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發話了:俄羅斯不能入群 美國支持也不行

2021-02-23 熱點屋

最近美國和德國關係,成了國際社會討論的熱點話題。

大家看到的是——

默克爾和川普個人關係不睦;

美國要制裁和俄羅斯發展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公司;

兩國在軍費上談不攏,以至於美軍要從德國撤退近萬人。

確實,這些都是兩國的重大分歧,毫無疑問影響了盟友關係。

如今又出現一個裂痕——

川普政府要召開G7會議,之前表示要俄羅斯恢復G7當中來,但是德國人明確反對。

之前很多朋友還以為德國與俄羅斯密切接觸,說明雙方關係越來越好呢!

但是現實很殘酷——

德國雖然不喜歡川普政府的政策,但更不喜歡俄羅斯的現狀。

換句話說,德國和美國關係再不好,也是盟友,也有共同的意識形態;而德國和俄羅斯不僅不是盟友,在很多現實利益上分歧很大。

7月27日德國外長馬斯對媒體稱,德國看不到俄羅斯重返G7的機會。

原因有兩個——2014年俄羅斯對烏克蘭克裡米亞問題和烏克蘭東部地區局勢的幹涉。

其實在葉爾欽時代,俄羅斯加入過G7,但是2014年之後被取消了資格。

馬斯說,只有俄羅斯在以上兩點做出積極行動,才可能重返G7。

特別是他還提到,俄羅斯在敘利亞和利比亞的角色,認為俄羅斯應該做得更多,來獲得西方和國際社會的信任。

其實在木叔看來,俄羅斯也根本沒想過要重返G7。

比如普京從來沒對川普的邀請表示出積極的態度。

與加入G7相比,顯然克裡米亞和敘利亞的利益更重要,普京怎麼可能為了一個G7的空頭支票,放棄在以上兩個地區的實際利益呢!

