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的外賣服務並不很繁榮。直到疫情發生後,當地為了緩解餐飲業的沒落,和改善失業人員激增的環境,這才大力推廣餐飲外送服務。
這一項措施,確實有效改善了失業人員的工作問題。我們採訪到了一名新進外賣送貨員——神田小姐。
據神田表示,自從全職送外賣以來,月收入穩定在40萬日元左右。
不過,工資是按送餐次數來結算,所以神田需要安排好每日的接單量。
起初,神田給自己定的送餐次數是3單/小時,中午休息2小時,這樣感覺就不會那麼辛苦。
這樣計劃,一周下來穩定在160單左右。
既方便食客又能緩解失業壓力的職業,怎麼會讓市民如此厭惡呢?來聽聽他們的說法吧。
首先,是經常有居民稱被疾行的外賣員撞倒。
就拿愛知縣來講,兩小時內就有52人因違規騎自行車被警告,這52人中有1/3都是UberEats(目前日本最大的送餐平臺)的送餐員。
而在UberEats中擔任送餐員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這也間接表明了送餐速度不會太快。
此後,UberEats推出了獎金制度,即只要達到一定的送餐量,就會贈予員工獎金。
於是,騎手們開始為了獎金「不擇手段」,能多接單就多接單,伴隨而來的則是闖紅燈、超近道、超速等違規騎車行為。
曾有車主報警並提供車載錄像,被送餐員追尾。
結果,騎手拍了拍屁股就走了(???)
另外,日本的高速是不允許自行車或電動車進入的,而送餐員為了趕時間會違規上高速。
邊騎還邊帶耳機、接電話、發信息。
當市民針對這種現象對UberEats進行投訴時,發現日本並沒有外賣監管平臺,送餐人員也沒有與UberEats籤訂勞務合同,所以沒有權利對這些人員進行管束。
以上這些理由,便成為了日本當地居民排斥「送餐服務」的理由。
其實無論哪裡的送餐員,或多或少都有這些違規行為。我們還是希望他們在送餐同時注意交通安全,不要為了獎金而視規則為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