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季節,正值社區暑期活動開展得熱火朝天之際,由上海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聯席會議辦公室牽頭的普通高中生社會實踐基地階段性調研檢查專家組來到了半淞園路街道。
此次檢查是為了有序有效推進全市普通高中學生開展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工作,專家組以調研為目的,通過實地走訪、座談等形式,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加強指導。
在半淞園路街道相關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專家組在半天的時間內走訪了轄區內的上海民政博物館、上海三山會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街道學生社區實踐指導站等4家首批命名的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各高中學生社會實踐市級基地分別向專家組領導介紹了自成立以來的工作情況及遇到的困難,專家詳細了解了這些場館各自在學生志願服務中的工作方式與特色,以及在實際操作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
一是基地均落實高中生社會實踐(志願服務)責任主體,如上海民政博物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教育部」,三山會館的「服務部」,並指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有計劃,有信息發布等。
二是基地均設計有適合高中學生特點的社會實踐崗位,如上海民政博物館的「小講解員」、「資料編輯助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小蜜蜂講解員」、「活動助理」、上海三山會館的「客服助理」、「活動助手」、街道學生社區實踐指導站的「助理圖書館員」、「假期專刊編輯」、「二三次文獻編輯助理」等項目。
三是基地均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包括基地安全方案和應急預案,「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牌子懸掛到位,與轄區大同、大境、市八,以及域外學校籤訂共建協議,設施設備配備到位,及時錄入志願服務數據。
專家組成員對半淞園路街道在整合轄區學生實踐資源,協調轄區基地與學校共同推進高中生社會實踐工作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表示將在調研結束後,把社區和基地方所反映的問題反饋給相關部門,從各個方面對此項工作的細節加以完善,為各基地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市教委德育處江偉鳴副處長在點座談會上表示,高中生社會實踐的關鍵是學校打開大門,學生走向社會;社區整合資源,提供菜單選擇;基地自我挖潛,體現社會責任,只有資源挖掘充分,各方形成合力,才能將普通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落到實處,才能為做好普通高中學生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