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湖不僅風景優美,美食也非常誘人。除了洪澤湖大閘蟹、泗洪清水龍蝦、溼地地鍋泥鰍、穆墩島雜魚鍋貼、洪澤湖魚頭、洪澤湖白魚、臨淮帶刺魚丸、軟炒歸仁綠豆餅、洪澤湖甲魚羹、半城韭菜河蜆羹等泗洪「十大名菜」外,還有讓人驚嘆的特色漁家美食——"湖鮮三怪"。
大"蟹"八塊做成粥
洪澤湖大閘蟹做得粥,味道鮮美。將煮好的螃蟹大卸八塊,確實有點奇怪。這種特別的做法源自於水上的漁民,他們在湖上養蟹捕魚到了飢腸轆轆的時候把捕撈來的或者是煮好的螃蟹切成一塊兒一塊兒的,然後和大米一起煮成粥,既節省了時間又美味可口。螃蟹做成粥還很符合營養飲食。粥中放入適量胡椒粉去掉腥味兒,螃蟹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要想消化它需要大量的能量而米飯中的碳水化合物正好可以做到這一點,從而減少了在吸收高蛋白質時肝臟和腎臟的負擔。
魚肉丸子刺還在
一般魚丸沒有刺,而我們當地漁民下湖勞作的時候為了節約時間,就把魚刺一起剁碎,結果發現口感比拿掉刺的還要好。為了達到有嚼勁兒想吃脆骨一下的口感,漁民特意選用刺多鮮活的洪澤湖鯽魚。鯽魚魚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再加上將魚刺、魚皮剁碎成魚茸更增加了魚丸的彈性。要想魚丸紮實吃起來有咬勁兒,上勁兒是關鍵。蛋清具有吃水性強的特點,在魚茸中加入蛋清,便於魚丸成型,同時順時針攪動,保證魚茸表面的水分不被破壞。
魚皮餃子肉在外
魚皮餃子是漁民將中國傳統美食餃子和魚肉結合起來的美食。而我們當地漁民在做這道美食時在傳統食材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在餃子餡兒裡加入蝦仁、五花肉,更特別得是把鱖魚肉片開當餃子皮兒。洪澤湖裡的鱖魚沒有鱗片,肉多刺少,非常合適做餃子皮兒。這道魚皮餃子也是一道船家菜,如今在洪澤湖上,漁民用魚皮代替白麵皮兒包餃子,滿足了他們對傳統美食的需求。