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 | 手機上的圓明園 數位技術「復活」萬園之園

2021-02-13 央視新聞

   來源: 央視新聞頻道、數字圓明園(ID:szymy1 )、北京日報

圓明園,萬園之園。可惜,1860年,英法聯軍一場大火,使盛景毀於一旦。今年是圓明園建園310周年,清華大學日前宣布,歷時15年,該校建築學院教授郭黛姮帶領80餘位專業人員,利用數位技術使圓明園「重生」,大家通過一部手機,即可穿越康乾,暢遊盛景。

數位化復原:讓圓明園"浴火重生"

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始建於康熙年間,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等朝百餘年建設,終成萬園之園。無奈,強盜火燒,今日已難親見盛景。


△乾隆年間,宮廷畫師沈源、唐岱等繪製的《圓明園四十景圖詠》之正大光明。正大光明殿是圓明園的正殿。(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圓明園四十景圖詠》被侵略者掠走,獻給了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現存於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

△1860年,德國人恩斯特·奧爾末拍攝的圓明園西洋廢墟。

80餘位專業人員,15年專注於遺產保護,10000餘件歷史檔案,4000幅復原設計圖紙,2000座數字建築模型,6段歷史分期中的120組時空單元,終於讓圓明園這座「萬園之園」跨越了310年的時光,再次展現在大家面前。這就是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郭黛姮教授團隊完成的數字圓明園研究和應用項目,他們利用嚴謹精確的數位化建造,重現了圓明園燦爛的歷史。

現在,只要打開手機,關注「數字圓明園」微信公眾號,甚至可以足不出戶,就能「穿越」至康乾,遊覽圓明園。在公眾號中回復正大光明、海晏堂等關鍵詞,可身臨其境,360度遊覽景區;周邊的建築,也可推門而入。

科學性真實性 精益求精開展數位化復原

在數位化復原圓明園的過程中,每處建築的鬥栱、椽子、門窗、吻獸等都要求三維建模,彩畫要按照不同的時代風格繪製,並體現出時代風格和場景的變化。每復原一個景區需要10多道程序,包括遺址信息精確採集與記錄,文獻資料精細研讀,樣式房建造技術分析,殘損構件的虛擬拼接等。一座山的高低、一池水的廣窄,一棵樹的品種、種植位置,乃至一塊匾的名稱、字體、顏色都要進行一一推敲,結合史料嚴格論證。

△方壺勝境,圖自北京日報

例如圓明園後湖西北岸「上下天光」景區,研究人員復原了乾隆初期、乾隆中期、道光中期、鹹豐時期等不同時期的多幅圖景。「上下天光」是賞月宴飲之所。從四十景圖上看,乾隆初年其主體建築是上下兩層四面通透的敞廳,二層帶有寬大的平臺,樓前月臺入水,曲橋臥波,蜿蜒百尺。鹹豐年間一道聖旨中記載:「上下天光天棚加進深,換柁板拉。」由此推斷,那時主樓前已經加建了一個用於遮擋陽光、雨雪的天棚。經過對比分析,研究人員發現,樣式房圖檔中一張沒有任何標註的設計圖,正是「上下天光」主樓前搭建天棚的設計圖。