相關焦點

  • 鐵了心跟隨美國?炮轟馬克龍後,德國又和俄羅斯吵起來了
    不得不承認,國際局勢真是風雲突變,前腳還在想著如何"與美國切割,重新擁抱俄羅斯"的德國,在拜登拿下大選後,態度突然就出現了180度大轉彎。
  • 德外長直言不諱:美國這麼幹,是把俄羅斯「送給」中國
    雖然當前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強,但是隨著美國的衰弱以及中國的崛起,世界主要的強國變成了中美俄,三國所擁有的軍事力量即使在全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由於美國及其盟友不斷對中俄施壓德外長:美國把俄羅斯「送給」中國美國跟德國的關係一直以來都非常緊密,跨大西洋合作關係對於美歐而言都非常重要,至少在德國看來,美國在歐洲部署軍事力量是很有必要的事情,這能夠防止俄羅斯對於歐洲的攻擊,不過由於川普在任期間跟德國關係惡化,目前拜登也在想辦法修復美德關係。
  • 美國這是要把俄羅斯雙手送給中國?大年初一的禮物,收還是收呢?
    隨後俄羅斯境內發生了大規模的有組織有支持的抗議活動,要求釋放納瓦爾尼。    之後莫斯科法院對納瓦爾尼進行審判,但是審判當天,莫斯科法院大樓卻「莫名其妙」集結了美國,英國等多個國家駐俄羅斯使館的外交人員,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出場了。即使在如此政治高壓下,莫斯科法院還是判處納瓦爾尼三年有徒刑。並驅逐了幾名外交官。
  • 普京:美國不行了,中德正成為超級大國
    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地時間22日表示,美國與俄羅斯(蘇聯)「主持」全球事務的年代已經過去。就政治與經濟實力而言,中國與德國正邁向「超級大國」的地位。
  • 外媒:為應對中俄衛星「威脅」,北約計劃在德國建立太空中心
    日前,美國「政治」新聞網報導稱,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北約將在德國建立新的太空指揮中心,以應對在軌衛星基礎設施的威脅
  • 美國、法國、德國和俄羅斯連續出現壞消息,引發國際社會的擔憂
    在疫情暴發之初,誰也想不到強大的美國竟然成為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有美國問題專家表示,美國的疫情控制不力和自身體制有關,政府和民眾無法做到步調一致。此外,英國疫情問題也很嚴重,日前發現變異病毒,感染性極強。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德國和俄羅斯連續出現壞消息,引發國際社會的擔憂。
  • 俄羅斯鷹式外交,紹伊古嘲諷德防長是小學生,羞辱了誰?
    近日,俄羅斯高層對德國火力全開,俄羅斯外交部美女發言人扎哈羅娃稱,德國在軍事上和外交上,都是美國的附庸,失去了美國支持,德國一事無成。沒有了美國保護,德國甚至都不能保證自身的國家安全。當地11月25日,德國防長卡倫鮑爾發表演講聲稱,德國應該擔負起責任,擔負起保護歐洲的責任。即便德國不在第一線,也有保護歐洲安全的義務,德國要防範俄羅斯的威脅,要立場強硬得和俄羅斯商談裁軍問題。本號張文平侃軍事分析,第一:德國防長之所以做出上述言論,其實是想修補德國和美國的關係,川普高舉美國優先和孤立主義大旗,要求德國承擔更大份額的北約軍事支出比重。
  • 西方對俄羅斯制裁沒等讓普京屈服,德國讓喊損失慘重要求全面取消
    於是歐盟為烏克蘭制裁俄羅斯多年,可惜的是西方對俄羅斯制裁沒等讓普京屈服,德國讓喊損失慘重要求全面取消。這種主張在2020年底的時候公開的喊出來,在德國聯邦議院的一名議員已公開要求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西方陣營內爭端不少德國稱:反俄制裁是一項愚蠢的決定,簡單一點說,無意義的對俄羅斯恐懼症讓人感到厭倦。如今普通德國人正在遭受苦難。所謂制裁說是「懲罰」俄羅斯,實為歐盟國家「懲罰」自己。
  • 「德國不是美國的第51個州」!
    ▲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日,德國-俄羅斯外貿商會主席就美國持續反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喊話德國政府,直指「德國不是美國的第51個州」,德國在能源政策上不應屈服於任何國家綜合今日俄羅斯及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德國-俄羅斯外貿商會是一個德國的貿易遊說組織。這一組織21日發表聲明稱,美國企圖影響德國能源政策的做法破壞了跨大西洋聯盟,降低德國民眾的信任感。商會主席馬蒂亞斯表示:「在能源供應和能源安全問題上,德國不應受到別國的支配或影響,不管是俄羅斯還是美國都是如此。德國不是美國的第51個州。
  • 湧入德國的難民太多,一個德國家庭只好跑去俄羅斯當難民...
