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2021-02-22 廈門大學學生會

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縮寫為WFD)是世界各國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圍繞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世界糧食紀念日,是在1979年11月舉行的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簡稱「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定:1981年10月16日為首次世界糧食日紀念日。此後每年的這個日子都要為世界糧食日開展各種紀念活動。

世界糧食的生產、分配和銷售是一個全球性的社會經濟問題,由於耕地資源減少、氣候災害頻發等因素衝擊,世界糧食問題依然十分嚴峻,飢餓和營養不良仍困擾著人類。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最新報告顯示,目前全球仍有超過8億人口面臨飢餓威脅。

設立宗旨

促進人們重視農業糧食生產,為此激勵國家、雙邊、多邊及非政府各方作出努力;

鼓勵發展中國家開展經濟和技術合作;

鼓勵農村人民,尤其是婦女和最不利群體參與影響其生活條件的決定和活動;

增強公眾對於世界飢餓問題的意識;

促進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

加強國際和國家對戰勝飢餓、營養不良和貧困的聲援,關注糧食和農業發展方面的成就。

我國情況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糧食產量一直在穩步增長,但糧食問題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因此,開展愛糧節糧、反對浪費宣傳教育活動,是事關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大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推動建設節約型社會,國家糧食局確定「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的主題為「糧食與建設節約型社會」。每一位市民要樹立「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自覺從如今做起,從自身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抵制和反對浪費糧食的行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2015年世界糧食日主題為:

社會保護與農業:打破農村貧困惡性循環



在尼日西北部塔瓦鎮上的緊急救濟處,一名嚴重營養不良的1歲嬰孩將手放在媽媽的唇上。


飢餓,人類頭號殺手,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飢餓死亡;

在中國,每年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你揮霍的,正是別人渴求的。看看這些農民的手,你是否也會心裡一酸?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相關焦點

  •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壩營中學舉行世界糧食日主題升旗活動
    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即將到來之際,為了更好地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號召,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增強同學們節約糧食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形成「以珍惜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的思想觀念,懂得愛惜勞動成果
  • 一杯暖心的粥
    「彎腰30°,面帶微笑,雙手奉粥,並說:仁愛一杯粥,祝您一天好心情!」昨天晨練偶遇到這個掛著奉送愛心粥的小車子,便萌生了加入的想法,終於在今早成為其中的一員。作為新面孔,與大家都不相熟悉,但每個人臉上的微笑讓我感到無比的親切。
  • 「老炮兒「硬吃「飯泡粥」
    「那裡老堵的,你不能做地鐵麼?」老炮兒就歡喜講規矩。按客運條例,上車後問了路再趕人下車,等同於「拒載」。我沒明挑,只是橫了他一眼,一邊系安全帶。他見狀只得松剎開車,但嘴裡像個「飯泡粥」似的說個不停,也太娘們兒了。100米後,車剛轉過彎來,就見共和新路上果然狠堵。公交道上有探頭,大家只好拼命擠在另外兩個車道裡,確實寸步難行。
  • 上海話詞典:連襠、罵山門、飯泡粥
    如「儂平白無故罵啥山門」。山門即廟門,因廟多建於山上而得名:如杜甫《三川觀水漲》詩:「乘陵破山門。」<注>:「土門山也,山有二土門,故曰『山門』:」白居易《寄天竺師》詩:「一山門作兩山門。」又如<宋史·真宗紀>:「法駕臨山門,黃雲覆葷道。」寺廟是佛教聖地,內居者均為佛教弟子,是潔身自好、與世無爭之人,到廟門口罵人者,必定是無端尋釁,也必然會招報應。又作「罵三門」。
  • 糧食浪費讓人害怕,想想那些吃不飽飯的,你們還忍心浪費嗎?
    「民以食為天」,1979年11月,糧農組織第20屆大會決定從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糧農組織創建紀念日)定為「世界糧食日」,以期引起人們對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的重視
  • 經典|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看完《水稻的一生》,誰還在浪費糧食,請拉出去暴打一頓......
    看看下面這個短視頻向孩子講解大米的來歷也是水稻的一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珍惜糧食千萬不要浪費喲!知識就是財富哦如果問你:「水稻從播種到種子成熟是一個怎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