△上下天光,圖自北京日報

目前,團隊已經完成了所有能夠採集到詳實信息的景區的數位化復原工作,精準數字復原景區達全園總量的60%。

這百分之六十的概念是指我把這景區的變化也都表現出來了,把不同時代的特點風格也都反映出來了,那百分之四十有待於下一步希望考古發掘有新的成果。

相關焦點

  • 【關注】圓明園長春園宮門銅麒麟被人折斷一隻角
    【新朋友】點
  • 市民捐贈1933年版圓明園遺址實測圖,將存入圓明園數字檔案館
    這張民國時期測繪印製的實測圖首次採用現代科學測繪手段,保留了圓明園最準確的地理信息,具有較高研究價值。去年,圓明園罹難160周年,70多歲的康睦先生看到馬首回歸和圓明園文物回歸等相關新聞報導之後,主動聯繫圓明園管理處,希望捐贈家藏的1933年版《實測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遺址形勢圖》。
  • 圓明園遺址公園就巴黎聖母院火災發聲
    4月16日,圓明園遺址公園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文明 不能承受之殤》一文,稱衷心祈願文物都能夠遠離災難,代代傳承。
  • 外研社舉辦「追尋失落的圓明園」雲直播紀念圓明園罹難160年
    本網訊(記者張君成)今年是圓明園罹難160年,同時正值《追尋失落的圓明園》一書出版10周年之際,為了警示國人銘記歷史,喚起國人自省圖強的愛國情愫,9月5日下午,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主辦的「追尋失落的圓明園」主題直播活動在圓明園內順利舉行,通過實景直播,引領觀眾參觀建築遺蹟,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
  • 【華社】歐洲時報文化中心舉辦圓明園文化展
    9月4日,中國駐法使館文化處舉辦「圓明重光—圓明園文化展」和「貝家花園—一個法國醫生在北京」展覽新聞發布會。
  • 鳥園之外,英雄受阻——五問開源神州鳥園
    作為我市為數不多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開源神州鳥園早早宣布對醫護人員實行免票,並且可以帶一人進園的優惠政策後,一躍成了醫護人員本地遊玩的首選之地。所以當我們的英雄們好不容易有機會喘口氣,迫不及待地想到神州鳥園逛一逛,玩一玩,我非常理解。但實際操作中總會發生一些令人費解的事情。
  • 國家隊也來跳「園」氣舞了,你還在等什麼?
    「園」氣大咖們通過跳出「園」氣舞、花式炫「園」氣,帶動全民一起參與,引領健康、樂觀的「園」氣態度,深入每個人的生活。蔣文文、蔣婷婷的「園」氣舞動,傳遞出積極健康的生活理念,帶動了更多人一起跳出「園」氣,跳出活力。跳出「園」氣舞,接力「園」氣運動挑戰,傳遞健康「園」氣生活。
  • 泌陽和園裝扮豔,歡天喜地過新年
    和園生態公園位於泌陽北約2公裡,辛丑年新春的和園生態公園,早早地被裝扮一新,充滿著喜氣洋洋的氛圍,各式各樣的燈籠把這裡裝扮的光鮮亮麗,兩邊的樹枝樹幹也被各色的LED
  • 【趣聞】世園3D隧道繪畫面積2632㎡ 超過吉尼斯
    ☐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張華 16日,2014青島世園執委會組織愛好繪畫的100名少年兒童到世園會隧道3D
  • 【今日新聞】大智匯科技孵化園舉行揭牌啟園儀式
    湛江市科協主席肖斌,湛江市科技局副局長吳鈺,我市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恩才,市委常委洪海衛,大智匯科技企業孵化園董事長、總經理肖毅等出席揭牌儀式。儀式上,市委常委洪海衛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辭,他指出,科技企業孵化器是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平臺,更是提升縣域經濟區域競爭力、增強綜合實力的成功做法。
  • 仁美園新生記
