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三十年的「海大糊」回來了」昨天,有網友在石井論壇發消息稱,白海豚連續兩天回到南安石井江,引無數網友噓唏。還附上照片。
今天,小編聯繫上了拍照片的「攝友」之一阿三,阿三是南安石井人,在當地有自己的攝影室,所以朋友看到稀奇的事兒總是會喊他去拍照。
阿三說,在石井的外海,看到白海豚並不是件稀奇的事,但是在近海,距離他上一次看到白海豚已經有10年了。
而最近,他又連續三天得知有白海豚出現。
第一天是3月2日,白海豚在江畔逗留了40幾分鐘,因為是晚上,他沒看清具體有幾隻。
第二次,他聽朋友說在泉金碼頭又有白海豚出現,但是趕過去並沒有看到。
第三次就是昨天,他們在五馬江,看見了5隻海豚在海面上跳躍,有黑色、白色、灰色和粉色四種顏色。
阿三和朋友在拍攝白海豚的時候,有一位60幾歲的老人也帶著孫子聞訊而來,老人說,他最近一次看到白海豚是在五六年前,就那麼一瞬間的事。
今天,阿三和朋友們依然在等待白海豚,但阿三說,今天看到的希望很小,因為白海豚大多出現在漲潮後潮水開始退去的這段時間。
(以上圖片均由阿三提供)
關於白海豚,它們從什麼時候起開始棲息於石井江,已無從考證,只知它們是這一代,上一代,上上一代石井人的共同記憶。
老一輩的人稱它們叫「海大糊(gú)」,視它們為石井的一份子,白海豚無疑是特別的存在,它們是家人。
(網絡圖)
關於「海大糊」的故事很多,石井人靠海為生,它們為漁民們預知風暴。有鯊魚入侵馬江,它們結群驅趕鯊魚。
阿三給小編講了兩個傳說。
第一個是鄭成功在打河南的時候,在海上迷路無法返航,突然,軍隊第一隻船前面,出現了一直「大魚」,船隊就跟著「大魚」,竟然真的回到家了,鄭家軍將這些大魚稱為「白將軍」,而這「白將軍」就是當地人稱的「海大糊」白海豚。
第二個傳說,是二三十年前,每次媽祖生日的時候,白海豚就會在媽祖宮跳躍。
說到這裡,有許多網友可能會想親眼看看咱們石井的「海大糊「。當地論壇推薦了兩個比較安全,海豚出現機率也相對較高的地點。
一是位於五千噸碼頭旁的漁業碼頭,以及悅凱酒店往前,燈塔處(石井東角生產合作社)。
(網絡圖)
海邊的灘涂上,3個孩子正在玩耍,遠遠漂來一個白色的物體,竟是一隻死了的白海豚。去年3月15日,這一幕發生在南安石井岑兜村海域。
這隻白海豚長約2米,寬約0.8米,通體呈灰色,尾部綁著一根黑色繩子,腹部被剖開,背鰭被割。「有三四百斤重。」當地民警說,白海豚可能遭人捕撈殺害,運輸過程中,從船上掉到海中,然後漂到岸邊,海水退潮後擱淺在灘涂上。
「石井海域曾出現過白海豚。」南安市農海局王副局長說。
據文獻記載,中華白海豚在福建出現多次,主要集中在廈門的九龍江口,但數目逐年減少。石井海域當地老漁民說,該海域海水乾淨,以前看到海豚的次數遠比現在多,如今,這片海域僅有七八隻白海豚。
(網絡圖)
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年輕的呈灰色,成年的則呈粉紅色。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喜歡棲息在亞熱帶海區的河口鹹淡水交匯水域。
他們是呆萌的大白,是可愛的精靈
請不要因為得知他們的棲息地,就過去捕殺!!
----推廣
點擊玩遊戲「奔跑吧Big哥」贏500元購物卡
海都記者 陳秀洪 郭蔚
【值班編輯 郭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