人達不到所謂的「能力標準」。因為性別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能力,這樣的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對此,我們有兩個建議:

第一,可以禮貌地詢問對方的能力或條件,而不是根據性別直接做出判斷;

第二,在與對方有了一定接觸後,可以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來建議對方調整做法,但不必強調對方的性別。

Photo by Risen Wang on Unsplash

小葉是一名跨性別女性,現在在上大學。因為沒有變更證件,因此目前仍被安排在男生宿舍。

小葉室友的女友經常會來小葉的宿舍,可每次小葉和室友的女友碰面時總是很尷尬,也能感受到對方似乎對自己不懷好意。

小葉覺得,可能對方不喜歡自己男友和另一個女孩子成日共處一室吧。其實小葉一點兒也不想這樣,可這也沒辦法啊。

這則故事可能也是,許多在校住宿的跨性別者會遇到的尷尬。

室友女友的小心思我們不難理解,但實際上,跨性別者並不一定是異性戀,並且即便喜歡男生,那也不見得要喜歡你的男朋友呀。

所以說,大家完全沒必要「擔心」,跨性別者會喜歡上自己或是自己的戀人。

其實,對於LGBT+的朋友們來說,傳統的住宿安排多少會令自己或是周圍人感到彆扭,而這可能是目前還難以避免的尷尬。

大家不妨用更多元的性別觀念來看待世界,既拋開不必要的顧慮,也更自然地走近性少數的朋友。

而對於住宿生活中可能面臨的尷尬和麻煩,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儘量幫助性少數朋友解決。

當然了,我們也呼籲各寄宿制學校,能夠為跨性別學生提供變通的安排。

Photo by Taiga Ishii on Unsplash

小瑋是一位跨性別男性,現在住在女生宿舍。

雖然小瑋還沒有向室友出櫃,但室友們平時都不會對他用女性稱呼。並且,由於小瑋的本名特別女性化,因此室友們對他都是使用另一個,他自己用了多年的名字。

一天,一位室友不小心稱呼了小瑋的本名,之後她馬上改口,還向小瑋道了歉。

另外,小瑋的寢室有一個QQ群,別的女孩的群頭銜都是「XX公主」,但她們很貼心地給了小瑋一個「白馬王子」的群頭銜。

寫到最後,我們再給大家分享一個暖心的故事。

可能有些朋友會注意到,很多跨性別朋友都不太喜歡自己的本名,而更希望使用一個自己所起的名字。

事實上,正如我們於《在星巴克,你叫什麼名字?》一文中所談到的那樣,在不同的文化裡,名字基本上都在漫長的歷史中,被賦予了不同的性別符號。

可以說,很多時候名字都蘊含了相應的性別規訓,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次次地使用這些帶有性別意涵的名字,實際上也是在一次次地進行性別確認。

所以我們並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跨性別朋友,不願使用甚至是透露自己的本名。

故事中,小瑋的室友注意不對他使用本名,這便是尊重小瑋性別認同與表達的很好方式,非常值得大家學習。

此外,我們還建議大家,不要隨意打探跨性別朋友的本名,以及不要隨意向別人透露跨性別朋友的本名。

最後QQ群的故事,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特別好的例子。

我們可以看出,室友和小瑋之間,既沒有因為性別認同與表達的不同而刻意保持距離,又做到了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真的讓人覺得特別溫馨。

如果你也面臨著類似的情況,那麼你也不妨學習一下這些做法喔。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

好了,本季的《相處手冊》到這裡就要告一段落啦。

本文所展現的六個場景,均改編自我們社群朋友的真實經歷。

在編寫本季手冊前,我們特意面向社群進行了素材徵集。許多朋友所講述的經歷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也幫助這本《相處手冊》反映得更全面,在此我們深深地表示感謝。

衷心希望通過本系列手冊,能促進大家對於跨性別群體的關注與理解,減少針對跨性別者的種種不尊重、不友好現象,讓不同性別的朋友都能友好地相處。

我們的《相處手冊》系列將會持續更新,讓我們相約下一季啦!

