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微信上接到一個「雙11」紅包,點擊連結後,被要求提供姓名、手機號碼、銀行帳號等個人信息,以便「領取福利」。
張女士按照要求操作後,並沒有看到紅包,但是手機突然死機。恢復正常後,張女士接到銀行卡交易簡訊提醒,發現銀行卡裡2萬元不翼而飛,隨後趕緊報警求助。
林小姐手機收到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簡訊。「11·11提前購、剁手價、包郵」等字眼映入眼帘。林小姐想都沒想便點了簡訊裡的連結。手機界面跳轉後,卡在空白頁就不動了。林小姐以為手機出了故障,就關機重啟。
手機開機後,接連幾條銀行簡訊轟炸,讓她頓時傻了眼。就在她關機期間,銀行卡裡被轉走3筆錢,共計3000元。
原來,林小姐點擊的是木馬連結,病毒迅速侵入手機,盜獲其綁定在購物平臺的銀行帳戶。
曹小姐收到一條購物網站的簡訊:「為回饋新老客戶,本網站參加了『雙11』購物抽獎活動,恭喜你榮獲了三等獎,獎金為5萬元,請速與兌獎中心李經理聯繫領取。」曹小姐與「李經理」通過電話後,「李經理」稱領獎需支付5000元的公證費,完成公證之後即可支付獎金。
隨後,曹小姐給對方提供的帳號匯去了5000元。接著對方又連續以手續費、交稅等名義,多次要求曹小姐匯款,為了儘快拿到獎金,曹小姐先後給對方匯去3萬餘元。
孟同學手機收到一條信息:「由於您的信譽較高,特邀請您參加購物返利活動。」添加信息中的微信號後,對方自稱是某大型電商商家,請其刷單衝量,並承諾每筆支付5至10元不等佣金。
孟同學掃描對方發送的二維碼後,付款支付購買了價值998元的商品,隨後收到了對方返還的本金及佣金。
隨後,孟同學在對方的要求下,繼續做刷單任務,但是對方以連續多個任務、卡單、系統故障的問題不再返款,孟同學在刷單9筆共消費15366元後,被對方刪除好友。
儘管騙子費盡心機,萬般包裝自己。但騙術的背後其實異曲同工——都需要消費者提供銀行卡號或是手機驗證碼時,這就是騙子「施展」騙術的時候,也是露出他們真面目的時候!
9月4日,西安市蓮湖區居民張某接到一自稱某品牌快遞公司客服的電話,稱其在淘寶購買的物品快遞運輸中不慎損壞,快遞公司將進行理賠,並提供了某快遞公司員工證號碼。受害人隨即按照「快遞員工」電話指引進行在線理賠、二維碼掃描、登記個人信息及綁定淘寶銀行帳戶信息,後發現其銀行卡10萬餘元被轉走。
凡接到自稱快遞公司客服、員工以丟失、損壞快件進行理賠的電話,且索取個人信息、銀行卡號、支付寶驗證的,都是詐騙。
來 源:新華網 編 輯:李季洪
校 對:楊 峰 審 核:張保軍
公眾號二維碼 微 博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