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0日)下午,有市民反映稱自己在清洗收拾帶魚時發現魚肚內有很多條白色蠕動的線形物體,想問問這帶魚還能不能吃?
今天上午,家住膠州寶龍城市廣場小區的居民尹女士收到朋友送來的一箱新鮮帶魚(本地也稱刀魚),等朋友走後,尹女士準備收拾收拾燒著吃的時候,發現魚肚子裡有很多像白線一樣的蟲子,還一動一動地,看著非常瘮人。這究竟是些什麼蟲子呢?隨後尹女士將此事發布到了小區業主群,引發群內業主們驚呼不停,驚得很多人紛紛表示再也不敢吃魚了!
這是市民尹女士用手機拍下來的視頻,只見用刀剛切開的一塊帶魚內臟裡爬出了多條白色小蟲子,長約五六釐米,有的還在不停的蠕動。那這個又是什麼呢?筆者上網了解了一下!
2014年5月,慈谿一名網友發微博稱,他的家人買了5條小黃魚,清洗時發現了50多條細小的寄生蟲。而農業局水產專家稱,這是異尖細蟲,多寄生在小黃魚、帶魚中。
2015年2月,家住銅川印臺區的姚女士和鄰居們一起購買了一千多塊錢的帶魚和黃花魚,沒想到在宰殺的過程中卻發現魚肚子裡有許多細長的、形狀像細線一樣的蟲子在蠕動,有時還會纏繞成一團,這下可把她們嚇壞了。專家介紹,這是一種寄生蟲,至於危害到底有多大,還要待進一步檢驗。
2015年9月,青島市民付女士到撫順路批發市場買了幾條新鮮帶魚,回家準備收拾收拾燒著吃的時候,發現魚肚子裡有很多像白線一樣的蟲子,還一動一動地,看著非常瘮人。記者與付女士一起來到了她買魚的攤點。攤主表示,這些蟲子是魚體內的寄生蟲,跟人身體的寄生蟲是一回事。
不過,大家也不用太害怕,筆者專門請教了海洋漁業專家,像線蟲一樣的寄生蟲主要出現在野生魚類當中,只要烹飪前將魚體內的寄生蟲清除乾淨,就不會對魚肉造成汙染,且這種寄生蟲對高、低溫的抵抗力很差,感染性幼蟲經過60℃高溫10分鐘以上烹飪,即可被消滅。並且這樣的線蟲不會寄生在人體內。目前也沒有發現帶魚體內的寄生蟲,對人體造成影響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