* 本季手冊的第二、四小節,由跨之聲評論部的志可君主筆。

** 貓、小凱、志可君及兩位不願具名的朋友,為本季手冊提供了素材,特此致謝。

相關焦點

  • 國際跨性別紀念日 | 一位跨兒的分享
    如果你採取對待普通男性的態度,或者採取一個你的ftm朋友認可的方式對待他,你們會相處得很愉快。談及女權話題,最好也像是和一位男性交談一樣,而不是將對方代入到女性身份當中。一些ftm會認為自己是男性身份,而非女性身份,尤其是當他們進入社會慢慢完善了自己的社會性別身份之後,會越來越拒絕被作為女性身份出現在女權討論中,因為他們會很大程度上和男性身份重合,也不會再認為自己是女權討論當中的女性主體。
  • 別任性023:中日混血的女權主義跨性別男孩,未來的政治家 |PODCAST
    Alexwood▼歡迎來到《 別任性 》的第23期 —— 跟別的女孩任意聊性與性別除了中日兩面國旗,圖中右上的旗子代表跨性別,左下的旗子代表無性戀,而四面旗子中間的標誌代表女權主義。這些標籤放一塊,代表了這期嘉賓卡醬的一些身份,也只能代表一些。卡醬是中日混血的跨性別男孩,女權主義者,無性戀+泛性浪漫人士,夢想是能通過日本普選進入國會,成為推動平權運動和東亞地緣政治的政治家。
  • Fox 新聞 | 跨性別更衣室引爭議
    *今天的音頻是同一條新聞重複了三次,第一遍是慢速,第二遍是中速,第三遍是常速,便於大家反覆聽,並且聽得更清楚。來自賓夕法尼亞州伊斯頓的四名學生表示,他們學校的跨性別更衣室政策侵犯了他們的隱私。博耶敦學區發言人辯解道,學區讓學生按照自己登記的性別身份使用公共設施是合法行為。The students say their right to not undress in front of someone of the opposite sex is being violated.學生們說,他們在異性面前拒絕更衣的權利受到了侵犯。
  • 跨性別女性參加女子比賽,真的是作弊嗎?
    即使是在現在這個「開放」的年代,世人對跨性別者的了解和包容程度依然不算太高。關於跨性別女性能否參加女子比賽這個問題,一直以來也是爭議不斷。有意思的是,曾執教女金剛拿到過四個大滿貫冠軍的教練——蕾妮·理查茲,其實就是一位跨性別者。
  • 麥莉·塞勒斯為跨性別者和兩性人發聲
    歌手麥莉·塞勒斯(Miley Cyrus)不久前創建了為無家可歸的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LGBT)提供幫助的「快樂嬉皮慈善基金會」,並對外公開雙性戀者身份。本周這位22歲小天后在Instagram發布一系列淡黃色調的驕傲主題照片,為跨性別者和兩性人發聲。  塞勒斯對2260多萬關注者說,她和Instagram合作發起「#InstaPride」活動,分享世界各地跨性別者和兩性人的故事。「接下來兩個星期,我們將呈現他們堅韌不拔的故事,讓你們了解他們以及正在幫助他們的人。」
  • 跨性別男子娶大自己21歲女商人引熱議,2年後他們的生活怎樣了
    兩年前,一名來自越南的跨性別男子因娶大自己21歲的女商人並舉辦豪華婚禮,而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
  • 跨性別者參賽《CS:GO》女子比賽被拒絕引爭議!
    《CS:GO》的女子競技賽近日因為拒絕了一些跨性別者(Transgender)玩家參加比賽而受到了廣泛關注,此次大賽由ESL主辦,全稱為《CS
  • 《切切樂》:我不是你想像的跨性別
    Karen 是影片裡接受手術的那個人,也是一些多元性別方面的書籍/資料的譯者/作者,覺得胸部長了二十年沒啥用處,終於在要切掉的時候,可以讓大家圍觀圍觀,長點見識,少些誤會。主辦小樹苗是一個志願者小組,以賦權中國原生女性的跨性別者和性別不馴者為目標。
  • PPL才是真拉拉,爺T都是跨性別?!
    內啥 事情是醬嬸的:拉圈有這樣一種江湖傳說:喜歡穿男裝、剪短髮的T都是跨性別,而喜歡爺T的女孩都是偽拉拉,是異性戀。只有PPL才是真拉拉。PPL才是王道,是最最純正的同性戀血統。你給我分析一通,還給我下了定義——你就是跨性別、你就是易裝癖。我不認為所謂的「男裝「就必須得是男性的專屬,我也十分討厭有人說,你不穿女裝就是性別認知障礙。這樣的男女刻板印象影響了很多人——當你有些行為不符合社會規範的時候,肯定就會有人看不慣、不喜歡。何況中性裝扮的人那麼明顯,一些誤解會隨之而來。不過話又說回來。你喜不喜歡我關我X事。
  •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在線觀看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在線觀看奔跑吧兄弟第三季奔跑吧兄弟第三季 主演:鄧超,鹿晗
