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上面標題下面藍字「世紀城社區報」快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按鈕,將本文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麒麟被人折斷一隻角
今天下午,小編聽說到,圓明園長春園宮門的仿製銅麒麟被人折斷一隻角。其實,就在昨天下午,微博上就開始嚷嚷此事了,還引來不少網友關注。
接著小編了解到的現場實情是,圓明園長春園宮門的兩側,就有兩個銅麒麟,每個約有三四米高,麒麟端坐高臺,皇家氣派十足。
受傷的為麒麟「右角」,有一尺多長,被從根部折斷,非常扎眼。記者發現,摺痕似乎屬於「老傷」,並非近一兩天所為,少了一隻角的麒麟顯得有些怪異,「威嚴」也受損。
「麒麟咋成了獨角獸?」不少遊客專門跑來和麒麟合影,但是發現麒麟少了一個角,都表示非常可惜。
麒麟周邊有一米多高的欄杆隔離,平臺也有一米多高,一般孩童不易攀爬,有遊客懷疑麒麟角是被成人折斷。
圓明園管理處一名工作人員稱,早在一兩個月前就發現麒麟角損壞情況,並且向警方報案。
長春園門口的保安介紹說,長春園宮門挨著停車場,停車場出入口有攝像頭,但是麒麟周邊沒有攝像頭。
長春園宮門是當年圓明園的三大宮門之一,俗稱「二宮門」,根據史料記載,麒麟原來是雍正時期圓明園大門前的擺物,乾隆時期才移到二宮門,乾隆皇帝經常通過二宮門進入圓明園,麒麟在此「迎駕」。
長春園宮門原屬長春園南區建築,位於長春園中軸線東側100米處,為長春園正門。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三園遭劫,長春園宮門作為必經出入口之一,也遭焚毀。宮門前的銅麒麟後來只剩下一隻,被移到頤和園。
2009年,長春園宮門復建,復建的建築包括南邊的大殿、東西朝房、罩子門和大影壁,復建面積達535平方米。復建後的長春園宮門口按頤和園的麒麟原貌放置了兩隻仿製銅麒麟,按此計算,被「折角」的銅麒麟尚不滿六歲。
新聞內存長春園是清朝乾隆皇帝為自己歸政後「息肩娛老,他日優遊」而特意修造,初稱東園,位於「圓明園東桓外隙地,舊名水磨村」,佔地約70公頃,相當於圓明三園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其平面布局大致呈方形,內有古典園林建築群組十餘處,是一座規模宏大的人造山水園。北部還另建一區仿歐式風格的建築,俗稱西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