    因為出行匆忙,加上停留的時間又久,他們身上的錢也所剩無幾,很多時候都要靠周圍的俄羅斯居民接濟他們。這讓Carola一家覺得俄羅斯人真是好啊,和德國的自私鬼們根本沒法比。Carola的老公表示,他們早在2013年就對德國有各種不爽了,那個時候他們就覺得德國不再是一個安全可靠的國家,他們甚至曾經去到德國議會前示威。這也是他們離開德國到俄羅斯的重要原因。
  • 印度口出狂言,放話教訓俄羅斯?美國為其捏把汗的背後,意味深長
    近日有消息傳出,印度放話要教訓俄羅斯,雖說該消息目前還沒有得到證實,但以印度的性格,這種口出狂言的話很可能不是「憑空捏造」的。那麼倘若是真的,印度為何突然要叫囂俄羅斯?  眾所周知,俄羅斯對於印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莫迪需要普京在多個方面對自己進行支持。  不僅如此,在武器裝備上俄羅斯也是印度重要的供應國家。
  • 美國宣布禁止向俄羅斯出口軍備,俄:有沒聽錯,二戰後你給過嗎?
    就算是川普政府時期,美國和俄羅斯也沒有走得多近,兩國該是敵人仍然是敵人。之所以要把川普單獨拎出來看,是因為不管「通俄門」到底真不真實存在,川普真的就很崇拜普京。川普還有大量的生意在俄羅斯。就這麼兩個天然對抗的國家,美國最近做了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美國宣布禁止向俄羅斯出口國防產品以及相關的服務。還將俄羅斯10名、德國3名和瑞士1名官員放入了制裁名單。
  • 俄羅斯要制裁歐盟?關鍵時刻,普京或要對德國反擊了!
    歐洲各國正在全力抗擊第二波疫情,俄羅斯的反擊卻突然要來了。對於歐盟的關鍵成員國——德意志來說,這次的反擊具有很強烈的針對性。可以說,事情就是因德國而起的,俄羅斯只不過是採取了"對等反制"而已。這是歐盟單方面對俄羅斯開展的新制裁,原因還是此前一直被討論的納瓦利內中毒事件。納瓦利內是俄羅斯重要的反對派人士,今年8月份突然在俄羅斯境內"病倒",並且在送往德國治療之後被查出中了諾維喬克神經毒素。德國方面堅持認為是普京政府對反對派人士動的手,儘管莫斯科多次否認,卻苦於沒有證據來證明。
  • 美國變天德國緊跟,馬克龍呼籲從美國「脫身」:像中國一樣獨立
    她認為,歐洲需要美國軍事保護,借美國之手對付中國。馬克龍得到消息後勃然大怒,表示「完全不同意」卡倫鮑姆的說法,並喊話德國總理默克爾稱,相信她會在該問題上站在馬克龍這邊。馬克龍呼籲歐洲各國,沒有獨立性就不會被美國尊重,在美國政權動蕩的關鍵時刻,歐洲是絕好的選擇機會,並要在將來成為像美國或中國這樣的獨立國家而努力。德國態度讓人捉摸不定二戰結束後的數十年來,歐洲逐漸淪為美國的小夥伴,但其經濟實力雄厚,資源旺盛。馬克龍不願就此任由美國擺布,希望歐洲能與其他國家一樣獨立自主,有自己的想法。
  • 俄羅斯世界盃才開幕,但中國已提前殺入2026世界盃!
    今年的世界盃情況:義大利戰敗投降,西班牙內戰爆發,德國在夏天進入了俄羅斯,一切都像二戰時劇情發展,所以德國是不是要涼涼了?昨晚在2026年世界盃主辦方的投票環節中,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聯合申辦)力壓摩洛哥成為第23屆世界盃主辦方。
  • 球賽上誤將蘇聯國歌當成了俄羅斯國歌播放,結果俄羅斯碾壓德國!
    曾經在德國科隆舉辦的歐洲橄欖球冠軍賽上,發生了頗富戲劇性的一幕。
  • 俄羅斯出手!
    這份發表在俄羅斯外交部網站的聲明指出,俄方「決定基於對等原則,擴大禁止入境俄羅斯的歐盟國家代表反制名單」,把在歐盟開展反俄制裁活動的人加入該名單。聲明還稱,俄羅斯外交部已向德國、法國、瑞典駐俄外交使團和歐盟駐俄代表處發出口頭照會,通報俄方措施。
  • 美國「退群」,群成員的「聊天記錄」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由於世衛組織未能進行美方要求的改革,美國將終止與該組織的關係,並將向該組織繳納的會費調配至別處。
  • 歐洲議會緊急介入叫停「北溪」工程,沒給德國第二條路
    據歐洲媒體報導,目前德國和美國因為"北溪-2"天然氣工程結下的政治矛盾隨著川普下臺似乎要告一段落了。但在蓬佩奧離職前的一個月,美國務院官員最後警告了德國:"北溪-2"天然氣工程對美國利益損害非常大,是赤裸裸的對俄羅斯資助;即使美國付出再大代價,該項目也必須被叫停。
  • 為了避免讓城市陷入混亂,美國警察向俄羅斯警方提出警告:別手軟
    同樣面對騷亂,美國警察陷入孤立,支持警察的人越來越少了,相比之下,俄羅斯警察不用擔心被拖後腿的問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俄羅斯警方已收穫西方同行勸告。這樣的抗議有點意思由於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爾尼被捕,在俄羅斯引發了大規模的抗議遊行活動。對此美國政府積極支持抗議活動,呼籲俄羅斯釋放納瓦爾尼和那些因不協調行動而被拘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