  • 新日砸錢《爸爸去哪兒》第三季,到底值不值?
    從新日官方微信得到消息:新日成功中標《爸爸去哪兒》第三季廣告資源招標。
  • 「男女同廁」和「跨性別人士毀滅女性運動」再次引恐慌,這一波謠言又有什麼新花樣?
    在「推翻川普政策」的行動中,拜登還籤發了一系列針對美國跨性別者群體的行政指令,將美國跨性別者群體的「地位」提到了有史以來最高!那麼,跨性別者到底是怎麼回事?跨性別者問題,真的是「男女同廁」這麼簡單嗎?
  • 考研英語閱讀素材:​跨性別女性運動員究竟該不該參加女子比賽?
    本文選自《經濟學人》20201017期今年10月9日,世界橄欖球聯合會宣布,將禁止跨性別女性運動員參加國際橄欖球女子比賽,這一消息隨後引發了人們的熱議。目前,國際奧委會以睪酮激素水平為標準對跨性別女性運動員參加女子比賽項目加以限制,但這一做法也飽受爭議。那麼,跨性別女性運動員究竟該不該參加女子比賽呢?
  • 偽娘及性別相關問題
    一頭長髮,身著時髦的短裙、絲襪,打扮得異常性感的「妙齡女子」,獨自一人凌晨在街上閒逛。引起民警懷疑後將其攔下詢問,讓民警大感意外的是,這名「妙齡女子」王某的身份證卻顯示其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男性。王某說,自己從網上購買了女性衣服,由於擔心家人和朋友發現自己有易裝的癖好,只好選擇在深夜人少時才敢穿上這些衣服出門。王某稱,每當穿上女性衣物在街上閒逛時,會讓他達到強烈的快感,不能自撥。
  • 跨性別傳記/中英雙語/標清版- 丹麥女孩 The.Danish.Girl (2015)
    【影片信息】導演:湯姆·霍珀編劇:露辛達·考克森/ David Ebershoff主演:埃迪·雷德梅恩/ 安布爾·赫德/Gerda也沒有想到只是臨時起意的遊戲,竟為自己的人生投下了一顆震撼之彈,她該如何繼續愛她的伴侶?她們在各種社會非議和誤解中不離不棄,最後Gerda鼓勵Einar徹底變成Lili.根據世界上首位變性人士生平改編的《丹麥女孩》講述一段跨越性別和性向的愛情,重現一位最早接受性別重置手術的丹麥畫家與妻子的傳奇故事。該片由奧斯卡導演湯姆•霍珀執導,入圍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 日娛資訊快報:《大叔的愛》確定製作第二季,AbemaTV推出新型戀愛綜藝
    而第二季還將以「戀愛與性別、年齡和國籍無關」為主題,展開男女混雜的愛情爭奪戰。目前該劇包括主演在內所有演員名單未定。2. AbemaTV推出舞者戀愛節目《先跳舞后戀愛》米倉涼子主演的朝日臺醫療劇《Doctor X~外科醫•大門未知子~》第6季將時隔兩年於10月17日播出。
  • [高清美劇]漢尼拔 第三季全集
  • 「性別友善廁所」的善意,你感受到了嗎?
    這種廁所也可稱作無性別廁所、性別中立廁所等,是指沒有性別之分的公共廁所,供男、女、各種性別的人,包括跨性別人群使用。「這個廁所對所有性別開放。」「性別友善廁所」項目負責人楊剛告訴記者,他的一位朋友生理性別為男性,但喜歡化妝和穿女裝,曾在北京西單商業區的某購物商場上廁所時遭遇窘境。「先是保潔人員堅持要求TA使用女洗手間,接著聞訊趕來的商場經理強迫帶TA到保安室,聲稱TA給商場秩序帶來了危害,最後強迫TA從員工通道離開商場。」楊剛說,「這個經歷給TA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傷害。」
  • 有哪些國家允許在護照上選擇第三性別?| BBC新聞
    第三性別,被用來描述一類自願或被社會共識上認為不屬於男性或女性的人。
  • 英劇《王冠》第三季: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隨著第三季的開拍,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關於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下一個視覺詮釋。《王冠》第三季有上映日期嗎?目前還沒有,不過奧利維婭·科爾曼飾演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新形象已經發布。至於發布日期,我們可以假設發布將遵循前幾年的模式(第一季在2016年11月發布,2017年12月第二季),這意味著第三季可能會在2018年末播出。這還沒有得到證實,因為BBC報導《王冠》第三季要到2019年才會播出。誰將出演《王冠》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