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加州一名叫做Kara Fan的14歲憑其發明的納米銀液體繃帶,贏得了「美國頂尖青年科學家」稱號。報導中指出,在一年一度的3M年輕科學家挑戰賽中,Kara Fan憑藉其研發的納米顆粒液體繃帶,擊敗了其餘9名進入決賽的選手,獲得了25000美元的獎金。
據悉,Fan於2019年4月開始開發她的液體繃帶,使用檸檬葉、硝酸銀和一種水溶性聚合物來對抗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她發明的這款可噴塗繃帶在人的皮膚上乾燥時,會形成一層薄膜保護傷口,同時打破細胞壁並殺死皮膚上的細菌。過度使用抗生素已導致抗生素耐藥性感染,據美國疾病防控中心數據,美國每年約有200萬人遭受細菌感染。聯合國報告稱,如果放任不管,到2050年這種耐藥性疾病或「超級病菌」可能導致全球1000萬人死亡。
用硝酸銀代替酸銅對抗細菌,是Fan最終獲獎的主要原因。據了解,液體創可貼其實在這之前已經有了,只是成分有不同。而她這次獲獎的原因,是因為用納米銀代替了納米銅,而納米銀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這個獎項官網的採訪裡,看到小姑娘的人生格言,是「人生太短,好書太多」(So many books, so little time)。「人家14歲已經當上了科學家,想想我的14歲在幹嘛?」而這個女孩的國籍也引起中國網友的強烈興趣,因為她長著一張標準的華裔臉,在官方報導中並沒有透露她的國籍,但從她的這個「fan"姓來看,十有八九是來自中國國籍,她的媽媽叫vivian wang。據悉她的爸爸就是一位微生物科學家,女兒這麼小就獲得如此成就,讓爸爸感到非常驕傲,女兒未來的理想是女承父業,也想成為一名微生物科學家。
Kara Fan和父親David Fan
不小心傷到皮膚,用創可貼簡單包一下就好了?事實可不是那麼簡單!你真的會正確使用創可貼嗎?哪種情況不適合用創可貼呢?創可貼主要由膠布和吸水墊組成,可以吸附傷口滲出的液體,起到乾燥傷口的作用;除了部分含有藥物的創可貼,大多不具有消炎、殺菌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創可貼透氣性差,只適合小而且淺、出血少、整齊乾淨不需要縫合的傷口。
大於創可貼吸水墊寬度,深度超過0.5釐米的傷口不適合貼創可貼,過深的傷口容易發生厭氧菌感染,比如破傷風。如果傷口周圍發紅或滲出液體,甚至已經化膿,說明已經感染了,這時候創可貼的作用就不大了,而是需要專業外科醫生處理後再包紮。
注意!動物咬傷不能用創可貼!!!被咬傷後,及時用肥皂水連續衝洗15分鐘,可以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風險。如果實在找不到肥皂水,用清水衝洗也有一定效果。記住,處理之後趕緊去醫院打疫苗!燒傷、燙傷、癤腫(又大又紅的腫塊,有的會流膿)的傷口,需要保持透氣和乾燥,貼創可貼不僅無用,反而有利於細菌生長繁殖,從而加重感染。很多溼疹患者為了避免抓破皮膚,會在皮膚上貼創可貼,但是,溼疹可能會滲出液體,貼透氣性差的創可貼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很多人會直接將創可貼貼在傷口上,這是不對的!因為受傷的部位很可能已經被汙染或有異物,所以必須要經過以下處理才可以貼:
3、用棉球蘸碘伏或75%酒精擦拭傷口,擦拭範圍是以傷口為圓心,到傷口外緣3~5釐米處;注意:不要給傷口塗紅藥水、紫藥水;揭去創可貼表面紙片後,不要用手指碰吸水墊,避免汙染吸水墊。1、先用剪刀把創可貼左右的「小翅膀」膠布對半剪開一個口子,注意不要剪到中間的棉墊。將棉墊對準傷口位置,膠布「左上」和「右下」、「左下」和「右上」交叉包在一起,包得牢靠。
2、如果傷口在關節處,膠布「左上」和「右上」、「左下」和「右下」交叉包在一起,不僅包得牢靠,關節還能活動自如。
注意:創可貼至少要每天一換;夏季炎熱潮溼,一定不要長時間捂著傷口,通常傷口結了硬痂就揭掉創可貼;在使用創可貼時,如果沾水或者弄髒了,要及時更換。
(來源:驅動之家 青島日報 由生活中的化學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