    小庭院取名「仁美園」,此名源於孔子《論語》中的「裡仁為美」,與相鄰的街名呼應。有機更新工程首先拆除了違章建築,移走了部分樹木,運走了建築垃圾。設計師因地制宜,精心設計,保留了部分樹木,利用地形,將小院布置得錯落有致,在狹窄的場地中打造出:石庫門樓,黛瓦粉牆;長廊曲徑,青瓦軒窗;袖珍舞臺,氣派不凡;石階青磚,燈光櫥窗;扶欄長椅,迎春花香;江南風格,流連忘還。
  • 元宵節|科大景園社區,吃湯圓、猜燈謎…鬧元宵!
    上午9點半,快樂老人大學科大景園分校所在的長沙市開福區四方坪街道科大景園社區籃球場人頭攢動,吃湯圓、猜燈謎、問答有獎……社區居民喜氣洋洋鬧元宵。四方坪街道"食品安全護航傳統佳節-元宵喜樂會"活動正如火如荼的開展,此次活動由長沙市開福區食藥監局和四方坪街道工委、辦事處主辦,四方坪街道食品安全辦和四方坪街道科大景園社區承辦。
  • 瓊安膠園:見證中國天然橡膠發展史
    (www.sto.net.cn)  金秋時節,萬泉河畔,雙峰嶺上,瓊安膠園20多株百年高齡的橡膠樹依然挺立。走進瓊安膠園,只見六合溝清澈見底的潺潺流水,自九架山緩緩流下,穿過膠林,又蜿蜓曲折地流入萬泉河。  談到中國橡膠的歷史,就要從這裡說起。
  • 【愛心捐贈】愛心人士為啟智園匿名捐贈手提音箱
    2021年1月5日,啟智園學齡班小朋友伴隨著優揚的音樂,在老師的帶領下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有幾個特別好奇的小朋友,一邊跳一邊看著嶄新的音箱上閃動的彩燈。據了解,這臺手提音箱是一位愛心人士捐贈的,一共捐贈了四臺。那是2020年12月28日,一位愛心女士來到啟智園,表示要為啟智園的孩子們獻愛心。
  • 海南品香園食品有限公司十周年慶典晚會報導
    十年跋涉,志存高遠,以誠立信見證創業徵程;十年奮起,篤志卓越,步履鏗鏘鑄就榮耀之夢!
  • 仙遊臺創園:不只好"柿"多 四季飄香迎客來
    「甜柿暢銷的同時,多品種、多元化發展也已成為園內臺農的共識。」仙遊臺創園管委會副主任傅加興介紹說,由於甜柿一年只能收一季,近年來,仙遊臺創園也引進了多種臺灣良種,以豐富園區品種,一年四季瓜果飄香。目前,仙遊臺創園正努力打造六大特色農業基地,除了名優水果,還在大力發展花卉苗木、臺灣牛樟、油茶、苦茶等的種植基地和休閒觀光農業基地。作為省級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仙遊臺創園也鼓勵臺農形成新業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嘉寶果系列產品是億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一大特色。
  • 明水縣一畝園私人訂製盛宴在明源街道辦事處城北村拉開帷幕
    4月10日下午,明水縣明源街道辦事處城北村「一畝園」核心區內彩旗招展、人聲鼎沸,一場專屬於「一畝園
  • 紅酒價格:吉瑪克酒莊(伏舊特級園)紅葡萄酒
    伏舊園四周圍上一堵有500年歷史的石牆,現在,約有84個業主共同擁有這座近20公頃的葡萄園。
  • 【淞園•教育】
    三是基地均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包括基地安全方案和應急預案,「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牌子懸掛到位,與轄區大同、大境、市八,以及域外學校籤訂共建協議,設施設備配備到位,及時錄入志願服務數據。表示將在調研結束後,把社區和基地方所反映的問題反饋給相關部門,從各個方面對此項工作的細節加以完善,為各基地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 凱裡下司「草莓之戀」採摘園鮮美紅嫩待採的草莓,太誘人了!
    一排排草莓種植大棚,一畦畦鮮美紅嫩待採的草莓,構成一幅讓人賞心悅目的田園詩畫, 這正是凱裡市下司鎮周家橋「草莓之戀」採摘園的真實寫照。11月16日,雖然受冷空氣影響氣溫較低,但草莓大棚內卻生機盎然,一派熱鬧的採摘景象。  「你好,麻煩你幫我找個大點的籃子,我想要多裝點兒帶回去給家人品嘗。」前來採摘的遊客見成熟的草莓,紛紛走進大棚採摘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