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1日下午, 被告人付某在大餘縣二十一世紀廣場休閒娛樂時,使用隨身攜帶的彈弓從樹上打下一隻白頭鵯(俗稱「白毛癩痢頭」),該鳥當場死亡。
經鑑定,該鳥類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系「三有」動物。
因為付某是在禁獵期打死的鳥,並且他打死的鳥是「三有」動物!是受法律保護的,有一種罪叫非法狩獵罪,付某正是犯了此罪。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白頭鵯吧。
白頭鵯又名白頭翁、白毛癩痢頭,是雀形目鵯科的小型鳥類,額至頭頂黑色,兩眼上方至後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環,腹白色具黃綠色縱紋。白頭鵯吃大量的農林業害蟲,是農林益鳥之一,值得保護。
被告人付某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期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狩獵罪,鑑於付某歸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自願認罪認罰,可依法從輕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二款、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六十四條之規定,付某犯非法狩獵罪,判處罰金5000元。
什麼是非法狩獵罪?什麼是「三有動物」?法官能跟我科普科普嗎?
非法狩獵罪是指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珍禽珍獸或者其他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行為。大餘縣人民政府2019年7月還發布了通告呢。
2019年7月,大餘縣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劃定野生動物禁獵區設立禁獵期的通告》,規定指出禁止捕獵國家和江西省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內的野生動物。禁獵期自2019年8月1日起至2022年7月31日止。
「三有動物」即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有重要經濟或者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了《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於2000年8月1日以國家林業局令第7號發布實施。讓我們來看看那些年誤抓的「三有」動物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二款 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今年11月20日縣委書記廖永平代表31萬大餘人從北京捧回了全國文明城市的獎牌。市民素質是城市文明的靈魂,我們更要摒棄不文明行為,保護動物、愛護環境,珍惜這份沉甸甸的榮譽。
尊敬的父老鄉親:
大餘法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最高標準。如果您認可我們的工作,一個「滿意」就是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如果您對大餘法院在作風、效率、態度、廉潔方面有任何意見建議,請撥打贛州中院民意受理中心意見受理熱線0797-8312368。期待您的持續關注和支持,我們將不斷改進,用心為您提供優質的司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